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闡述了如何在中職不同的專業課中精心設計教學任務,有效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課堂教學效果,培養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專業;任務驅動教學法
中職生基礎知識普遍薄弱,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夠耐心。一般情況下,計算機專業學生剛接觸專業課程時,興趣比較大,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就沒有什么興趣了。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呢?這對專業課教師提出了很多要求。計算機專業教師要探索教學方法和模式適應計算機專業課教學。計算機課怎么學?怎么教?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作為教學一線的計算機專業老師,面臨著機遇和挑戰,教師需要去思考、探索、創造和實踐,把握計算機專業課是知識與技能的結合的特點。要因地制宜,開展內容和形式多樣化的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
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組合進行教改試驗,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提出任務——講解演示——模仿練習——拓展訓練(強化任務)——分析討論——反饋、評價與小結”的教學模式更適合計中職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網絡教室系統控制學生機,掌握課堂局面,按照設計好的程序(初級任務)組織教學,學生模仿練習,教學目標能普遍達到,課堂效率比較高。通過拓展訓練,精心設置任務,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討論,師生共同探究,或是由學生教學生解決問題,提升學生專業能力,最后進行展示與評價。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后半程要減少教師的講解過程,增加分析討論、質疑及解惑的環節,使學生有參與表現的機會。這樣就實現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下面,筆者就計算機專業課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進行探討。
一、 精心設計教學任務
有效的學習任務,應該適應不同的學生,并能引發學生思考,促進學生發展。從教學內容上來看,教師要做到精心設計好每一個“任務”。因為“任務驅動”教學法是要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掌握知識,“任務”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任務”的設計至關重要。
1.“任務”要有層次。
在設計“任務”時,教師要注意學生的特點與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充分考慮學生的現有專業知識、認知能力和興趣等。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始終以學生的角度考慮,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來設計每一個模塊,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來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也就是說要“任務”要有層次。
例如:在教學生《VB程序設計——循環語句》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全體學生掌握循環語句的格式和應用,設計一個簡單的任務:在窗體上設計一個按扭,單擊按鈕計算出1到100的和。學生很容易理解,通過這個任務訓練,學生對For循環語句基本掌握。對于計算1到100的和顯然是簡單而且死板了,提出疑問:“如果要計算1到任意一個數累加的和怎么辦?”提出新的任務,學生可以展開討論,要是任意一個數的話,保證是輸入的數據。不然無從獲得一個數,這就需要在窗體界面引入一個文本框,在循環語句中引入一個變量,通過合作,大部分同學都能實現,在解題的過程中,加強了學生間的互助學習。到此學習任務并沒有結束,在向文本框輸入內容的時候,是不是要考慮數據的合法性,要對數據進行判斷,需要用到if判斷語句。布置的“任務”難度進一步加大,層層遞進,不同的學生都會在層次任務中去思考,解決問題,獲得知識。通過這樣的活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致,同時培養了學生在處理問題時的全面性。
2.“任務”要在愉快的教學環境中完成。
從教學方法上來看,教師主要是加強學生的自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用“任務”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多媒體網絡教室的功能,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果有了這樣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那么學生在這種愉悅的環境中,便會自覺自愿地學習,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
例如:在教《二維動畫制作flash8.0》時,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動畫制作方法。為了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在講課之前,教師就要搜集一些精彩的動畫給學生看。在這些動畫中不僅有漂亮的畫面,還要有生動有趣的創意。這樣的動畫在教學過程中演示,學生會立即表現出興趣。學生有興趣學習后,教師就要安排好每一個“子任務”,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學習動畫制作。在學生制作動畫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自己看教材,多上網搜索一些別人設計好的優秀動畫,了解設計創意的過程,從易到難地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多讓學生自己動手上機實踐,教師要注重加強學生的自學能力,給學生答疑,不需要手把手地教。
在動畫制作的“任務”的完成過程中,由于創設了愉快的教學環境,增加了學生的興趣和感性認識,學生便輕松地掌握了知識。
二、任務驅動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轉換
“任務驅動”教學法已經形成了“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師必須進行角色轉換。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必須明確自己所擔當的角色,認識到學生的知識不是靠教師的灌輸被動接受的,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主動接受起來的。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中,教師要充分地了解學生。在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教師應該及時為學生提供支持;在學生學習不夠主動時,給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究;在學生完成基本任務后,設計要拓展訓練,調動學生的創作欲望,進一步完善任務創作;在任務完成后及時做好評價工作。
三、教學實施過程中注意的事項
設置了合適的任務之后,教師認識到自己角色的轉變,接著要考慮如何使任務有效地“驅動”學生的學習。在任務驅動教學中應重點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尋求問題解決的方案。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他們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給出任務之后,教師不要急于講解,而要讓學生討論分析任務。如前面提到的《VB程序設計》中計算機1到100累加的和,提出完成任務需要做哪些事情,在教師的引導下,要讓學生明白累加這是一個重復的過程,也就是一個循環的過程。這時教師將新知識“循環語句”介紹給學生,學生就自然而然建立了對新知識的認識。
讓學生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學習,他們學到的不僅僅是新知識,還學到了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應用所學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從中學到了處理問題的方法,學習了循環語句后學生可以很輕松地解決實際問題,如求出從2003年到2050年(包括)之間的所有閏年(閏年就是能被4整除但不有被100整除的年份,能被400整除的也是閏年)。教學的重點之一就是要讓學生親自體驗這種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他們在這一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善于獨立思考。
2.循循善誘,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完成任務。
任務驅動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和自己要解決問題的方案,在學生進入學習情景后,展開師生討論。在任務完成過程中,教師要多給學生鼓勵,提供幫助和指導,讓每位學生都能自由地、大膽地去完成任務,教師在輔導的過程中要主動地全面觀察了解學生,發現學生出現共性的問題,教師要及時反饋,給予提醒和講解。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讓學生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四、反饋、評價與小結
在以學生為主體教學中,教師的任務更加艱巨。在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思維閃光點和提出的疑問,及時啟發,提示點撥,給予肯定和鼓勵,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當學生完成某項任務時,教師需要通過對其學習成果進行展示、交流、討論、分析和點評,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反饋和評價。教師的及時表揚與鼓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增強自信,使其不斷建構與完善自己知識結構,保持良好的學習心理狀態,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在一堂課完成后,課堂小結是很重要的,可以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結構,掌握內在聯系,對促進學生重識自己的知識體系有很大的幫助。
“任務驅動教學法”創造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教學模式。“任務驅動教學法”給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帶來了可喜的變化,也帶來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是職業教育中應該好好加以研究和推廣的一種教學方法。
(作者單位:中山市建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崔繼.“任務驅動法”在《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福建電腦,2008,(5).
[2]李相海.初等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論[M].鄭州大學出版,2008.
[3]陳海洋.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EB/OL].http://www.dyzz.net/newdyzz/jxjy_con.asp?id=442lei_id=7.
責任編輯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