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結合實踐,從確立理念、形成氛圍、培育隊伍、選準課題、建立專業技能研發機構和校企共建實訓室這五個方面對中職學校如何利用教育科研引領專業的建設與發展進行一番探析。
關鍵詞:中職;科研;專業建設
當前,中職學校的專業建設正在逐步規范,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變革、企業技術的升級,要求技術人才知識結構的變化和技術的革新,使得中職學校的專業建設具有明顯的滯后性,這要求一線的中職教師應開展行動研究,利用教育科研來引領學校的專業建設與發展。
中職學校如何利用教育科研來引領學校的專業建設與發展,在這方面,筆者作為學校的專業建設改革和教育科研的負責人,結合自身實踐情況,從確立理念、形成氛圍、培育隊伍、選準課題、建立專業技能研發機構和校企共建實訓室這五個方面來進行探析。
一、端正教育科研觀念,確定新理念
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辦學模式的束縛和影響,中職教師在科研方面缺乏應有的動力,分析原因如下:
一是科研觀念不正確。教師認為科研需要專門的方法技能,而教師在這方面沒有經過正規的培訓,對科研的構思與設計、具體操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的分析與評價等感到難以把握。也有教師認為科研是專家的工作,并認為科研活動本身不能直接提高教學質量。
二是教學負擔重。教師難以抽出時間進行科研,再加上理論提高、學術交流和參與科研項目的時間少,信息不靈通,故而思考的空間極其有限,逐漸淡化了教師參與科研的主體意識。
針對以上所述的中職學校教育科研的現狀,學校應激發教師對教育活動進行研究的興趣,讓全校教師重新審視教育科研的價值,充分認識教育科研與自身素質提高之間的密切關系,把教育科研視為自身發展的推動力。筆者認為,學校的核心競爭力不是在于它的環境和設備的好壞,而是人的水平高低以及教學水平和質量的高低。對于學校,教、科、研的綜合實力就是它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如我校確立了“教育科研是中職學校改革與發展的內在動力”的理念,確立了“以教科研推動我校新一輪發展,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水平和學術水平”的戰略目標。
二、形成科研氛圍,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學校進行科研需要一種良好的氛圍,形成這種氛圍,首先要靠理念引導,學校應倡導青年教師要盡快地嘗試熟悉教育教學工作,中年教師要反思研究教育教學工作,資深的高級教師要發展教學理論,創新教學工作模式;在學校的工作計劃中,高調鼓勵教師要著書立說、成名成家,倡導教師通過教育科研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其次是靠政策激勵,沐浴著市、鎮新一輪的科研課題研究的春風,學校應在時間、設備支持和資金扶持等方面制定專項制度,以保障學校教師開展課題研究。
三、培育科研隊伍,倡導同伴互助
專業建設的學科帶頭人要利用科研課題來引領自己的團隊,就專業建設與發展中的核心問題尋找突破口。如我校的做法是:一是實施高層次杰出人才培育計劃。培養一批學術造詣深厚、創新意識強的學科帶頭人和教育名師;擴大省級教育名師、省級優秀教師等杰出人才的申報數量和覆蓋面;有重點地培育支持一批學術成就突出的中青年教師達到高級教師崗位條件。二是實施創新團隊建設計劃。以重點專業、重大科研項目為載體,加強創新團隊建設。通過科學的遴選方法把學術水平高、學風好和有領軍能力的人才選拔為團隊帶頭人;團隊帶頭人負責學術梯隊建設,提高團隊整體教學水平和科研創新能力;逐步建立以學術和創新績效為主導的資源配置和學術發展模式。
四、選準課題,引領學校進行教學改革
在課題研究中,學校必須選準一批核心課題,并組織力量進行深入研究。《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08]8號)中提出“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專業設置與職業崗位、教材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對接的教學改革要求。《教育部關于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教職成[2009]2號)中提出文化課與技能課比例是3:7,其中,技能課包括了專業理論課、專業技能課與畢業實習,實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理實一體的新課程體系。
基于以上兩個教育部頒發的中職學校教學改革文件,圍繞著新一輪的中職課程改革,學校在專業建設與改革方面確立了對課堂教學進行項目教學改革、對原普教學科體系進行徹底解構,重組實踐導向型的新職教課程體系的實踐。為此,我校選取了《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項目課程的開發》《中職技能競賽成果在電子專業教學中推廣應用研究》《電子專業學生到企業實習教學模式的探索》《職業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研究》等課題作為學校專業技能課程項目教學改革和新職教課程體系實踐的重大突破研究課題。通過課題研究開發項目式的專業技能課程,并且在新開發的項目式專業技能課程中增加真實的“企業感”,讓學生獲得對企業產品技術標準的體驗,對“工作壓力”的體驗等,從而真正落實教育部提出的職業教育“做中學,做中教”教學改革思路。
五、建立專業技能研發機構和校企共建實訓室
現在的中職學生技能競賽一直緊跟著專業發展的前沿技術,體現了社會企業發展對本專業的最新職業崗位需求。如果把學校當作企業來經營,學生就是“產品”,技能競賽輔導就是企業研發,課題研究就是研發成果工序化,推廣教學就是產品批量生產過程。如我校借助多年來在全國和省、市電子、計算機和財經三大類學生技能競賽輔導的成功經驗,旨在將技能競賽的成果在專業教學中加以推廣與應用,依托競賽項目組,針對競賽項目中用到的前沿技術和先進設備,成立了一批專業技能研發機構: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工作室、機電一體化設備組裝與調試工作室、單片機控制裝置安裝與調試工作室、工業產品設計技術工作室和會計實務工作室等共9個。另外,根據工學結合、校企結合和職業教育服務地區經濟的職教改革方針,學校還成立了一批校企共建實訓室,如與中山市浩楊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共建空氣壓縮機實訓室、與中山市電星電器實業有限公司共建電子技術實訓室、與中山市麗音電子有限公司共建小電器檢測實訓室等。這一批機構和校企共建實訓室的建立為學校教科研工作的深入有效開展提供了研究的物質保障,也為學校的教育科研確立了有效服務學校日常教學改革需要的大方向,使各個課題的研究參與者能夠切實地融入到學校專業技能課程項目教學改革的大潮中。
在學校和教師的不斷努力下,近年來科研興校、科研成就教師的理念已深深地在教師心中植根,也成為學校的辦學策略,成為切實加強學校專業建設與發展、課堂教學實踐改革的動力。學校應深入研究教育教學中需要解決和突破的實際問題,不斷加強教育科研工作。
(作者單位:中山市東鳳鎮理工學校)
責任編輯朱守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