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區分雜交玉米的新陳品種?
吉林省前郭縣讀者嚴先生咨詢:怎樣區分雜交玉米的新陳品種?
編輯部答:實踐證明,在自然倉貯條件下,玉米雜交種的生活力隨貯存時間的延長而下降。據試驗,利用同一組合育成的玉米雜交種,貯存1年后比新種子發芽率降低12%左右,出苗率降低14%左右,減產率為1.1%;貯存2年后減產率為5.2%。因此,在玉米生產上,最好不要使用陳種子,尤其不能使用貯存3年以上的陳種子。陳種子與新種子的區別是:一般陳種子經過較長時間的貯存和干燥,顏色變得深暗,胚部較硬;易受蟲蝕,細看往往有蟲眼,將手伸進種子堆內拔出時,手上有粉末。
農村低保政策是怎么規定的?
河南省鞏義市回郭鎮農民劉友信咨詢:在農村存在這樣一些情況,有的家庭原本生活還算可以,但因家人突然生病住院,生活水平急劇下降;有的人經商賠了本,生活難以維系。請問,河南省針對農村的低保政策是怎么規定的?
編輯部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建立和實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豫政[2006]21號文件)明確規定:農村低保對象是指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年人均收入低于戶籍所在地農村居民最低生活標準的農村居民。
按照政策規定,原有的特困戶救助對象從2006年7月起全部轉入農村低保,按農村低保政策完善相關手續。因艾滋病導致生活困難的家庭全部納入當地農村低保范圍。符合五保供養條件的村民,納入五保供養范圍,按照五保供養政策執行,不重復救助。對因突發災禍造成生活暫時困難的家庭,繼續實行臨時救濟。
屬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一)申請時已在本轄區以外地區居住1年以上的,但赴外地讀書的在校生除外;(二)申報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但家庭實際生活水平明顯達到或高于當地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三)參與吸毒、賭博、嫖娼等嚴重違法行為者;(四)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條件而不自食其力造成生活困難的;(五)其他法律法規規定不予批準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除夕夜被“宰”的車錢能要回來嗎?
安徽省讀者李良民來信咨詢:我是一名農民工。2011年春節,我從外地乘火車往家里趕。下火車時已是晚上6點多鐘了。由于是大年三十,長途汽車停運了。無耐之下,我只好選擇乘出租車回家。好不容易等到一輛,但司機要求我出比平時高10倍的價錢。我雖然很不情愿,但天色已晚,我又急著回家,就只好答應了。下車時我索要了票據,并記住了出租車的車牌號。我覺得自己被“宰”了,準備到法院起訴要回多給的車錢,請問可以嗎?
安徽省馬鞍山市花山區人民法院法官陶家平答:該司機的行為屬我國民法中的乘人之危。構成乘人之危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是必須要有對方當事人處于危難或急迫之際的客觀事實存在;二是對方當事人提出苛刻條件,受害方在被迫無耐的情況下違背自己的真實意愿接受了該條件;三是行為的后果對一方當事人嚴重不利。
從你反映的情況來看,你當時正處于急迫之際。出租車司機利用你這種急迫狀況,借機將車費提高了10倍,目的是為了牟取不正當利益。而你雖然不愿意負擔如此高額的費用,但是由于急于回家,所以被迫接受了司機提出的要求。該行為的后果對你嚴重不利,也顯失公平,屬于法律上的乘人之危行為。
我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因此,你到法院起訴,要求出租車司機返還多收車費的訴訟請求應當會獲得支持。
村委會公開原村干部的經濟問題
構成名譽侵權嗎?
山東一村委主任問:我是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某村村委主任。2000年,鎮黨委、政府到我村進行調查,并于2001年10月對原村干部李某的經濟問題作出了結論。為了讓村民明白真相、方便監督,2002年1月,村兩委將鎮政府處理意見的主要內容以通報形式印發給了全村村民,并在文后加蓋了村兩委的公章。之后,李某認為,村委會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遂起訴至法院要求村委會為其恢復名譽,賠償其受到的精神和經濟損失。我村村委會的行為構成名譽侵權嗎?
山東省萊蕪市中級人民法院答:你所在村委會的行為沒有構成名譽侵權。公民的名譽權是指公民就其品質、信譽等自身屬性和價值應獲得的評價不受他人侵犯的人格權。判斷某一行為是否侵犯了他人名譽權,主要是看行為人是否因為故意或過失對他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致使他人名譽受到了損害。一般認為,侵犯名譽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要素為:行為人針對特定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并通過其不正當的違法行為表現出來。
村委會是群眾性自治組織。對群眾關心的重大問題實行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是村委會的一項重要職責。《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在農村普遍實行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中明確要求:“凡屬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以及村里的重大問題都應向村民公開。同時要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和村民的要求,及時調整、充實村務公開的內容,真正做到凡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都以一定形式向村民公開,接受群眾的監督。”你村兩委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上級有關規定,應村民的要求,及時將鎮政府的調查處理意見向村民進行通報,不是故意捏造、歪曲事實對李某進行侮辱誹謗,主觀上無過錯,所通報事實是依據上級有關部門調查的結論,目的是讓村民知情和監督,共同維護村里的秩序,不存在過失。所以你村村委會的行為不構成對李某的名譽侵權。
鄉里要收回我的魚塘合理嗎?
安徽省讀者王某來信咨詢:我是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朱橋鄉周村一村民。在宣貍路道路建設的征遷過程中,我家魚塘屬于征遷范圍,鄉里決定要收回魚塘。但是,魚塘在很早之前就分給了我,現在卻要收回,請問這樣合理嗎?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汪恭禮答:1995年全國進行第二輪土地改革,主要精神是穩定土地的使用權。宣州區認真研讀第二輪土改文件,吃透精神,決定將水面納入第二輪土地改革范疇,主要是將集體水面所有權由組收歸村委會,水面的使用權由村委會公開發包。因此,該魚塘所有權是歸村委會集體的,你只有使用權。同時,村委會與征遷組會根據你的實際損失給予一定的經濟賠償。
這個合同我能簽嗎?
北京讀者姜某來信咨詢:2001年5月10日,鄰村村民崔某承包了該村10畝地,期限30年。近日,崔某由于資金短缺,以其承包土地的剩余期限的經營權作抵押,向我借款20萬元,還款期限1個月,如違約償還違約金4萬元。該村村委主任楊某向我出具了一份書面證明,證明該村委會同意在崔某不能歸還欠款的情況下,由我享受原土地承包合同的一切權利。請問,這個借款合同有效嗎?我能簽嗎?
編輯部答:此合同是違法的,你不要簽。根據我國《土地承包法》相關規定,采取轉讓方式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應經發包方同意。發包方將農村土地發包給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個人承包的,應當事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鎮人民政府批準。
你與崔某簽訂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合同》雖屬雙方自愿,但該協議中土地經營權轉讓的內容,未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亦未經當地人民政府批準,違反了《土地承包法》的強制性規定。所以村委主任楊某未經民主議定程序,私自出具同意抵押的證明是違法的,此合同也是無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