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前門”領略“臺灣映像”
2010年12月25日,包括臺灣風情市集、臺灣美食餐飲區、臺灣映像生活美學館、映像臺北潮場等在內,極富寶島風情的臺灣文化商務區在北京前門大江胡同正式開放。
據了解,臺灣文化商務區是東城區委區政府重點打造的文化商業項目,地處前門歷史文化展示區的中心地段,位于故宮和天壇兩大世界文化遺產之間,商業名稱為“北京前門,臺灣映像”。該文化商務區以修繕后的臺灣會館為核心,連通著名的前門大街和前門東路,總建筑面積約40000平方米。
“三區”戰略定位新西城
2010年12月15日,新西城確定“十二五”期間的功能定位,未來五年,西城區將全面實施“服務立區、金融強區、文化興區”三大發展戰略,打造北京高端現代城。
“服務立區”戰略,就是要繼續履行好西城區“四個服務”職能,加快實現由“管理區屬”向“服務區域”轉變,以服務促溝通、促協作、促統籌,更好地滿足駐區單位和群眾多層次、差異化的服務需求。
“金融強區”戰略,就是要立足建設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統籌考慮全區金融業發展的潛力點和整體布局,發揮金融街的特殊吸引力和放大效應,加速提升金融業的集聚規模和整體實力,帶動全區資源的統籌利用和高端服務業的大發展。
“文化興區”戰略,就是要把文化全面融入城市和經濟社會發展之中,注重保護歷史文化名城,著力塑造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高水平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打造更具文化滲透力和影響力的企業品牌、服務品牌和城市品牌。
三環內最后一塊黃金寶地正式供地
近日,豐臺區集中上市了11宗地塊,成為本市推出的最大規模的成片產業用地,主要用于發展金融和高科技產業。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2月30日北京麗澤金融商務區推出的地塊為E-13 E-14、E-17、E-18共三宗地塊,其建設用地面積約3 73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筑面積約23.04萬平方米,用地性質為商業金融用地。。地塊位于商務區核心位置,東至規劃衛強路。南至規劃金中都南路、西至規劃金中都東路、北至規劃鳳凰嘴北路。區域西側為規劃金中都遺址公園,緊鄰地鐵14號線與地鐵16號線。
據了解,此次上市的土地是麗澤金融商務區第一個實現供地的地塊,標志著本市二、三環內最后一塊黃金寶地正式供地。
全國首發文創產業集合票據
近日,石景山區組織發行了“石景山區文化創意企業集臺票據”和“石景山區中小企業集合信托”,為企業融資8600萬元。
據石景山金融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小企業集臺票據和集臺信托是為中小企業設計的一種新型融資渠道,是指那些沒有獨立融資能力的中小企業,可以聯合在一起,統一設計產品,統一冠名,統一信用增加級別,共同發行的債務融資工具。這種融資方式比銀行貸款的利率低,降低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門檻。
近年來,石景山區針對區內中小企業融資中的各種問題,主動聯系銀行和信托公司,創新金融產品,并撮合企業與這些金融機構合作,為企業提供各種融資服務。
打造“人才生態圈”
2010年12月13日,門頭溝區發布《門頭溝區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未來10年,該區將以產業項目為依托引進人才,并為其打造能發展、宜生活的“人才生態圈”。
為了使人才引得進、用得上,《綱要》規定,今后門頭溝區引進人才要根據產業項目需要,出臺人才優惠政策,也要跟產業項目相配套。圍繞全區主導產業和重大項目,未來10年內,門頭溝區將重點打造四大人才工程:高新技術人才培養工程、現代服務業培養人才工程、區域高端人才匯聚工程、人才攜手共建工程。
為留住人才,《綱要》首次提出打造“京西人才生態圈”,即給人才成長、發展、發揮作用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工作環境、流動環境和研修環境,把全區變成一個創新、創造活躍,高層次人才聚集的區域。
為此,2011年,該區將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務大廳和交流市場,把全區人才需求信息和優惠政策整合起來,即時發布,為企業和人才搭建一個高效的對接平臺。
成立區首家農業企業家協會
日前,房山區首家農業企業家協會在良鄉鎮成立,填補了政府與農業企業(戶)之間無組織、無橋梁、無紐帶的“三無”空白,將為提高行業綜合競爭力,帶動農民致富提供強有力的幫助。
據了解,這家協會是具有法人資格的非盈利性的社團組織,它由從事農業及相關行業的企業、各村經濟聯合社及個人等41名會員組成,其中單位會員37名。主要職責是:協調和推動本鎮農業企業改革與發展,調查研究農業企業及相關行業發展動態和趨勢,為政府制訂行業政策、法規、規劃提供咨詢和建議;指導生產,協調產、供、銷,幫助會員開拓市場,協助協調本行業進出口貿易等。
200億元建設北京“音樂名片”
2010年12月11日,以“我的音樂我的城”為主題的“新樂城”項目落戶通州,一場永不落幕的“音樂世博會”將在北京通州區呈現,為北京建設世界城市提供一張音樂名片。
據介紹,新樂城是以數字、視頻等新技術為核心,整合各種音樂產業資源、演出演藝資源、旅游休閑資源的完整產業鏈。整個新樂城將由旅游休閑娛樂區,演出演藝區、未來音樂特區、名人工作坊和體育公園共五大主題園區構成,整個園區建成預計需要5年時間,總投資將達200億元。
新樂城將迎合音樂產業的時代需要,構建以“未來音樂”(把更多先進的數字、視頻、無線技術囊括其中,向受眾提供更多新鮮的音樂呈現形式)為核心的全新而完備的音樂產業鏈條,并在旅游休閑娛樂區打造集欣賞、體驗、參與、制作、互動為一體的新型音樂消費模式。
盤點會展經濟
2010年12月11日,昌平區以會展經濟發展論壇,展示了該區會展產業發展基礎、優惠扶持政策、優良投資環境,推介溫泉生態會展企業和集群,以此吸引更高水平會展企業落戶昌平。
據了解,昌平區近年來成功舉辦了各類“節”、“會”、“展”,以及極具特色的創意活動,打造了一批會展知名品牌。小湯山溫泉文化節打造了小湯山“溫泉之鄉、會展之都”的知名品牌,蘋果文化節成就了昌平蘋果產業,草莓文化節有力地為2012年世界草莓大會宣傳造勢,十三陵園際旅游文化節提升了十三陵世界文化遺產旅游品牌。
為進一步打造昌平會展品牌,推進“京北創新中心、國際科教新城”建設,該區充分利用休閑旅游的品牌資源及溫泉會展基礎條件,大力發展溫泉會展經濟,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重點打造湯泉會展之都。僅區內小湯山生態會展經濟集聚區就擁有溫泉旅游會展企業40余家,每年承擔會議會展接待任務近3萬個,約占北京會展市場的25%,其中千人以上的大型會展項目占北京市總量的40%以上,年直接收入達上億元,帶動相關產業收入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