“我們有幸親手播下壽險指數的種子,而后勉力耕耘,日夜守望,見證它的出生與成長。5年、10年……乃至更長遠的明天,更多中國人將見證這株公益之樹的成材。”這段飽含深情的話語出自恒安標準壽險指數團隊,他們用4年的堅持和努力讓中國人逐漸熟悉了“壽險指數”、“險商”這些詞匯。正如他們所期望的那樣,4年中,無數的人見證了他們的指數理想,并為他們的付出感到由衷的欽佩。眺望恒安標準壽險指數的未來,這些見證者也充滿了期待和憧憬。
王治超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
保險是人性的東西,愛和責任是心靈的東西,不是外在強求的。當全行業每家公司都像恒安標準一樣,理解到愛是真諦并把它付諸于行動,并通過正確的銷售感覺到保險的時候,保險才能真正地承擔起對整個民族的責任。
感謝恒安標準4年來對這個指數的堅持,可以說這個指數代表了公司對行業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恒安標準人壽勇敢地承擔了行業責任,付出了很多人才和資源。做好事很容易,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他們已經做了4年,很辛苦。
這個指數相對來說,可以比較準確地反映市場的生態和行業的進步,我相信對各家公司和各位精算師來說都有啟發。比如說對市場的細分,對不同人群的價格彈性,敏感度的發現,包括愛與責任行動。愛是要由責任和財富來支撐的,愛的想法和實現需要一些基本的條件,既要關注對家庭、對子女的愛,對父母的孝心,也要對行業、社會充滿愛,為和諧社會做貢獻。
胡麗云
(恒安標準人壽董事長兼代總經理)
恒安標準人壽已經走過了6年的歷程。6年來,我們雖然經歷了風風雨雨,但是始終銘記企業的社會責任,抱有服務和諧社會的理想,積極響應保險監管部門的號召,推動消費者壽險教育,倡導科學的壽險消費。
恒安標準人壽壽險指數團隊,4年來專注于壽險指數的研發。通過嚴謹的調研和通俗化的傳播,使壽險指數逐步贏得消費者的認可,成為幫助他們進行財務規劃的重要工具;對于行業而言,提供了思考和制定策略的工具;從恒安標準自身的角度出發,在客戶調研和產品開發領域,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價值。
4年來,我們的初衷沒有變,但是我們每年力求賦予指數新的內涵。先后倡導了“科學壽險消費觀”的理念,提出“險商”概念并開發出應用于個人的險商測評工具。今年,更提出要體現“行業大理想”中的“平民情懷”,讓險商的調研更深入到不同人群的消費者中。
恒安標準壽險指數的意義和影響力,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顯現。作為一家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真誠地希望以壽險指數的發布為契機,提升社會對壽險的關注度,讓壽險在推動社會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為中國壽險業的持續成長作出貢獻。
賈孝林
(恒安標準人壽副總經理)
“險商”就是對保險的認知度。和智商、情商、健商一樣,“險商”這個名詞更通俗易懂,更利于保險普及,以及與消費者溝通。“險商”就是提醒大家有這樣一個保險的意識。我們認為,保險公司要有社會責任感。恒安標準人壽有限公司在2007年跟南開大學合作,投入一定的物力、人力、財力,運作壽險指數,符合公司對社會責任的理念。
指數項目從單純的量的統計、分析,到實際做群體的調查、訪談,從量到質,反映出指數的趨勢和發展前景,真正落實到消費者、落實到客戶。經過4年壽險指數發布,我們希望它能對客戶服務、產品開發、營銷策略產生實實在在的好處,使社會效益與公司的經濟效益相結合,使我們更好地為社會提供服務,為客戶提供服務,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
李桂華
(南開大學商學院教授)
恒安標準壽險指數是一個逐漸成熟完善的消費者壽險水平認知檢測工具。從整體的發展趨勢上來看,它確實是壽險行業里的晴雨表,而且也是觀察消費者的認知變化晴雨表。
從實踐上看,任何一個指數如果只做兩三年沒有什么效果的;從差異化和戰略營銷角度看,發布一個指數沒有連續性,也不可能達到預想效果。我們當初確實有堅持不下去的擔心,那樣,最初的心血也浪費了。但是,恒安標準人壽的有關管理人員,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在不斷完善和創新的同時,堅持把該指數連續地做下來,將當初的理想變為現實,真的難能可貴。我周圍的同事也從原來的懷疑,轉為現在的支持和敬佩。實際上,這樣的堅持,對于南開大學、商學院以及營銷系等都是一個非常好的品牌塑造與傳播的方式。
袁通君
(恒安標準人壽市場部總經理兼個險渠道代總經理)
我們做壽險指數的理想反映了保險行業的一個實質——傳播壽險觀念,傳播愛與責任;讓我們堅持下來的也是這個理想。作為一個公益項目,我們每年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運營這么多年來得益于公司高管、雙方股東的支持。這也確實體現了公司的文化,體現了恒安標準的品牌。
讓每個有夢想的家庭體現到恒安標準人壽專業化的服務,這是我們的愿景。反映到壽險指數上,我們每年都在做改進和創新,從壽險認知征文比賽、專家訪談再到科學壽險消費觀和5大關系,都有很深刻的闡述。今年體現的是平民情懷,包括了8大族群的險商調查,幫助大家了解到測險商的價值。
險商作為一個工具,是讓消費者去檢視自己的壽險觀念,檢視自己的知與行,檢視對風險的認知,檢視自我。我們也開發出了軟件,能夠給大家一些保險理念的引導,一些知識的提供。應用方面還有很多。8大族群提出也是我們研發產品的手段,作為產品研發調研的工具,對公司客戶定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成為營銷人員跟客戶溝通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