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把知識機械地傳授給學生,不如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教會學生自己學習。在人的一生中,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的時間是較短的,而需要自己獨立地學習,探索的時間則是很長的。二十一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更新的周期縮短。作為教師是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都教給學生的,但作為課堂教學,教師不能只限于使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要學生“會學”;因此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自己積極主動地去觀察、實驗、分析,自己探索知識,發現知識,掌握知識,形成一定的數學技能迫在眉睫。
那么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呢?
一、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自學意識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好之、樂之其實都是指興趣或主動性、積極性而言,它是學習知識的先導。尤其是數學,學生對于知識的主動學習,來源于濃厚的興趣。數學知識內容的描述比較抽象枯燥,學生往往缺乏學習的耐心,所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非常重要。在培養的初期,教師要選擇一些容易理解或有趣味的內容讓學生自學,在教學中教師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寓于生動的具體形象中,就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有興趣就會入迷,入迷就鉆得進去,學習就會取得事半功倍效果。
其次,教師應引導學生認識在人的一生中,自學能力對人的發展的重要性。“二十一世紀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把自學能力的養成轉化為學生所追求的一種基本技能,一種追求成功的必備條件,是人生的一種境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一方面,學生由小學升入初中,課堂模式由“精細喂養”型一下子轉到“大容量、高密度、快節奏”型上來,學生若再用原來的學習方法已很難完成繁重的學習任務,而具備了自學能力學生就會“自學、自補、自強”,不僅學會知識,更能會學知識,為初中階段的數學順利學習提供了保障,還能有效防止在成績一旦下滑時失去信心,大大提升了學習的能力,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促進作用。另一方面,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要想真正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不僅要明確自學能力對自己的重要性,更要把自學能力的培養轉化為自覺的積極的持久的行動。
二、指導學生課前預習
首先,指導學生讀數學課本,初步理解課本的基本內容,就是要學生了解:明天學習的內容是什么?有沒有與哪一項舊知識有聯系?與上節課學習的內容有聯系嗎?
1.提前準備、明確自學要求。
講課前,教師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都告訴學生,使學生從思想上明確本節課自己要學什么內容,及怎樣學?達到什么標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對給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自學,避免走馬觀花。
2.通讀教材,系統感知。
學習目標擬定好以后,讓學生按照學習目標先通讀教材內容,仔細讀,反復讀,教師隨時幫助解疑,通過讀,讓學生從整體掌握這一節課要講的主要內容。
3.設問質疑。
讓學生自覺研究課本內容,結合教材提出本節的重點、難點、疑點各是什么?有哪些公式﹑定理﹑結論?如何證明?各有怎樣的適用條件?如何正用﹑逆用﹑變形使用?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相應的課后練習嗎?這樣,一旦形成“問題意識”習慣,自學能力的培養,就有了良好的開端。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重要”。我深深地認識到:問題是探求真理和創造發明的起點,更是創造思維的起點。唯有問題,才能進行探索。學生天真好奇、有好多問題,一旦提出質疑,我就抓住不放,及時引導展開思維,讓學生及時各抒己見展開議論,進一步觀察、并給予鼓勵,這是培養學生自覺獲取知識的橋梁,有利于培養學生在自學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主動學習。
4.依據目標,整理歸納。
讀書學習離不開思考,自學更離不開思考。“學而不思則罔”,要使書本上的知識成為自己的知識,就必須有思考。自學中的思考首先是歸納性思考,即學生理解教材內容后,對照學習目標,把學得的知識按知識間固有的邏輯線索,整理歸納,分清知識的“主干”和“分枝”,準確地把握知識間的聯系,進行聯系性思考,考慮每個概念、定理間的關系,抓住新舊知識間的聯系,使新知識同化到已有認知結構中去。
5.對照例題,自我檢查閱讀的效果。
學生可對照例題形式試做課后的練習或習題,以檢驗自學效果,為課堂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持之以恒,形成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需要經過師生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方能一點一滴地提高。在培養的過程中,對自學的效果要隨時進行檢查,可采用個別提問、書面測試、改錯題等方式進行。對成績突出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表揚;對表現不突出地學生要做到少批評,多鼓勵。這樣,經過一學期的自學訓練,學生的自學興趣必定會慢慢增強,從而養成課前自學的好習慣。然后,逐步過渡到學生自擬題綱,完全自己學習了。
總之,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可以初步了解新知識,認識新知識,做到心中有數。課堂上聽老師講課又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認識,全面掌握新知識,從而提高了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同時,預習還可以搞清新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產生渴望解決這些疑難的動機,帶著問題學習就會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課,從而提高聽課效率。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學生的學法得當,再堅持不懈地努力,定會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有了扎實有效的課前自學作基礎,相信課堂之車“駛程”會更加暢通。
(作者單位:山東省兗州市大安鎮大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