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從合理規劃教學內容、有效改進教學方法和綜合運用教學手段三個方面對《機械制圖》課堂教學進行了一番探討,以提高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職;機械制圖;教學方法
《機械制圖》是中職學校機械專業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主要培養學生的看圖能力、畫圖能力、空間想象力和應用能力等。《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質量,會影響學生對后續專業課的學習和專業工作能力的培養。因此,專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該科目的重要性,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以達到讓學生靈活運用的目標。
一、合理規劃教學內容
1.重視基礎知識,激發學習興趣。
《機械制圖》中的前一部分內容,即制圖的基本規定和幾何作圖等基礎理論知識,是該課程的啟門和關鍵,也是整個教學內容的重要環節。初學機械制圖的學生,必須重視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因此,專業教師在課程的教學之初,就應對學生嚴格要求,如對于圖紙規格、字體書寫、圖線形式及作用、尺寸標注和圖形的表示方法等,均要按國家的標準來要求學生。在入門階段,教師必須注重學生作圖能力的培養,從布圖、打底稿、標注尺寸到檢查加深圖線等過程,都要作嚴格的規范,力使學生的圖樣準確性高、圖面質量整潔、繪圖速度高,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耐心細致的學習習慣和嚴謹的工作作風。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用生動、幽默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將知識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如在進行線面投影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把鉛垂線比作電線桿,水平面比作桌面,其投影特征可概括為一點二線必為垂直線,一斜二平必為平行線,一線二面必為垂直面,二線一面必為平行面,經過這樣的講解和歸納,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印象更深刻,掌握得更牢了。
2.調整教學內容,優化教學順序。
中職教育是為培養生產第一線的高素質實用型、技能型和管理型人才服務的。因此,作為未來生產技術一線主力軍的中職生應該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分析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諳教學之道,對學生的思維發展過程和認知能力有較清晰的認識,能合理調整教學內容和優化教學順序。如在講授點投影的基本概念和點線面的投影知識點時,應圍繞立體來建立點線面等概念來進行講解;在講授立體被截、立體相交和組合體等知識點時,要列舉在今后的專業學習課和實際工作中將會遇到的真實零件和機構圖樣,有所側重,從而根據實際情況可以舍去抽象形體視圖的補線和補圖等純理論作圖和識圖。
二、有效改進教學方法
1.結合直觀教學,豐富課堂內涵。
直觀教學就是在制圖教學中運用模型、實物或掛圖等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把學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論和復雜視圖,變得形象、具體和直觀,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易掌握、記得牢。例如:在組合體形體分析的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看一些簡單、典型的基本形體,如長方體、棱柱、棱錐、圓柱和圓錐,讓學生對照這些形體,熟悉這些空間形體所對應的視圖,實現從三維形體到二維圖形的轉換,由空間到平面的思維過程,幫助學生將復雜視圖分解成簡單圖形,為繪圖和讀圖打下扎實基礎。
2.多種教學方法并用,凸顯職教特色。
中職生普遍存在知識基礎相對薄弱、對學習不感興趣和空間想象力不強等問題,教師如果采用單一、沉悶的課堂教學方式,很容易讓學生感到厭煩和產生疲倦,由此,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是目前中職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探討的課題。
互動式教學法就是其中的一種較有效的教學方法,它采用合作或協作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全程參與意識,加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基本體的截切問題時,可以讓學生參與模型制作,并親自動手截切,然后觀察截交線的形狀,再引導學生尋找截交線的求作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個人的操作技能。教師也可用形象比喻法進行教學,如在講解局部剖視圖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假想用鐵鎯頭敲開機件的局部,顯示其內部結構,替代局部剖視部位,因斷裂后其邊界不平整,所以用波浪線表示圖中剖切范圍,而敲開處數量不宜過多。這能清楚說明畫局部剖視圖時應注意的地方,從而避免出現常見的錯誤畫法。教師還可嘗試采用創造性教學法,這是一種教與學、傳授知識和提高能力并重的新型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不僅靈活、有利于學生形成最佳知識結構,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創造性、培養他們的創造意識和應用能力。
教學的方法有很多,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在現在學時壓縮、內容增加的情況下,教師對于課程有關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內容必須仔細講解清楚,對于應用性的和信息化的知識應該著重突出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進行引導性講解,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綜合運用教學手段
1.適度運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新型的現代化教學方式,通過計算機、投影儀等多媒體設備,將文字、圖像、聲音、動畫以及音像資料有機結合,運用到教學當中,它比傳統方式內容更豐富、表達更生動、手段更完善、收效更顯著。例如在講解三視圖的形成及投影規律這一內容時,如果用常規的教學方法,會出現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現象,而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將正投影的投影原理和三視圖的看圖方法有機結合,使三視圖的“形成”及“展開”過程也生動直觀地展示出來,且這一操作過程也完全符合投影規律。
2.體驗課堂實踐畫圖。
實踐畫圖課堂就是將畫圖作為課堂教學的一項內容,它就如同企業中的師傅帶學徒一般,最基礎的東西放手讓學徒去做,難的部分在師傅的指導下完成。對于三視圖、剖視圖、標準件與常用件、零件圖等章節都可進行實踐畫圖教學。實踐畫圖是《機械制圖》特有的教學手段,通過畫圖不僅可以檢查學生所學理論知識,更有助于學生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學生只有經常不斷地畫圖,在畫圖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后解決問題,從而在這樣的實踐操作中鞏固了知識,提高了獨立思考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應用能力,逐步成為合格的技術人才。
總之,《機械制圖》教學是一個多因素、多層次的系統。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要采用豐富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技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一個相互尊重、合作、互動的課堂學習氛圍。同時,在進行教學創新的過程中,要遵循一些教學原則,確保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作者單位:東莞市華粵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王志軍.淺談機械制圖課的學法指導[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5).
[2]郭名新.中職《機械制圖》學課有效教學探究[J].廣東職業與成人教育,2010,(4).
責任編輯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