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文探討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中的實踐,指出教學過程中通過制定科學的項目計劃、組織項目實施和完成項目評價,能夠提高學生職業技能,促進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更好銜接,可有效突破當前計算機專業就業的困境。
關鍵詞:計算機;項目教學法;職業技能
一、項目教學法的優勢
項目教學法是構建主義理論中的一種教學模式,它以學生為中心,以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的任務為載體,師生共同圍繞某一具體目標,基于某一項目,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學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在項目教學法中,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造實踐活動,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項目教學法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被動的教學模式,創造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對于學生、教師、學校都有深刻的促進作用。
(一)對學生,可有效提高學生就業能力。
通過轉變學習方式,在主動積極的學習環境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培養他們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收獲完成項目帶來的成就感,讓學生感知工作和事業就是一個一個項目的積累,進一步形成獨立工作的職業崗位能力。
(二) 對教師,有利于提高教師綜合素養。
通過對學生的指導,轉變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從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項目的開放性和拓展性必然要求教師要有開闊的視野、豐富的內涵才能駕馭課堂教學,迫使教師不斷地吸收新理念和新知識。
(三) 對學校,可探索建立全新的課程理念。
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通過探索組織形式、活動內容、管理特點、考核評價、支撐條件等的革新,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學校課程體系,走出學校,融入社會,從而使人才的培養與企業需求較好銜接。
二、項目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 “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成為職業教育發展、學校課程體系改革的關鍵詞。近年,筆者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運用項目教學法,圍繞“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的培養,確定項目內容、制定項目工作計劃、組織項目實施和完成項目評價,使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更好銜接,收到較好效果。
(一)確定項目內容。
教學過程設計首先要確定項目內容。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教學中,筆者以培養學生到我市電腦城就業為課程目標,與校企合作企業密切聯系,對其招聘條件及實際工作需要進行調研,確定本課程的項目內容。繪制出如下項目圖:
在這個項目圖中,將學生“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職業技能,分解成二個主項目,再各分解出三個子項目,教師將其以項目任務的形式下達給學生,要求學生再進行分解,分析要掌握的基本理論基礎及專業技能,并逐一完成。
(二)制定項目計劃。
根據項目圖,為了系統完成各項目,首先教師針對對各項目如何運用現有知識、從何處查找資料等方面加以指導;然后由學生分組制定項目工作計劃,確定工作步驟和程序;接著進行分組討論,教師幫助學生修改并完善計劃,保證計劃可行性并最終保證項目順利實施。
以下是一小組的計算機組裝的項目計劃(節省):(1)項目目標:掌握組裝計算機步驟和方法。(2)項目實施時間安排:第10周前完成。(3)項目技能要求:了解計算機硬件的主要參數,知道配件選購方法,熟練計算機硬件組裝、拆卸的步驟和方法。(4)項目實施步驟:理解計算機的組成;熟悉各硬件的主要參數及配件的選購方法;進行市場調研,了解用戶裝機目的,為用戶量身定做裝機方案;購置電腦配件;動手實踐,完成計算機硬件組裝。
(三)組織項目實施。
在項目實施前,引導學生對本門課程進行系統的了解,讓其明確總體項目要求。通過對項目圖的分析,發現完成總項目所必須完成的子項目,以及完成各子項目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做到從整體到部分,再從部分到整體,分層推進。
在項目計劃實施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進企業、商店,通過咨詢教師、小組交流,上網查閱資料,開展充分的市場調研。在項目實施階段,教師要幫助學生為完成項目而開展自主學習,做現場的技術指導,檢查項目進展情況,保證每一個項目的順利進行。如在計算機維修項目中,項目的實施過程主要是協助教師管理電腦機房,保證電腦機房設備的完好運行,在此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成為最有價值職業技能。
(四)完成項目成果及評價。
項目成果是檢驗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形成職業能力的重要內容。運用項目教學法教學過程中,對其評價應該注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在此過程中獲取的經驗和教訓。因此,對學生能力的客觀評價,不僅要指出學生的優點,也要看到學生的缺點,以利于學生創造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充分發揮。如計算機組裝的項目,要求學生利用節假日時間深入電腦商店,進行市場調研,結合用戶需求設計裝機方案,同時能夠熟練完成硬件和軟件安裝,形成一個工作項目的完整流程:確定項目→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完成項目。
三、對實施項目教學法的思考
(一)課程的改革。
進行課程改革,實行理論實習一體化教學。教學應重點圍繞學生職業技能培養,倡導學生的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要邊做邊學,學生把看到的、聽到的、手上做到的結合起來思考,就會發現問題,進而想辦法解決問題,從而增強學習信心,提高學習積極性,提高職業技能,就能實現教學目的。
(二)項目的設立。
項目的選取是學習的關鍵。選取項目要以教學的內容為依據,結合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實際工作需求,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學知識點,又能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項目,充分運用學校現有的素材,特別是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機房管理,保證項目實施有更多的實踐操作。
(三)對教師的要求。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能在一線崗位上動手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在此過程中,教師不是把現成的理論知識或操作技能傳授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制定并實施項目計劃,直至最終完成項目。各環節教師都負有重任,必須既具備完成項目所涉及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又要具有對其內容的綜合應用能力,還要有對社會需求的分析能力,博學的知識、開拓的視野,可以說項目教學法是師生共同完成、共同取得進步的教學方法。
(作者單位:梅州農業學校)
參考文獻:
[1](美)麗蓮·凱茲.開啟孩子的心靈世界項目教學法[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 韓祥,唐小波.計算機組裝與維護[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朱守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