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索基層黨組織領導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進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最近,廣東省河源市在五縣一區各選一個鄉鎮村級組織試行“五三三”村民自治工作法,即五議、三公開、三監督。通過試點工作不斷完善村黨支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機制,助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五議。一是黨支部提議。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村內重大事項,村黨支部在廣泛聽取意見,認真調查論證的基礎上,集體研究提出初步方案。二是村兩委會商議。村黨支部組織召開村兩委會議,討論完善村黨支部提議方案。三是黨員大會審議。由村黨支部組織召開黨員大會,審議村兩委會議商議的方案,在黨員中充分醞釀和審議后,再進行表決。四是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黨員大會通過審議方案后,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討論表決。五是村民民主評議。年終時,組織村民小組長、本村轄區內各級人大代表以及黨員、團員、復退軍人、熱心村務的村民等代表(參評人數原則上要在30人以上),對所實施的決議事項的結果進行民主評議。
三公開。一是決議事項公示。經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表決通過的決議事項,要在村委會、各村民小組顯眼位置張榜公示,廣泛征求村民意見。二是實施結果公布。經民主決議的重大事項的實施結果,要在村委會、各村民小組顯眼位置張榜公布,告知全體村民。三是評議結果公開。對實施決議事項的結果進行民主評議后,現場開票、唱票、計票,公開評議結果,并要在村委會、各村民小組顯眼位置張榜公開。
三監督。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和村民理財小組負責對 “五三三”村民自治工作法的實施過程進行監督。一是事前監督。對“五議”全過程進行監督,做到“三看”:一看村黨支部提議事項是否合法、合情、合理,是否符合大多數村民的意愿;二看村級重大事項是否嚴格按照“五議”的步驟程序來執行;三看是否吸納黨員群眾意見。二是事中監督。對民主決議事項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具體要做到“三跟”:跟進度、跟程序、跟疑點。三是事后監督。對民主決議事項的完成情況進行監督,具體要做到“三查”:查財務、查績效、查作風。
河源市明確規定凡符合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涉及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村級重大事務事項,如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的制定,村集體土地的承包、租賃,興辦村集體經濟項目和村公益事業等,都要按照“五三三”村民自治工作法決策、實施。
為保障“五三三”工作法貫徹落實,河源市建立完善了村務民主監督、村民民主理財、黨員聯系群眾、村民代表聯系戶、村干部民主評議、責任追究制度、村級檔案管理制度等7項配套措施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