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藥,顧名思義就是具有減肥作用的藥品。主要用于治療肥胖性疾病及因審美需求而達到瘦身目的。
藥物分類
食欲抑制類藥物
通過抑制食欲及增加機體消耗來導致體重減輕。主要包括苯丙胺類藥物,如甲苯丙胺、芐甲苯丙胺、安非拉酮等;芬氟拉明、右芬氟拉明及其復方制劑;吲哚類及其衍生物,如嗎吲哚、環咪唑吲哚。
增加能量消耗的藥物
通過增加脂肪氧化,刺激能量消耗,降低食欲等來減輕體重。主要包括:中樞興奮藥,如麻黃堿、茶堿、咖啡因等;激素類藥物,如甲狀腺激素等。
抑制腸道消化吸收的藥物
通過減少脂肪吸收劑降低血糖水平來影響體重。主要包括:脂肪酶抑制劑,如奧利司他、阿卡波糖等。
中草藥及其復方制劑
關于服用中草藥及其方劑來達到減肥目的的報道較多,而且多以民間使用為主。常見的有苦丁茶、黃連素、荷葉合劑等。
藥物減肥只是肥胖治療的輔助手段,這是肥胖朋友必須認清的常識,肥胖者不應以此作為減肥的主要手段,一般只在嚴重的肥胖癥時再給予藥物治療。
從理論上講各種減肥藥都有不良反應,長期應用會造成人體對藥物的依賴性和對身體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藥物并不能改變造成肥胖的行為特征如飲食習慣、運動鍛煉、作息習慣及環境因素等,因此在選擇藥物治療時應權衡利弊。服用減肥藥物一定要嚴格掌握適應癥,哪些人使用何種藥物最好是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適用人群
凡有以下情況的病人可以考慮服用減肥藥:
超重30%以上的中重度肥胖患者,可在飲食及運動治療的同時服用減肥藥。無法堅持飲食及運動治療的病人也可選用減肥藥。
某些患有消化性潰瘍的肥胖者,進行飲食治療控制有困難,可加用一些藥物。
用節食的方法減肥失敗者,可以服用減肥藥治療。
一些人進行飲食控制和體育鍛煉后,體重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半年后體重又重新上升,這時可服用減肥藥。
減肥藥危害成分
目前市售減肥藥品種較多,其中不乏有些藥物含有影響身體健康的成分:
利尿劑利用脫水來使體重暫時下降,而有減少脂肪的假象,停止使用后體重就會上升。會伴隨著嘔吐、頭暈、虛弱等引發腎功能損傷的問題。
瀉藥有腹瀉的情形發生,會降低食欲,只要停止服用體重會回升,經常使用除了會損傷腸胃道的功能,也會發生腸子松弛、貧血的問題。
膨脹劑以精制蛋白質為主,能使胃腸飽脹,不想吃東西,但是容易導致維生素及營養素的缺乏,造成營養不良。尤其當超量使用時,會引起血管壁增厚,造成高血壓、糖尿病、狹心癥等問題。
從理論上說,大多數食欲抑制藥都能引起血壓升高,并影響降壓藥的作用。但常用量的食欲抑制藥對一般降壓藥作用的干擾無明顯的臨床意義。盡管如此,在治療最初的4~6周內仍應每周監測血壓。抑制食欲的藥物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合用,可導致高血壓危象,因此2周內應用過任何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的患者禁用食欲抑制藥。
特殊人群
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對其減肥的治療必需經過嚴格篩選才能用藥,并且必須進行嚴密的用藥監護。有研究認為,芬氟拉明、嗎吲哚、生長激素及小劑量的甲狀腺激素治療兒童肥胖一般不影響其生長發育。妊娠期和哺乳期間禁用食欲抑制藥,因可能影響胎兒發育及幼兒成長,其他減肥藥也不推薦使用。在患有心臟病、高血壓或者有脂肪肝的肥胖者選擇減肥藥時一定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