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考試是教育評價的一個重要手段,考試后的講評是對教學知識遺漏的一次重要彌補,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試卷講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英語 試卷 講評
《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評價建議中明確提出:評價是英語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測試是評價的主要手段,通過測試能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在英語教學中,試卷講評作用不可小覷。然而隨著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新一輪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英語的試卷講評課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
一、試卷講評,是什么奪走了你的地位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試卷的講評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教師對它的研究卻十分缺乏,致使講評課效率低下,試卷講評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草草評講
很多教師在教授新課時都能做到精心備課,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認真上課,合理布置作業。然而卻對學生作業的管理和監督不力,認為這種講評不必備課,而只需要公布一下答案,就可進行教學了。即使備了課,講評時也只注重語言知識題的講解,忽視對解題技巧的點撥、對學生思維過程的剖析。有的老師甚至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訓責,對學生的進步未予充分肯定。如此單一的教學目標,勢必會使試卷講評課大打折扣。
(二)“眉毛胡子一把抓”
教師由于缺乏備課,較少設置教學目標,課堂任務較少,使得講課缺乏主次和重點。講課時,對于選擇題和書面表達題來說,教師憑借自身的功底,也許能講解得清楚到位,但對于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等題型,教師若不事先研究,就很難把握重點、要點和難點。題題皆重點就等于沒重點,面面俱到的結果是對寶貴教學時間的嚴重浪費,還會使學生感到疲勞乏味,學習的效果自然得不到提高。
(三)大唱“獨角戲”,以講代評
試卷講評往往是教師的“一言堂”,不少教師只顧自己講,而不是設計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對語言知識、技能加以鞏固、消化,學生被動聽講,參與意識淡漠。教師大唱“獨角戲”自己感覺演得很累很精彩,可是觀眾看不懂,根本無法參與到課堂上來,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和交流,課堂氣氛沉悶。這樣的教學模式是難以提高教學質量的。
二、試卷講評三要訣
(一)講評要及時
在每一次測驗之后,老師要及時地閱卷,并發給學生,讓學生在第一時間內了解自己的得失。事實證明,在測驗完之后講評,學生的印象最深,收到的效果也越大。這是因為,考試時,學生的思維最集中、最活躍,對試卷所考查的知識也最熟悉;測試后,他們更急于知道分數和正確答案,求知欲極強。如果講評不及時,會使學生形成思維定勢,錯誤難以糾正,以致于下次考試的時候還犯同樣的錯誤。
(二)準備要充分,要有針對性
教師要做好分類統計,如最高分、最低分、優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等等,統計試題中每大題的失分率,對學生的掌握情況做到心中有數。要分析試卷中試題所考查的知識點,判斷試題的難易度;確定哪些題略講,哪些題重點講,又該如何講,引導學生找出問題所在。并事先準備一些有針對性地題目,以便學生鞏固練習。引導學生分析自己的得分率和做錯的原因。要選取那些學生錯的較多、具有普遍性的題目進行重點講評,做到有的放矢,舉一反三,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借題發揮,歸納鞏固
教師在講評試卷時,要充分利用好每一份試卷,選取與本單元知識和技能相關的題目,引出類似的知識點,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和總結。要有意識地把遺漏的知識點“牽扯”進去,用一個題目引出許多相關的知識點,說明還有哪些知識內容會以此題的形式進行考查。這樣就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果,促使學生全面深刻理解知識。
三、試卷講評是英語教學的左膀右臂
在教學工作中,試卷講評是英語教學中極為關鍵的環節。考試是檢測學生知識的掌握水平、能力水平的主要途徑,一份試卷既反映了學生的學習成果,又反映了教師的教學實效。試卷講評是如同戰后的反思,是經驗的總結,知識的查缺補漏,是學生與教師交流的途徑,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一)為學生的成功“推波助瀾”
當學生接到試卷后,大部分都有后悔懊惱的表現。如果講評課能及時肯定表揚那些解題思路清晰、有創新意識的同學,教師的鼓勵能讓成績優秀的同學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而幫助那些較多的學生分析失誤原因,有區別地加以指導,幫助這些學生找出正確的思路和方法,并從試卷中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就能使他們主動尋找差距,助他們走向成功之路。
(二)為學生指點迷津,深化知識,拓展能力
試題受卷面時間的限制,不可能將所學知識全部呈現出來,出題者往往以點帶面,體現課本知識。教師講評時,能把面帶出來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回憶相關的知識點,以達到舉一反三,思維遷移的目的。例如:
They are looking forward to ____the bright future of the new country.
A. see B. Saw
C. seeing D. have seen
本題考察look forward to短語后面接的應該是動詞應用名形式,即在動詞see后面加ing,教師通過提問,讓學生想想還有哪些短語是to后面不用動詞原形,而也要接動詞ing形式的,學生通過憶可以得出be used to,stick to,get down to,devote oneself to,lead to,be equal to,pay attention to等等,這樣既加強了他們的記憶,又給那些不知道的同學提供了拓展知識的機會。
學習和掌握知識,貴在理解,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深刻地記住和應用。學生在作答過程中出現問題,多數因為對知識點記不牢、理解不深。教師在講評中對學生的啟發能夠深化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能夠查缺補漏,鞏固已有知識,構建知識體系
學生在聽講的時候,對于知識的記憶只是瞬間的,知識點沒有進入他們的記憶中樞神經,很容易被遺忘。教師的適當點評和對學生的訓練,能夠使學生將重點記于心中,掌握系統化的知識體系。
例如,compare是很容出錯的詞,教師設計不同結構的句式,讓學生以compare填空:
1. ______ with the earth, we found the moon is much smaller.
2. ______ with that earth, the moon is much smaller.
經過知識擴充,學生就可以分辨出第1句中主句主語we是compare動作的發出者,所以應填Comparing;而第2句的主語則是compare的動作的承受者,是分詞作狀語,所以第2句的答案是Compared。幫助讓學生做到消化講評內容,查缺補漏。
再看這一題:
Now the city is four times _____it used to be.
A. that B. Which
C. what D. how
本題來自于課文the Merchant of Venice里的句子的改裝。考試題目來源于課本教學,高于課本。在點評試卷時指出這個語法點源于課本的何處,能讓非畢業班學生更加注重回歸課本,理性掌握和鞏固課本知識,為以后的教學服務。
(四)能夠“授之以漁”,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授者,又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試卷講評針對性強,能夠指導學生解題方法,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掌握做題的技巧,提高應變能力。對正確的解題思路的分析能夠引導學生,對錯誤解題思路的探究更有利于學生的積累和糾錯。例如:
It is his nervous in the interview,I think, ______ made him lose this better job.
A. which B. That
C. it D. what
本題中有的同學的習慣思維是看到有逗號隔開,毫不猶豫就選了which;還有的同學沒有全局觀念,沒有看出有插入語和強調句,于是就選了it;也有的同學憑借所謂的語感,認為what很有感覺,不假思索就選了它。教師可以在講評試題過程中,先從正確的答題思路入手,引導學生掌握最佳方法,領悟和運用語言知識;然后再逆向思維,從錯誤選項人手,推出錯誤源和干擾源。這樣就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五)評講試卷對教師的作用
一次英語考試,不止是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檢測,還是對老師教學的得失的評價。老師在閱卷之時,不僅是在幫學生糾正錯誤,更能通過對試卷的分析對自己的教學效果教學評估,客觀上能讓教師了解自己在教學時那些方面做得好,那些方面需要加強和改進,從而指導教師授課,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在試卷的評講中,也有利于使師生形成思想上的共鳴,加強師生關系,贏得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只要教師充分準備,耐心指導,方法恰當,一定會讓試卷點評成為英語教學的“左膀右臂”。
【參考文獻】
[1] 余文森. 有效教學十講[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2.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06.
[3] 張海光. 分析學生答題狀況,有效提高英語講評課質量,21st Century 英語教育周刊,2007.1.15.
(作者單位:安徽省宿州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