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講臺已經好幾年了。其間有過許多歡笑、無奈、郁悶與孤獨。愛之深,恨之切。也許是這個緣故吧。每次看到學生有進步,我總會興奮不已;每次看到學生的成績不理想,我總會苦惱幾天;而每次看到那些被忽視的生命,我總會感到無奈與痛楚。我想,這一切都是心靈的宣泄。
我想,教育應該是純潔的、神圣的,來不得半點虛偽與做作。教育的天空里不應該有塵埃、有陰霾。一個充滿雜念污垢的心靈,怎么能避免教育不被污染呢?教育應該是固守心靈純潔的一方凈土。唯其如此。我想,教育應該是從純潔的心靈出發。
和學生一起成長
記得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那天,學校就安排我擔任了一個班的班主任工作。我既高興又擔心,高興的是我終于可以將自己在學校里學得的許多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擔心的是自己剛走上工作崗位沒有經驗,管理不好班級。
于是,我將在學校里學到的全部理論知識一骨腦全都搬了出來。什么要與學生打成一片,走進學生的心靈;什么要對學生和藹可親,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什么要相信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等等。在這些教育理念的支配下,很快我和學生之間的陌生感消除了,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拉近了。
正當我陶醉于自己精心醞釀的教育方式的時候,意料不到的事卻發生了。有一次,我正興致勃勃地上課,突然發現有好幾個與我關系不錯的學生在私下說話,做些與上課無關的事。當時我很納悶,只是由于礙于上課,我并沒有發作。課后,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我對學生那么親近,而他們上課時卻公然無視我的存在,干其他的事呢?為此,我組織學生無記名給我寫建議,寫一寫對我教學的評價和對學生管理的看法。令我想不到是,其中有好多同學這樣寫道:老師,你對我們太親近了,你甚至相信許多同學說的謊話。許多同學根本就不怕你,把你當作大哥哥一樣看。
原來如此。
我恍然大悟。
原來我與學生的關系過分親近,其間沒有了任何距離,甚至連師生關系都模糊了。因而在學生中間也根本沒有了威嚴,學生也根本用不著“怕”我了。因此,有的學生才敢在課堂上肆無忌憚地做其他的事。學生給我上了一堂真正的教育課。
由此我漸漸領悟到。雖然自己的年輕和親和力是擔任班主任的優勢,但由于自己的年輕,和學生的關系處理上走進了誤區。和學生關系過近,失去了威嚴。同時這堂課也我讓懂得了,一定要讓學生清楚地知道我和他們之間的關系首先是師生關系,學生一定要尊重老師;其次才能談及師生之間的友誼,即使是師生之間的友誼再好,也不能模糊了師生關系這一前提。
信賴是基礎
現在我還清楚地記得自己擔任八年級班主任時的情形。八年級班有77名同學,班大人多,難于管理。為此,我狠下決心,故作威嚴,對調皮的學生不是批評就是懲罰。這樣做,從表面上看班級紀律似乎不錯,可是班級秩序并沒有真正從根本上好起來。我不在的時候,班級很亂。有一次,班級竟被值周組評為全校倒數第一,班委會同學叫苦不迭。
我冷靜下來一想,對自己的管理打了問號。平時,盡在“嚴”字上下功夫了,對學生身心的關注卻很少過問。細細一想,班上許多同學的名字在我的腦海里翻來覆去。尤其是崔旭東、董忠這兩個同學。為此,我通過家訪和其他途徑,基本上搞清了他們的情況。崔旭東的父親離家多年,沒有音信,他的母親又離家出走,家里只有爺爺和奶奶。而董忠的家庭情況更特殊。他是父母親先后病故,哥哥輟學去外地打工,家里也只有奶奶和生病躺在炕上的爺爺。家里的許多活全指望他干。可是他才十五歲,個頭在同齡同學中間又出奇地矮小。由于這樣的家庭環境,他們在班上比較放任自己,學習也根本不放在心上。
鑒于這種特殊情況,我多次對他們進行家訪,和他們的爺爺奶奶交換想法,又私下找他們談心。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我發現他們兩個并非愚笨,崔旭東還很有組織能力。只是他們被別人忽視慣了,以至于連自己都忽視自己了。
于是,在改選班委會的時候,我不顧部分同學的反對大膽堅持讓崔旭東擔當了數學科的學習委員。沒想到,他不僅按時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而且還改掉了作業落交的毛病。后來,我又讓他擔任班長。這下子,他又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平常看不到他調皮的影子了,還經常與其他同學一起協調管理班級。有什么難事,也會主動找我商量。他一個帶動了大家,班級的紀律比我只嚴管時好多了,班上的學習風氣也大有轉變。到學期末,我們班還被學校評優秀班集體。誰會想到一個優秀的班集體竟是在一兩個同學的轉變下誕生的。
從“嚴”到“放”,在學生身上,我找到了教育管理學生的真諦。學生需要被關注,而關注的基礎正是信賴。
我想,如果沒有崔旭東、董忠這樣的學生的話,我現在還是會把改作業、寫教案當作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去做。而把活生生的學生放在一邊。認識了這些學生以后,我才知道,教育最重要的事不光是改作業、寫教案,最重要的是我能夠去關心別人,用熱忱、用愛心讓學生感到自己被尊重,成為一個自信的人。
同時,他們的轉變也告訴我。一名教師,必須永遠相信自己的學生。不管多么笨的學生,腦子里都埋藏著無窮無盡的資源,無窮無盡的夢想。老師不要去做偷夢賊,而是去做一個資源的開發者吧。
教育要從修煉自己的愛心入手,從關愛不討人喜歡的學生做起。即使是別人有多么不喜歡自己的學生,自己也要從內心去關愛他們。
(作者單位: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安樂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