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素描課程是藝術類高等學校學生的必修課程,人體素描不同于一般靜物素描,它包含著許多復雜的形態變化和某種情度的按透視法變化的技巧。技巧,學生不能依靠考前教育的基礎知識來理解,所以人體素描也是造型基礎課程中較難理解和掌握的一門高校課程。如何讓學生很好理解人體素描中特有的知識點以及靈活運用人體素描知識中的技法是我們作為高校教師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也是開展人體素描教學的目的。
一、人體素描學前教育
人體素描課程作為剛剛升讀大學的高校學生的一門基礎課程,學前教育至關重要。學生們都剛剛經過高考美術的考前教育影響,導致學生很多美術知識和理解都局限于單一的高考美術考前教育內容,導致許多學生是以建立在素描的錯誤理解上的代價考進美術學院。而考前教育的千篇一律的表現形式不但局限學生們對人體素描的理解以及技法上的運用,更鎖死了學生們對人體素描的思維。作為高校教師,我們應該通過學前教育讓學生知道考前教育只是純粹為了學生的高考美術應試,很多基礎知識都是建立在錯誤的理解上,同時讓學生了解到考前美術教育和大學美術教育之間的最大區別,消滅學生參加考前美術應試教育帶來的單一表現形式,使學生對素描的創新發展有了新的理解。
二、人體素描基礎教學
由于學生們剛剛經歷了考前應試教育,對于素描的基礎認識很有局限性,針對這一點我們教師應該結合他們的基礎和認識,通過基礎教學實施傳統教育的“以技入道”。基礎教學應當培養和引導學生在理解中學習和借鑒傳統,努力發現自己自身藝術的長短優劣,并且通過自身的了解去創造藝術。只有結合傳統的素描基礎學習,才可以鞏固學生的人體素描知識和表現技巧。
(1)讓學生掌握人體觀察的要點
學生透過對人的觀察可以更進一步了解到當前人體的比例、動作、角度、外貌等特征。對于下筆時候要注意的整體控制問題會更加了解。在觀察人體時,學生更要注意把握好人體的比例,這不僅僅影響構圖的美觀性,更影響最終出來的效果,所以在觀察時要進行相對的比較。首先必須確定測量點和參照點。就人體素描而言,最常用作參考點的是頭部,這又叫系數法,被廣泛應用在接近于平視角度構圖的人體素描上,當然這個是建立在整個頭部可見的前提下,也可以以手腳為參考點。還有百分數法以及兩分法。百分數法就是將身長視為100%,身體各部位在其中的比例中。而兩分法就是把人體分為大小兩部分,大的部分從腳到臍上,小部分是臍到頭頂。以上三種方法廣泛使用在人體素描觀察的構圖測量中,只要掌握這些構圖測量知識,對于學生的人體素描構圖標準性有著很大的影響。
(2)讓學生從大輪廓入手開始處理畫面效果
經過對人體的觀察,學生基本掌握了當前對象人體的比例、動作、角度和外輪廓特征,接下來就是用淺淡的線條畫出當前對象人體基本的大輪廓和構圖。這時學生要注意好人體在畫紙中的構圖位置和大輪廓刻畫的準確性、藝術表現的構思和光影虛實結構的變化表現,這一步非常重要,影響著畫面效果的好壞發展。學生在刻畫大輪廓的時候要注意以上關系,確保畫面效果控制的準確性。
(3)人體的形體、動作、透視技巧
完成基本的大輪廓后就可以借助于人體的形體結構關系,動作關系和透視關系使輪廓的處理更準確和整體化。在人體素描中,幾乎所有的形體透視圖都包含著某種情度的按透視法變化的技巧,對于受到美術應試教育影響的學生來說這一步可以說是人體素描中最具挑戰性的一方面。如何處理畫面的形體透視關系,如何表現出畫面動作透視關系,往往會成為學生的難題。畢竟單靠單一乏味的美術應試教育素描知識是解決不了這些難題,這也是高等學校美術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區別之一。要解決學生在學習人體素描所遇到的難題,必須從最基礎的人體肌肉走勢與素描空間前后強弱的表現技法講解,讓學生從根本上理解人體素描獨特的刻畫表現技法,再透過實踐鞏固學生對人體素描的細節知識。
(4)從局部到整體入手
完成以上步驟后,畫面的人體輪廓刻畫已經達到具體化的效果,現在可以用準確厚實的線條從局部起開始畫出各部位的形體。在用線的時候要注意線條的輕重關系,人體素描不同于一般素描,線條的輕重要與人體的骨點、重心有所聯系和照應,讓學生更加了解高校人體素描學習的微妙細節之處,再運用簡潔的色調讓畫面有著較強體積表現。局部刻畫完成后就可以從整體效果出發,通過較強減弱等方法的處理讓畫面突出主要形象整體關系。
三、對學生加強人體素描慢寫訓練
人體素描慢寫對于學生學習人體素描的深入有著更好的作用。慢寫在對象的形態表現方面是描繪對象最具客觀本質特征的表現,而長期作業所描繪的對象表現要求更加完整和豐富,慢寫的表現相對顯得更加精煉概括。在畫面效果上,慢寫保持著強調客觀對象的生動感官性,不像長期作業傾向于自然主義。學生進行慢寫訓練可以大大提高對所描繪對象的敏感和藝術概括能力,同時在訓練學生的客觀形象記憶力,對于想象抽象的創造力藝術表現效果起著很大的關鍵作用。
四、人體素描的時代概念
當學生掌握了人體素描的繪畫技巧和畫面處理步驟后,就可以讓他們更加深入了解人體素描的內在概念。在人類藝術發展史上人體素描經歷了許多階段以及不斷的演變,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從現實主義到印象主義,再到今天在中國廣泛應用的表現主義,不同時代人們對人體素描也有著不同概念。
學院派的時代發展最能概括人體素描的時代概念,在表現主義還沒出現的17、18世紀中,學院派對于人體素描的主要學習只能依賴對人體的臨摹,然后才是超現實主義的自我追求。受到客觀對象的局限,學院派只有通過對石膏像的訓練掌握素描的技法和熟悉人體解剖學的知識,再通過技法的精湛運用表達出復雜而多變的層次、形態和空間。因此當時的學院派在人體素描創作中基本都約束于客觀中。到18世紀末的學院派所提倡的素描教學還是依靠從石膏像寫生讓學生掌握當代大師的美術精神來訓練。今天,學院中的人體素描寫生所面臨的挑戰與幾個世紀前藝術家在畫人體素描所面臨的挑戰幾乎一樣,唯一不同的是當代藝術家的思維沒有被藝術的教條和宗教教規所限制,不同于以往藝術家,所以在他們的藝術實踐中可以沖破種種約束,通過運用在人體素描寫生所理解到的知識和技巧來成就自己想表達的創造力和視覺表現力。
人體素描與其他物體一樣都具有三度空間,并且擁有一定的質量,當學生把它們從可視的立體空間轉化成紙上的二度平面上的凹凸變化時,就需要依靠學生自己個性獨到的藝術判斷和對人體素描的深入思考,并且要在肯定與模糊的界限中尋求只有自己認同的結論。
一個優秀的高校人體素描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在高等學校的學習里進行綜合能力的提高以及對藝術修養培養。在學習藝術知識的同時教育學生將道德素質的教育相互結合起來,讓學生們成為高素質的大學生,也為將來面向社會打下道德基礎,這也是高等學校教師教學的共同宗旨。
(作者單位:景德鎮陶瓷學院科技藝術學院美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