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個人養老規劃中,商業養老險起著定海神針的作用,但現階段有些人投保時存在一些疑惑,看看專業人士給出的解決之道。
問:我有社保,還需要商業養老險嗎?
答:目前我國養老金由3大支柱構成:社會基本養老保險,雇主或由雇主與員工共同支付的職業退休金,以及商業養老保險。
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原則是低水平、廣覆蓋,只能滿足養老需求的60%左右。企業年金短期內還不能讓大部分人受惠,退休后能否過上較為寬裕閑適的老年生活,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個人商業養老險。
專業人士建議,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及早用商業養老險補充社保養老缺口,以保證年老時維持體面的晚年生活,尤其是沒有基本養老保險的自由職業者,更應該將購買商業養老險作為家庭理財的基石。
問:每年領取金額越多越劃算嗎?
答:不少人認為,投保商業養老險時,相同保額每年領取金額越多越劃算,其實,有的年金保險產品每年領取年金額較少,但滿期返還較多,此類產品身故保障功能較強,養老功能不明顯;而側重于養老功能的年金產品,每年領取金額較多,一般保障極低或沒有身故保障功能,這種產品通常都設有保證領取年限,未到領取年限就身故可將剩余未領取金額給予指定受益人,不少養老險承諾10年或20年的保證領取年限,一般保證領取期越長越有吸引力。
可見,年領取保險金額只是選擇養老險的一個重要的考量依據,關鍵在于根據自身保障、經濟實力和需求選擇為好。如果側重自身保障,經濟實力較好,最好選擇保障功能強、滿期返還多的為宜。反之,如果自身保險較全面或經濟拮據,建議選擇年領取保險金額較多,養老功能較明顯的產品。
問:商業養老險領取越早越劃算嗎?
答:選擇年金保險產品,應關注領取時間。通常情況下,年金產品設定在某一年齡,如50歲、55歲、60歲才能領取,也有一些即期型產品,如中國人壽“美滿一生”年金保險(分紅型),在保單生效的同時即可領取首年年金。如果需要通過年金保險為未來養老提供保障,可選擇一定年齡后領取,如60歲開始領取,對于有近期現金需求的人,則可選擇即繳即領型。
一般來說,養老險一般分為累計期間和給付期間,累計期間是從保險合同生效、投保人開始支付保費到保險公司開始支付年金之間的時間間隔。大多數情況下,在退休年齡之前,比如60歲,如果被保險人在累計期間死亡或者領取年金,保險公司會承擔一定的責任。中國保監會規定了包括年金產品在內的所有長期壽險產品必須提供最低標準的現金價值,保險公司在累計期需承擔身故保險責任一般不低于保單約定的現金價值。
保險產品要有足夠的資金增值時間,才能保證未來的收益。即繳即領型的產品因缺乏資金積累時間,產品現金價值較低,通常很長時間才返本。而在領取時,專家并不建議被保險人采取當年繳費當年領取的方式。對于不必使用生存金的被保險人來說,如果生存金當年不領取,保險公司會累計生息,以復利方式滾存下去,等到養老需要這筆資金時會頗為可觀。
問:養老保可以解決一切養老問題嗎?
答:有人認為,只要投保了商業養老險以后,就萬事大吉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由于老年生活的最大風險不是死亡,而是由于活得太久或健康狀況不好而導致養老生活資金不足,養老險只是構建個人養老規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購買時除搭配一定的意外、重疾險之外,最好輔之于儲蓄、基金、黃金、房產等其他金融投資工具,多措并舉才能實現老有所養,安度晚年的良好愿望。
問:繳費期限越長越合算嗎?
答:短期期繳可令分紅賬戶基數更大,其收益實際上比長期期繳收益更大。養老險繳費期限有多種選擇,一般從5年到15年、20年不等。要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和利率的問題,它跟住房貸款有點相似,保費越早繳納,越早開始增值。一次性繳清保費要比分期償付的現值總額要低;期限短的分期償付要比期限長的分期償付現值總額低。如果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要盡量縮短繳納保費的期限。
問:投保險種最好選擇分紅險嗎?
答:目前養老金積累的險種分為4類:傳統型、分紅型、投連險和萬能險。傳統型和分紅型養老回報額度較為確切,投入較少,適合一般工薪階層。投連型和萬能型由于投入較高,適合投資意識較強、高收入的人群。現在市場上最暢銷的是分紅型年金險,產品具有“保本+保息+收益分紅”的特點,可以有效抵制通脹。選擇什么類型的保險,需要量力而行、量體裁衣,險種無所謂好壞,只在于是否適合自己。
問:投保養老險時也要考慮子女的保險規劃嗎?
答:投保養老險前,需要先對自己和家庭成員面臨的人身風險進行保險覆蓋和保全。同時,還要堅持“下一代”原則,即在給自己投保的同時,給下一代購買一份兩全保險。子女年齡小,所繳保費也會便宜,可以抵御子女遇到問題需要大筆支出帶來的風險。
問:投保商業養老險要注重投資收益嗎?
答:相對于基金、黃金、房地產等金融工具而言,商業養老險的長期收益率并不占優勢。但本金安全、適度收益、抵御通脹、有一定強制性原則,是它的優點。對于平常消費傾向明顯、儲蓄率低、投資習慣較差的人群而言,購買商業養老險更為穩當。對于家族成員有長壽傾向的人群而言,選擇養老保險就能“活得越久,領得越多”,這是其他理財方式無法提供的。
問:投保養老險是否越多越好?
答:理論上養老險越多越好,但養老險保費比較高,需要有一定的經濟收入來支撐。選擇養老險的關鍵就是量入為出。一般來說,保費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10%~20%較為合理,商業養老金占養老保障的20%40%為宜。
在購買養老保險時,要考慮4個因素:投保年齡、家庭收支、家族壽命和通貨膨脹。如果家族有長壽史,可考慮領取時間比較長的終身養老險,如果無,就選擇定期養老險,否則可能會虧本。考慮到抵御通脹,則應選擇有增值功能的養老險。
問:投保年齡和保險費率有關系嗎?
答:2009年壽險公司實施的新的養老金業務表顯示,男性平均壽命提高了4.8歲,女性平均壽命提高了4.7歲。人的壽命延長意味著以終身年金為代表的產品在保單進入給付期之后,保險公司需要支付年金的時間更長了,支付的金額也更多了,這會對養老險產品的價格構成上漲壓力。
業內人士認為,養老險產品價格上漲是長期趨勢,但短期內受多種因素影響,是否漲價完全取決于各個公司的決定。但一個不可置疑的事實是,今后各家壽險公司可以根據產品、地域、受保人群、核保技術的不同,或市場策略需要,在保險人和投保人認可的范圍內對養老險產品進行價格調整,當然,利潤最大化是保險公司進行價格調整最需要考慮的一個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