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農村外出人口的增加產生了一大批“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的教育成了整個社會的難題。身為農村教師的我們,不僅僅要抓好教學工作,更重要的是做好農村留守孩子的教育工作,尤其是班主任老師。要想抓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在農村工作的老師就要擔負起重要的角色。平時要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善于引導。這樣才能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長。
本人在農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就目前教育形式來看,搞好留守兒童的教育應成為我們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務。而留守兒童的教育應該從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出發。
每年春節過后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都紛紛出發,留給孩子的只有背影和期待。雖然外出務工能夠提高家庭的生活質量,但對孩子來說卻失去了家庭的溫暖。孩子需要這樣的溫暖。今年開學伊始我班有個孩子在作文里這樣寫到:“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我愛春天,但我也害怕春天,因為春天是爸爸媽媽外出打工的季節,每過完年害怕、無助就伴隨著我。我真希望把春天留住,這樣我就能一直和他們在一起了。”農村“留守兒童”體驗最多的是孤獨,受委屈了無人安慰,有困難了無人指導,他們認為自己在父母心目中并不是最重要的。親情關系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習慣、心理健康、人格與智力發展。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長期缺乏親情的撫慰與關懷,往往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長期與父母分離,也使“留守兒童”的性格變得內向、自卑、悲觀、孤僻。臨時監護人大多局限于讓孩子吃飽穿暖之類的淺層關懷,無法盡到對孩子全面的教育責任,且隔代的老人多對孩子溺愛放縱,“留守兒童”幾乎生活在無限制狀態下,缺乏正常的積極的管教與引導,極易導致心理失衡。部分外出打工者急切致富的心態迅速膨脹,平時對子女的倫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關注較少。特別是部分父母長期在外,因無法照顧孩子產生內疚感,于是采取“物質+放任”的方式進行補償,極易形成孩子功利主義價值觀和享樂主義人生觀,養成好逸惡勞、奢侈浪費的陋習。學習上,一方面,打工父母對子女總體期望過低;另一方面,監護人對“留守兒童”學習介入過少。性格與行為出現偏差。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過程中缺少了父母的關愛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上、價值上的偏離和性格發展的異常。一方面,孩子因為感到父母保護的缺失而變得膽小、懦弱、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另一方面,孩子因為沒有父母的約束而性格失常和行為失范,表現為脾氣急躁、沖動易怒,常常將無端小事升級為打架斗毆,打罵教師和同學,甚至是長輩。極少數留守兒童受社會不良團伙影響,出現了違紀行為或犯罪現象。另外,留守兒童逆反心理極強,對抗情緒嚴重。他們缺乏安全感,對周圍的一切充滿懷疑,總是帶著有色眼鏡看世界,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是充滿不信任。這種潛意識中的不信任導致了他們的逆反行為,常表現為“不聽話”、“不禮貌”、“不謙虛”、“惡作劇”等。留守兒童總感到別人在欺負自己,一點小事就計較當真,與人交流時充滿警惕甚至敵意,對老師、監護人、親友的管教和批評產生較強的逆反心。
針對以上表現我們該如何應對呢?首先,讓孩子經常和父母進行電話溝通,親人之間的感情、父母對子女的直接教育,對孩子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時候,孩子的需要不是物質上的,而是精神上的。過度的物質滿足和經濟供給往往為子女的越軌行為制造了條件,使他們難以抵制外界的誘惑。父母應轉變心態,更多地注重與子女的感情交流和心理溝通,從精神上關心子女的發展。其次,教師盡責,實行“全員育人”。教師的關注是兒童形成學習動機的外部動因之一。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在心理發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與問題,他們需要學校給予更多的幫助與疏導,需要通過教師、集體的溫暖彌補親子關系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形成的消極影響。在學校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課程、設立心理咨詢室并配備專門的心理教師,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多關注他們的學習完成和變化情況,多與他們談話和交流,了解他們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經常與他們的家長和監護人聯系和交流,及時地解決他們存在的問題。第三,加強廣泛宣傳,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充分認識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這一問題的重要性。發揮媒體的作用,呼吁社會各方面人士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關注,組織志愿者服務活動,結對幫扶“留守兒童”等方式積極推動全社會的力量來共同解決這個社會問題。第四,加強留守兒童心理的自我調整。留守兒童存在的種種心理問題和煩惱,其實都可以認為是缺乏對現實的正確的態度和內心不平衡所致。父母外出務工是一種現實,留守兒童應以健康的心態,正視現實。在改變不了父母外出的現實情況下,只能學會調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適應能力。作為留守兒童,應該學會自信、自立、自強,把父母不在身邊的現實看成是對自己的鍛煉和考驗,為自己樹立目標,培養各種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把學習看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多與老師、同學接觸,主動與父母溝通,勇敢面對和克服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身為農村老師只要能認識到留守兒童教育的重要性,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善于引導。就能抓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就能使留守兒童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江夏店學區余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