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兄弟》是繼《半路夫妻》之后,導演劉惠寧與編劇彭三源再次攜手合作的作品,該劇繼續延用了《半路夫妻》的原班人馬,這也將是彭三源創作的該類家庭題材的最后一部。作為“親情三部曲”——《半路夫妻》、《親兄熱弟》的終結版,從劇情上看,“四兄弟+一輩子”略顯老套,頗似《老大的幸福》和《我的兄弟姐妹》的混裝版,不過,這種題材向來為觀眾所喜歡:上世紀80年代初一個貧困家庭中四兄弟,在父母遭意外去世后,互相扶持成長,由于各自不同性格,歷經不同成長道路中發生的故事。
《你是我的兄弟》固然同《親兄熱弟》一樣講了四兄弟的故事,但將故事的背景設置在了時代發展的大背景之下,通過改革開放的社會變遷,以性格迥然不同的四兄弟對“法制”、“金錢”、“愛情”、“追求”的不同態度,編織成獨具特色的生活傳奇,既有家長里短,又有悲歡離合,使人欲罷不能。
這是鄧超首次出演親情題材電視劇,他在劇中扮演一個頗有性格的老二馬學軍,與飾演大哥馬學武的張嘉譯有眾多對手戲。在憨厚、樸實、膽小的大哥眼里,馬學軍叛逆,給家人不斷帶來不安全因素,而實際上,這個老二卻是骨子里有擔當,敢闖敢拼,做自己想做的事,對其他兄弟情誼深切,對愛情執著的人。
為了打造“叛逆青年”的形象,鄧超在劇中一共有四個發型,一款囿過一款:蘑菇頭、麻花爆炸頭、螺螄大背頭、飛機頭。“梳爆炸頭的時候我配了一條包臀大喇叭褲,特有時代感”,而為了切合上世紀80年代初期迪斯科流行的風尚,鄧超還自創了“磕腿舞”,“笑’果上佳。
雖然該劇偏重于男人內心情感,但劇中的感情戲也很給力,馬學軍苦追董潔飾演的高干子弟“一枝花”,整整追了20年,同時他又被代樂樂扮演的英子倒追,就在兩人決定結婚時,因為“一枝花”的再次出現化為泡影。然而命運弄人,身患絕癥的“一枝花”仍然拒絕接受這份久經年輪考驗的摯愛,卻對老大馬學武情深意切,被老二發現,誤會不斷,兄弟情遭遇巨大沖擊。劇中馬學軍對花蕾蕾所表現出來的那種至死不渝的愛情也是在向我們表達那個年代人們純真的精神世界。
鄧超:重情重義馬老二
Q:這應該是你第一次出演親情戲吧。有什么特別的感觸?
A:是的,第一次出演親情戲,還是男人間的兄弟情誼。我覺得是一次很好的表演嘗試吧。這個戲演得很過癮,男人間的那種情誼很特別。還有,馬學軍這個男人的成長過程很有意思。
Q:怎樣理解馬學軍這個角色?
A:他是一個在愛情上尤為專一的人,是現在社會應該呼吁的,也是我想表達給自己的。他在生活上也是堅韌不拔,跟我一樣,就是做著就是快樂的,做你想做的。付出不是為了索取。對兄弟和家庭,他又有責任心,對大哥,雖然兩個人也有爭吵和矛盾,但暗地里都是他在幫大哥,對兩個弟弟也是照顧愛護,他一直幫著大哥頂起這個家。
Q:對于飾演上世紀80年代的角色是不是很有親切感?在劇中飾演的時候有沒有加入一些自己特有的表現手法來還原那個時代?
A:我對80年代很有感覺,像糧票、國庫券、鐵飯碗,都沒有陌生感,非常親切,因為都是自己小時候經歷過的和看到的。馬學軍的發型、造型,我覺得是他的特征之一,他就是一個挺得瑟的人,隨著時代潮流在他身上能見到的。包括在演一場他闖廣州回來之后的一個場景,我就臨時加了“磕腿舞”,還唱了那個時期的歌,像《一無所有》:“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很有感覺。加深了這個人物被時代熏化的感覺。
Q:你怎么看待劇中兄弟四人之間的感情?
A:老大忠厚,老二混中有責任心,老三是威于老大權力之下,但后來也對二哥有敬佩和理解,老四從小就是膽小鬼,是個永遠需要依靠三個哥哥和大嫂的孩子,特別可愛。家庭的變故讓他們各自承受了一些成長的磨難,不同的性格,造成了一些矛盾,但四兄弟血濃于水的情感一直在,所以,他們才能演繹出這么感人的兄弟情誼。
Q:有一場戲老四被送入后。又被你領回來。還為此跟老大大打出手。在當時環境來說老大的做法也是為弟弟著想。為什么你會這樣堅持?
A:這正說明馬學軍是重情重義的人。在父母沒了之后,他對這個家的維護達到一種決心。他誓要與大哥一起維護這個家,“家”對于他的意義就是四個兄弟相依為命,缺一不可。
Q:你經常會在暗中幫助老大。卻總是得不到他的理解。總體感覺你比老大還要操心這個家。是這樣嗎?
A:馬學軍看起來學習不好,又打架,又被開除,初期無所事事,但隨著他的見識、立業,他的責任心從來都沒有減退,反而增加,大哥遭遇人生的不幸,下崗什么的,他有能力,而且他必須伸手去幫大哥,去維護這個家的頂梁柱。其實,到后來,馬學軍反而更加頂梁柱一些。中間大哥有一些不理解,甚至反感、拒絕,但老二出事的時候,老大也是第一個沖到前面去解救。兄弟情誼吧,讓他們倆一路打打吵吵,這份親情卻割不斷。
Q:現實中的你會像馬學軍這么有經商頭腦嗎?
A:噢,那倒沒有,我自己非常沒有經商頭腦。
Q:劇中馬學軍和一枝花的愛情,最后以悲劇告終。對于這樣的設定你是怎么看的?
A:這種悲劇也是由馬學軍一路追一枝花的快樂和期盼組成的,馬學軍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很多戀愛的波折,他的專一堅貞的愛就是這樣有沖擊力,打動人心。最后沒有跟一枝花在一起有好的結果,也反襯了這種愛情的偉大和稀有,是我們現在特別需要的專一的情感。我想這樣的結果也會讓觀眾反思吧。
Q:談談與張嘉譯和董潔合作的感受
A:張嘉譯我們之前合作過,我一直叫他大哥。他是個特別有趣的“大哥”,我們演戲很搭,戲里戲外都很哥們兒。董潔是第一次合作,她一開始也很安靜,跟所有人不太熟,我就開玩笑叫她“小董老師”,帶著她認識劇組的人,因為這個劇組很多人都是我合作過的班底。后來,她也很開朗了,我們合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