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質量不高是現代社會白領階層亞健康狀態的最主要的癥狀之一。睡眠是身體自我調整、自我休息的重要生理過程,因此,如果睡眠質量不佳,久而久之,會導致各種組織器官的疾病。
局部松筋
后發際圓撥法
用松筋棒的鈍角,從一側的天柱穴起,至同側的翳風穴,進行均勻柔和的圓撥操作。
在天柱穴、風池穴和翳風穴,有意識地停頓一下,稍用力點壓,保持動作的連貫性。一側做完后再做另一側,一般每側操作3~5次。
全頭刮法
松筋棒的鈍面置于百會穴,自百會穴開始,先到前發際,分別沿督脈、膀胱經、膽經刮拭。
再分別向耳上角、后發際重復以上的刮拭方法,每個方向5~7次,至頭皮部微微發熱為止。
操作原理在刮拭的過程中力度要保持均勻,并始終是由百會向各個方向操作,不要做往返的運動。
項后部圓撥法
以松筋棒的銳角,沿項部兩側的肌肉,即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部位,由上而下,自天柱穴到大杼穴,做輕柔的圓撥法操作,反復操作3~5遍。
前額部劃撥法
在額部進行的操作,首先是從印堂穴至神庭穴,以松筋棒的銳端,做劃撥法3~5遍,力度宜輕柔。
再由印堂穴沿眉部做劃撥法至太陽穴,其中在攢竹穴、魚腰穴和太陽穴,做力度稍重的點按。
相關穴位松筋
后頭部穴位
風府穴、安眠穴(翳風穴與風池穴連線的中點)做重點的開穴操作。
操作原理風府穴為祛除外界風邪的重要穴位,可以調節內風、外風的侵襲;安眠穴直接針對中樞神經系統進行調節,是治療失眠的經驗穴。
前頭部穴位
攢竹穴、太陽穴做重點的開穴操作。
操作原理攢竹穴位于前頭部,有醒神開竅、鎮靜安神的功能;太陽穴可以明目安神,調整元神。
四肢部穴位
在神門穴、內關穴做重點的開穴操作。
操作原理神門穴、內關穴可以寧心安神,主要用于調整入睡困難,而且容易醒來的情況。
足三里穴、公孫穴做重點的開穴操作。
操作原理足三里穴、公孫穴可以調整胃腸功能,主要用于調理睡眠不佳,伴有多夢、消化不良的情況。
豐隆穴、陰陵泉穴做重點的開穴操作。
操作原理豐隆穴、陰陵泉穴可以通過調理脾胃的功能,改善痰濕體質,主要用于調理心煩、胃里返吐酸水、身體發沉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