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我國2000—2009年月度外匯占款額為樣本數據,通過建立ARIMA模型來確定我國外匯占款的變化規律進而預測其變動趨勢。分析結果表明,我國外匯占款的變動符合自回歸單整移動平均ARIMA(2,1,0)的過程,同時利用該模型預測發現,我國外匯占款額在未來會繼續保持增長的態勢但增速較之前會有所放緩。
關鍵詞:外匯占款;沖銷干預;ARIMA模型
Abstract: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ARIMA model to discover the change rule of China’s position for foreign exchange and predict its change trend,based on the monthly date of position for foreign exchange during 2000-2009. The analysis result shows that the change in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is line with the process of ARIMA(2,1,0),and by using the model to predict,it finds that,in the future,China’s position for foreign exchange will continue to maintain a stable growth trend, but the speed-up will postpone compared with before.
Key Words:position for foreign exchange,sterilized intervention,ARIMA model
中圖分類號:F830.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265(2011)05-0012-03
一、引言
外匯占款是指中央銀行在收購外匯資產時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近年來,隨著我國外匯儲備的不斷增加,中央銀行被動大量購買外匯并以外匯占款的形式投放基礎貨幣,導致國內貨幣供應量和通脹效應增加。為此,中央銀行需要進行貨幣沖銷干預,通過發行央行票據、回購債券和調整存款準備金等措施對沖外匯占款的貨幣擴張效應。然而,有學者研究認為,中央銀行貨幣沖銷干預的效果并非十分有效(方先明等,2006;姚小義等,2008;周沁怡等,2009)。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對外匯占款預測的精確度是重要制約因素,因為任何沖銷干預政策都是在綜合歷史數據和預測未來數據的基礎上制定的,一旦預測準確度不高,基于預測的貨幣沖銷干預政策效果也會打折扣。本文采用ARIMA模型,探索預測我國外匯占款變化的有效方法,以便為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參考。
二、模型介紹及數據處理
本文選取2000年1月—2009年12月的月度外匯占款數據,用DR表示,數據來源于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為了消除異方差性,我們對各變量采用對數形式,表示為INDR,整個實證過程都通過軟件EVIEWS 5.0完成。
三、實證分析
(一)ARIMA模型識別
該估計方程各參數都通過了t檢驗,Inverted AR Roots為0.3,在單位圓內,說明模型穩定,殘差也通過了白噪聲檢驗。將模型ARIMA(1,1,0)的結果與模型ARIMA(2,1,0)比較,可決定系數R2和Q值伴隨概率P-Q越大越好;D.W值越趨近于2,自相關性越低;AIC值則是越小越好。顯然,無論是模型的擬合效果、低自相關性,還是模型殘差的白噪聲檢驗,ARIMA(2,1,0)都要優于ARIMA(1,1,0)。
(四)模型評價及預測
利用ARIMA(2,1,0)模型做靜態預測,以評價模型的有效性,得到如圖1所示的結果,平均絕對百分比誤差MAPE=0.096082,該誤差值很小,說明效果比較好。
表3是2009年7-12月模型預測值與真實值的比較,預測數據經公式DR=EXP(INDR)轉換為非對數形式。由表3可知,此模型的預測誤差相當小,除了2009年8月預測誤差高于1%外,其余均在1%的范圍以內,說明利用該模型進行預測效果很好。此外,從圖1可以知道,2009年以后,我國外匯占款的增速將會有所放緩。
四、政策建議
由于外匯占款對我國貨幣政策產生重要影響,外匯占款成為基礎貨幣供給的新渠道,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因此,必須加強對外匯占款的管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第一,從源頭上,要切實推進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的實質性轉變,鼓勵高附加值的產品出口,同時大力發展產業出口。產業出口具有投資性質,能從來源上增加外匯使用渠道,減少外匯的積累。另外,要加強對國際熱錢進入的管制,加強對熱錢流入渠道的監管。第二,要采用更加靈活的貨幣沖銷干預組合,要綜合利用再貼現率、準備金、央票及債券等公開市場操作工具,注重協調性。第三,從應用渠道上,采用稅收優惠、“行業準入特許”等方式引導FDI資金向特定領域或行業投資和集聚。對熱錢要進行行業隔離,避免熱錢流動對相關行業產生影響。當然,這要建立在對熱錢準確識別的基礎上。第四,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增強匯率彈性。
參考文獻:
[1]方先明,裴平,張誼浩.外匯儲備增加的通貨膨脹效應和貨幣沖銷政策的有效性[J].金融研究,2006,(6).
[2]鄧小勇,俞泉.我國央行票據到期償付的貨幣擴張效應[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10,(6).
[3]曲春青.金融計量學實驗[M]. 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4]孫敬水.中級計量經濟學[M]. 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5]張亮,孫兆斌.外匯占款與我國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分析[J].當代經濟管理,2009,(3).
[6]路程.外匯占款對我國基礎貨幣供給的影響研究[D].天津:天津財經大學,2009.
(特約編輯 齊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