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安徽省實施新高考的第二年,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最大的擔心就是能否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成。而作為一名教師,如何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更是重中之重。教育的核心是教學,教學的核心是課堂,課堂的核心是效率。所以如何在新課程背景下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又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全看平時的課堂教學了。由此可見,構建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效率是當下必須解決的問題。
幾年的教學工作,尤其是在高三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到每個教師都明白教學目標的重要性,但在制定課堂教學目標時往往忽略教學目標要具體、明確,重結果性目標而忽略了過程性目標的要求。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對知識內容掌握、了解到什么程度,教師本人就模糊不清,必然導致教學的隨意性。而教學方法千篇一律更是目前所面臨的又一問題,如果一位教師習慣于“滿堂灌”,而講授前又沒能花時間整合學生的共性問題,語言也不夠精辟,羅里啰嗦導致學生狀態差、課堂亂。
新課程新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強調了導入較短的趣味性、探索性;注重情景設計。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如果教師在導入階段只注重趣味性而忽略了實效性,只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而忽略了時間和實效。創設情境占用大量時間,卻沒有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思考,沒有起到激發學生學習本課內容興趣的作用。有些情景內容與主題無多大關系甚至毫不相干,其結果是既浪費時間又造成學生新的困難,最終影響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新課程改革要求改變以往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的學生就不需要接受學習和訓練。有些教師只圖課堂氣氛活躍,完全忽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和訓練。有些教師只圖課堂氣氛活躍,完全忽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和訓練,在課堂上看不到有效有序的操練活動,活動完全放任自流。有的教師提出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表面上看是全體學生參與,但實際上則是一盤散沙,毫無實效可言。還有些教師認為某項活動非常好,就不管是否合適都安排在自己的教學中,結果不但浪費了有限的課堂活動時間,而且還違反了教學規律。課堂教學中出現的這些隨意性和盲目性,也嚴重影響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課堂教學節奏松散是影響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原因之一。在課堂教學中,不時可以看到有些教師在松散的教學節奏中,任意讓時間流逝,教學情節顛來倒去、教學活動松松垮垮,一堂課學生沒有掌握多少“有價值”的東西,而只是在松散、凌亂的課堂教學中度過。課堂教學節奏松散的另一個體現是時間的安排和運用不合理。如有的教師導入新課占用大量時間,而學習掌握新知識只是一帶而過;有的教師解釋如何做該項活動時占時過多,而真正讓學生參與活動的時間卻很少;有的教師讓學生回答問題時,要考慮半天才決定讓哪位來答,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地流失了,最后只能抱怨教材容量大、課時緊、時間不夠。
恰當、合理地使用多媒體課件,對調動學生學習情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能起到極好的作用。但有的教師則是為了公開課的做秀而用課件,結果課堂上教師手忙腳亂,學生眼花繚亂。有些教師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全部放在制作多媒體課件上,而忽略對教材的鉆研、教學的設計和思考。還有些教師只是為了精美的畫面、生動的動畫,把一些與教學無關,或關系不大的內容做在課件中,從而浪費了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
針對以上問題,我想:要“提高課堂效率,構建高效課堂”,明確具體、全面的教學目標是保證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重中之重。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將教學內容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目標,首先做到完成每節的小目標,然后完成好單元目標,從而達到最終完成總體目標。在教學中要做到教有目標,學有目標,指導檢查也有目標,在課堂上能做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同時課前讓學生做好預習,提出問題,同時要“整合學生的問題”進入課堂,而不能零散破碎,一一作答。這樣的課堂能包容大量的共同問題,能引起學生的群體探索,針對性強、效率高。
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采用適當、合理、有效地教學方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不同內容、不同階段的教學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新舊教學方法互補、相輔相成,能使課堂熠熠生輝,但重要的是要合理、適當,如果只是照搬、模仿,就會嚴重影響課堂教學的實效。
巧設教學活動,精心設計每一項任務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保障。教師既要考慮到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又要考慮到實效性。教學活動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來制定,要遵循教學規律,本著從易到難,從簡到繁,難易漸進,變化激趣的原則,使設置的活動目標明確,形式多樣,形成梯度。這樣才能確保每一項教學活動都落到實處,不流于形式。
提高課堂效率的另一個關鍵是合理地安排課堂教學中單位時間的使用率,有效地處理好課堂教學節奏。這要求教師最大限度地減少課堂教學中單位時間的使用,減少那些不必要的教學環節,不必要的說明解釋,這就等于增加了有限的時間,解決了課堂教學時間不夠的問題;同時要正確、合理地調控課堂教學節奏的變化,有效掌握教學過程中信息的傳遞密度。爭取以最少的教學時間和精力,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高效的課堂教學提倡的是“快節奏、大容量、高密度、合理使用課件”的教學方式。通過優化教學時間,使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大了,活動密度增強了,課堂節奏加快了,學生參與活動的時間增多了,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實效,解決教學時間不夠的問題。
保證教學結構的嚴謹性和教學環節的緊湊性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學結構嚴謹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學環節的連接要符合教學規律,教學活動與活動之間的轉換要恰當合理。在轉換之間,教師的指令要清楚、明確。課堂教學過程要充滿變化沒教學環節層層緊扣,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引起他們不斷地期待。如果教學中各個環節的處理缺少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難點的處理缺少層次,就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作者單位:安徽省定遠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