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意見》,要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意見》指出,要扎實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快提升農村社會文明程度。大力推進文明村鎮創建,制訂村鎮發展規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自然歷史文化風貌保護,開展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實施農村清潔工程,推動村莊美化、環境凈化。深化文明生態村、文明小康村等創建工作。加強農村文明社區、文明集市建設,努力營造管理民主、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區環境和依法經營、誠實守信、整潔有序的市場環境。制訂完善鄉規民約,引導農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育文明鄉風。大力加強農村科普工作,開展民主法制宣傳教育,深入推進平安村鎮建設,依法查處封建迷信、黃賭毒、非法宗教等活動,切實維護農村社會穩定。深入開展城鄉共創活動,有效整合城市、行業、單位和農村的創建資源,加大城鄉共建力度,建設更多的文明縣城、文明小城鎮。高度重視解決農民工精神文化需求問題,鼓勵農民工較多的企業與務工地共同開展創建活動。積極開展農村志愿服務活動,幫助孤寡老人、殘疾人和留守婦女、留守兒童解決生活困難。開展科技志愿服務,向農民傳授實用生產技術、職業技能,幫助提高增收致富能力。
《意見》指出,要不斷豐富廣大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群眾文化活動,深入進行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宣傳教育。利用重要傳統節日開展節日民俗、文化娛樂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緊密結合文明村鎮、文明戶創建實際,積極發展農村特色文化。實施鄉土文化品牌戰略,培養一批農村文化能人、文化經紀人,培育一批有品牌、有市場的農村文化企業,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文化名鎮、名村。重視對婚喪嫁娶等民間習俗的引導,倡導科學文明、移風易俗,傳播現代文明風尚。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興辦更多符合農民需要的文化服務網點,努力為農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產品和服務。加強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建設,繼續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鄉鎮綜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整合利用現有文化設施和資源,不斷拓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陣地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