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中職英語教育教學這一視角,介紹了中職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并從教學期待、教師終身學習和師生關系等方面,探討了解決中職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的對策。
關鍵詞:中職;英語教師;職業倦怠
一、 職業倦怠的含義及研究發展
“倦怠”一詞是紐約臨床心理學家Freudenberger于1974 年首次提出的,以描述工作中的個體所體驗到的一組負性癥狀,如長期的情感耗竭、身體疲勞、工作卷入程度降低等。之后,Maslach and Pines認為工作倦怠是在以人為服務對象的職業領域中,個體的一種情感衰竭、人格解體和個人成就感降低的癥狀。1979年,美國國家教育協會主WillardMcGuire首次提到教師的職業倦怠現象。現在,倦怠已經成為了世界范圍內教育領域的突出研究問題。但是,在對教師職業倦怠研究過程中,并沒有對教師職業倦怠的定義做具體的闡述。不過很多學者認為,教師職業倦怠是教師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時的一種極端反應,是教師在長期壓力體驗下所產生的情緒、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典型癥狀是工作滿意度低、工作熱情和興趣的喪失。
從主觀幸福感方面來講,導致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原因主要是教師職業幸福感的缺失。西方研究幸福感的學者認為幸福感是一種主觀感受,是個體依據自己設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所作的整體評價,它包括認知和情感兩個基本部分,認知主要體現為經由對事物的評價而獲得的滿意度,情感則包括了在某種生活狀態中的積極或消極的情緒情感體驗。這種消極的情緒情感體驗在職業生活中就極可能體現為職業倦怠。
二、中職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
同其他學校和學科的老師一樣,中職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有大環境的影響,如社會因素;有小環境的影響,如本系統、本學校的管理體制;還有教師自身的教育教學和個人自身的性格特征等主管要素的影響。因為客觀外在環境個人難以改變,本文就從中職英語教育教學這個教師工作的中心環節,探討中職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及其對策。
1.教育對象的特殊性。
中職的教育對象具有自己的特殊性。現在的中職學生中大多數英語基礎比較薄弱,學生之間的成績差異大。有的中職學校是全省甚至全國范圍招生,由于各地教材不同和學生開始學習英語的時間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就更大了。就這個問題,筆者在我校08、09屆學生中進行了調查,在接受問卷調查的142名同學中,72%的學生是小學四年級(或以下)開始學習英語的,有17%的學生是初一才開始學習英語的。另外就學生的學習成績方面,在這被調查的142名學生中初中階段英語考試通常是55分以下的占30%,55至65分的占23%,65至75分的占27%,75分以上的占22%。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基礎差、差異大是中職學生英語水平的基本特征。
除此之外,中職學生個性差異也很大。這些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學生性格不穩定,中職學生厭學、上課破壞課堂紀律的學生比中小學都要多。這都是致使中職英語教師產生倦怠的重要原因。
2.教育理念和教育現實的矛盾。
根據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的任務是“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和職業場景中的英語應用能力”,“為學生的職業生涯、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針對這一任務以及“初步形成職場英語的應用能力”這一中職英語教學的目標,要求英語教師用一些比較先進的教育理念或具體的教學方法實現,如CBI教學理念、任務型教學法等。這就會出現了兩個矛盾,對教師本身而言,熟練掌握和恰當應用這些理念和方法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實踐,這無形之中就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和壓力。另一方面,教師能在課堂上應用這些理念和方法,然而,由于學生的成績和個性的特殊性,很多學生可能根本不參與,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動。一旦這兩個矛盾的反復出現,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就會受到打擊,工作成就感就會降低,從而產生倦怠情緒。
3.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挑戰。
現在中職英語課堂的容量大,特別是學生還要學習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英語如服裝英語、汽修英語等,教師課前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查閱收集資料,制作 PPT演示文稿,根據教學目的和內容開發課件;教師要能夠熟練運用word、powerpoint、excel、flashd等軟件,在課堂上能熟練操作投影儀和其它與教學相關的儀器設備,并能及時處理這些先進儀器發生的故障。如果教師對現代教育手段的掌握不夠熟練,或是學校的多媒體和現代化設施仍不健全,這勢必會影響創新教學方法的實施。特別是對于一些中老年英語教師,業余時間還要花不少時間來提高自己的現代教育技術,上課時還提心吊膽,怕出現紕漏。凡此種種,都對教師心理產生沖擊,影響教師的情緒。
4.教師自身能力的提升所帶來的壓力。
教師自身的能力包括專業知識水平和教師技能。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中職英語教育對英語教師的各項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教師不但要有扎實的的語言功底、相當的中外文化背景知識和良好的英語語言表達水平,還要有學生所學的專業的學科知識。比如,一個教師用CBI模式講授服裝的相關知識,他首先自己就要對服裝的專業術語、制作流程等有深入的了解,換句話說,他幾乎是兼英語教師和服裝教師于一身。這對于一名普通的英語教師而言是一個新的挑戰。
除此之外,中職英語教師還應具備更好的教學技能。在課堂上,由于教學對象的特殊性,教師需要有更強的課堂應變能力和駕馭能力。課堂教學不再像以前那樣憑一支粉筆、一張嘴就能輕易完成的了,而是正如以上所言,教師需要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然而日新月異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給教師帶來課堂的直觀和大容量之前,首先帶給教師的是掌握這些技術的壓力。
三、解決中職英語教師職業倦怠問題的對策
1.正確把握教學期待。
一節英語課下來是否成功,并不是以課堂效果是否能滿足教師的期待為標準。教學期待是雙方面的,除了教師對自己的學生有教學期待之外,學生對教師一樣也有自己的學習期待,并且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期待有個體的差異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相對而言,滿足他們的學的期待比滿足老師教的期待更重要。
在中職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準確地把握好所教學生的知識水平程度。根據他們的現有水平了解他們學的期待。再結合最近發展區的理論,在他們現有水平的基礎上建立自己教的期待。教師要經常地、有意識地把自己教學行為的成敗歸結為內部的、可控的因素,諸如努力程度、方法運用等,而不是一味的埋怨學生的英語底子薄。學生學習的期待滿足了,教師教學的期待自然就會滿足,工作成就感也就會隨之不斷增加。
2.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社會日新月異,整個社會是個學習型的社會。而作為科技文化傳承者的教師更是要有緊迫感,要樹立終身學習、不斷發展的觀念。比如在現在的英語教材中,涉及到電腦、互聯網的英語詞匯比以前多了很多;涉及到西方飲食方面的內容頻頻出現在我們的教學內容中。面對新的學習方式,教師要具備什么樣的教學能力?面對新教材,應具備什么樣的知識儲備?面對新信息技術,應具備什么樣的開發、整合、運用能力?這些是英語教師所急需解決的問題。而在工作的同時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卻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唯一有效的途徑。
時代的發展是教師終身學習的外部動力。如果教師把這一外部動力內化成自身的需求,不斷主動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提高自己解決英語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那么他的倦怠情緒就會得到緩解。
3.構建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中國有句俗話“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關系一旦形成和建立,就會成為一種相對獨立的、重要的教學變量,對教學活動的進程和結果產生重要的影響,并對學生個性發展產生極其重大的作用。同樣,和諧的師生關系能促使教師的教學情緒高漲。在現代中職英語教育的課堂上,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的良好的“結合劑”。在這種“結合劑”的作用下,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充分地發揮,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職業積極性才能夠不斷提高。
(作者單位:廣州市紡織服裝職業學校)
參考文獻:
[1]Freudenberger,H.J. (1974). “Staff Burnou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30 (1),159-165.
[2]Maslach,C. Pines,A. (1977). “The Burnout Syndrome in the Day Care Setting,” Child Care Quarterly, 6,100-113.
[3]徐小焱. 規避英語教師專業發展中的職業倦怠的調查報告[R]. 浙江大學高級訪問學者交流論文.
[4]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J]. Psychology Bulletin,1984,95(3):542.
[5]國家教育部.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張武. 教師應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N]. 合肥晚報,2010-11-29.
[7]閔海, 閔偉.以人為本,構建和諧師生關系[J]. 現代教育教研,2009,(10).
責任編輯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