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陜西省老教授協會、延安大學等單位主辦的“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理論研討會”于2011年7月6日至8日在延安舉行,來自陜西省及北京、山西、湖北等地的60多位專家學者就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形勢、現存問題、理論創新及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貢獻、共產黨在延安時期的歷史意義等問題展開了交流和討論,大會收到論文50多篇。教育部前副部長周遠清先生與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張豈之先生分別作了《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文化傳承創新與大學的使命》等主題報告,延安大學的馬江生、西北大學的周樹智、陜西師范大學的郭欣根、西安政治學院的劉秉義等教授在大會上作了發言。此外,陜西省教育廳副廳長郭立宏、延安市市長梁宏賢、陜西省人大副主任李天文、延安大學校長崔智林及中國老教授協會、陜西省老教授協會的負責人出席了大會開幕式并致辭。
大會取得了以下成果:首先,從文化傳承創新的角度深化了對大學教育使命的認識。周遠清先生在大會主題報告中回顧總結了跨世紀時期的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并從當前中國高等教育“大改革、大發展、大提高”的形勢、當前面臨的關鍵發展時刻、未來發展道路三方面出發,對當前中國高教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發展任務進行了闡述;他提出當前高教工作的重點在于做強中國高等教育、以改革和提高質量為核心任務、提高教育國際化水平、加快構建有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體系、認真貫徹胡錦濤同志在清華一百周年校慶講話中的精神等方面,周先生的報告使大家更加明確了當前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和任務。張豈之先生在大會主題報告中對胡錦濤同志所提出的“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進行了解讀,他認為這一理念一方面是中國優秀文化在現實的豐富與發展,,另一方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特色,強調中國大學生及教師都應樹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觀念;認為中國大學要完成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使命,則必須以人才培養為根本目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西北大學的周樹智教授從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角度論證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由之路,認為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是中國共產黨90年來的主要經驗教訓,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勝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由之路。延安大學的馬江生教授回顧了延安大學在其創立和發展過程中對中國革命和高等教育所作出的卓越貢獻;西安政治學院的劉秉義教授論述了黨創建西北紅軍的過程及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革命前輩的歷史功績等。
總之,本次研討會是一次嚴肅認真、富有成果的學術研討會,與會學者圍繞相關主題展開的充分交流與對話,對加強和推進中國高教發展和人才培養、以及發揮老科技工作者的積極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