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連軍
滿族,1950年出生于內蒙古烏蘭浩特市。曾在各類報刊雜志發表詩歌、散文、民間故事、曲藝作品;參與了鄂倫春歷史上第一部電視專題片《鄂倫春風情》(五集)和第一部電視劇《天神不怪罪的人》(上、下集)的創作。五幕歌舞詩《獵魂》獲自治區五個一工程提名獎;《興安路漫漫》(與他人合著)獲呼倫貝爾個文學創作“駿馬獎”;多首歌曲獲省級以上獎勵。
六十年前的一場春風
吹綠了大興安嶺上的所有生靈
六十年前的一聲春雷
打破了原始森林千年的寂靜
六十年前的莊重宣言
把一個古老的民族喚醒
六十年前的那個慶典啊
讓共和國的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旗誕生
國旗在藍天下飄揚
熱血在心房中涌動
通宵達旦的篝火喲
從來沒有這樣熾烈
狂歡的舞姿喲
從來沒有這樣輕盈
像飄浮的云朵
找到了依身??康纳綆X
像飛翔的大雁
找到了可以棲身的安寧
像離散多年的孩子
撲進母親溫暖的懷抱
像無家可歸的孤兒
撫摸著媽媽慈祥的面容
第一次當家作主的鄂倫春人喲
唱啞了嗓子不覺累
拍腫了手掌不覺疼
讓喜淚淌滿笑臉
讓歡呼伴著歌聲
那是因為啊
開天辟地 祖祖輩輩
第一次體驗到了什么是幸福
第一次品味到了什么是尊重
更是有生以來第一次親身感受到了
什么叫自豪
什么叫光榮
舉步維艱先定居
苦口婆心 攀山過河
歷時七年才完成
雖然新村房屋好
可是 我們的獵民兄弟喲
還是依戀那山 依戀那河
舍不下山林里祖先的氣息
忘不了獵場上父輩的身影
百業待興搞生產
護養獵并舉務農耕
星羅棋布建鄉鎮
荒原變良田 齊唱東方紅
揚眉吐氣的鄂倫春喲
昂首闊步向前行
大躍進
造就了鄂倫春飛騎的神勇
大開發
哺育出了出生入死
氣壯山河的無數英雄
一代人斗爭成偉業
歷史豐碑鑄英名
幾代人奮斗謀發展
義無反顧氣如虹
生命禁區創奇跡
深山老林任馳騁
鋼鐵巨龍舞興安
建設大軍如潮涌
昨天還是荒蠻處女地
一夜間 已是彩旗浪漫
馬達轟響 震耳鳴
大會堂里商國事
懷仁堂上唱歌聲
民族學者著華章
精絕槍法舉世驚
十年動亂 初衷不改
前進的步伐更堅定
科技興旗重教育
根治結核醫貧窮
民族遺產待搶救
博物館里留住了昨天
濃縮了歷史 保住了傳統
民俗任觀賞 民風盡品評
嘎仙洞壁石刻在
鮮卑發祥興安嶺
魏收先賢留墨寶
民常祈請有神靈
仙子湖畔風光美
相思樹下好寄情
最是迷人神指峽
居高臨下聽濤聲
鬼斧神工絕世美景
一飽眼福享受終生
觀光旅游情忘返
投資商賈財源盛
新世紀的鄂倫春喲
商海里 搏擊風浪敢弄潮
開放中 敞開門戶納賢明
守住金山待良機
不信致富路不通
論天時
自治旗與“十二五”國策同步
與中國共產黨九十華誕同慶
說地利 萬里山川
水網密布資源富集好興隆
講人和 民族和睦
地 林 鐵 農共繪和諧沐春風
顧大局 識大體 順民意 恤民生
奮力擊槳 眾志成城踏歌行
放眼未來 撲下身來為基層
馬路寬 高樓挺 舊貌新顏
星光閃爍飛彩虹
獵民村新社區 鑼鼓聲聲
紅妝艷裹唱三農
前赴后繼多少代喲
融入幾多民族情
莫道前途多坎坷
有道是 黑暗過后是黎明
三十萬同胞齊矚目
五彩興安必將孕育出
繁花似錦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