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當前中職學校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培養中職會計電算化專業學生創新能力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中職;會計電算化;創新能力
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培養的關鍵在教育,教育成功的關鍵在創新。我國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開設會計電算化課程以來,會計電算化已經有了30多年的發展歷程,我國的會計電算化水平也取得了巨大進步。會計電算化作為計算機技術、管理學和會計學相結合的一門邊緣學科,其應用越來越廣泛,受到眾多企業和單位的重視。但是,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不僅會計電算化的理論、應用已經遠遠落后于時代的步伐,中職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遠遠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因此,這就需要中職學校改革會計電算化的教學方法和內容,培養中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一、當前中職學校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在中職學校長期從事會計電算化的教學工作,認識到,會計電算化教學作為中職學生綜合素質和應用能力培養的一門重要課程,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操作能力,會計電算化人才應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加入世貿組織之后,我國面臨著更加復雜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要想在復雜、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中保持競爭力,擁有一個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隊伍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中職會計電算化主要為社會培養中級會計綜合應用型人才,其對會計電算化知識應用不單單是繼承性地應用,而是創造性地應用所學到的知識,不僅僅是對所學理論、技術和方法的實際應用,而應在實踐中不斷地學習新理論和新方法,創造性地應用現有知識分析實踐中遇到的新問題,解決新問題,不但能做好目前的工作,而且還具有比較大的發展潛能。
但是長期以來,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大都是一味強調狹窄的對口專業教育,過分提倡學生應該干什么,應該學什么,重視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創新教育;課堂上過分強調會計電算化知識的傳授過程,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和良好素質的養成;學校只注重人才培養的數量,忽視了質量和學生的個性發展,導致了所培養的學生大都是知識面比較偏、窄,知識技能單一,應用能力差,創造性、適應性和靈活性嚴重缺乏,個人綜合素質低,與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符,造成中職學生綜合素質的不完善,特別是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因此,在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地為學生創設條件,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精心設計和合理安排課堂內容,優化課堂教學目標,構建科學的教學和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培養學生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同時,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培養中職會計電算化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對策
(一)改革會計電算化教學。
改革會計電算化教學主要在如何激發和培養中職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和自主創新的興趣和積極性,以提高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的效果。下面以中職會計電算化的實驗教學為例,探討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方法的改革。
1.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大膽動手,樹立自信心,適當增加實驗課程的比重。在會計電算化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做法,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知識基礎來設計實驗,自由地研究、提問、采集和分析數據,驗證假設以及實驗后寫報告,關注學生做實驗的整個過程和創新意識的培養,而對最終的實驗結果不關注,實驗結果不一定要求準確。
2.教學中巧妙應用比較教學法。比較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采用比較的方法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學會比較類似的事物,發現、歸納它們的異同,達到加深新知識的理解、解決新問題的目的。以中職會計電算化實驗教學為例,與傳統的手工會計方法比較,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中的賬目、憑證、報表等處理過程和會計業務流程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在實驗教學中要強調它們不同的地方,加深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學生在實際操作時使用各種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軟件,通過縱向和橫向的比較,使學生深刻理解會計電算化和手工會計相比、不同的財務軟件相比的共同之處和差異,在比較中增強對各種會計電算化軟件的認識和操作方法,并積極探索各種軟件的共性,學會比較、歸納和總結,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轉變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1.讓學生參與課堂討論,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可以采取常規課堂教學討論、網上討論的方式,向學生提出各種案例或者問題進行討論,最后由教師提出自己的看法。通過課堂討論,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對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另一方面科學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能夠從討論中得到啟發,取長補短。課堂討論不但可以增加師生間相互交流的機會,加深師生感情,使教師在教學時更有針對性,還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自學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加強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問題意識,是指人們在認知活動中,經常意識到一些令人疑惑難解的實際問題或理論問題,并產生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索情緒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又驅使人們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問題意識是培養中職會計電算化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起點。強烈的問題意識是思維的動力,促使學生去發現問題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直到新問題的發現——創新。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忽視了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只是在課堂上一味地強調創新精神和創新教育,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
總之,從強調知識的傳授到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再到素質教育的提出,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操作能力,而且更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的人生道路塑造符合社會要求的良好素質,使學生更好地服務社會,這是每一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作者單位:汕頭經濟管理干部學校)
參考文獻:
[1]李清.企業信息化與會計電算化課程體系改革[J].財會通訊,2005,(10).
[2]馬麗瑩.會計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會計之友,2005,(5).
[3]歐陽電平.電算化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5,(10).
[4]呂志明.利用Excel加強應收賬款管理[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5,(10).
[5]王釗.轉變教育觀念提高學生素質[J].河北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學報,2002,(3).
責任編輯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