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才偉
(哈爾濱商業大學,黑龍江哈爾濱150028)
短期出口信用保險項下貿易融資業務是指在出口商已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并根據《賠款權益轉讓授權協議》的規定將其擁有的賠款權益轉讓給銀行的前提下,銀行向其提供的一種短期貿易融資業務。短期出口信用保險項下貿易融資的范圍包括付款交單(D/P)、承兌交單(D/A)、賒銷(O/A)及信用證(L/C)為結算方式的出口合同,付款期限通常不超過180天。辦理流程為:1.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申請買方信用限額;2.選擇融資銀行,憑保單、限額審批單到銀行申請融資,銀行核定融資額度;3.同銀行簽訂《賠款權益轉讓授權協議》,并交由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簽字蓋章;4.出貨并向中國信保申報,繳納保險費;中國信保予以審核并確認;5.持辦理融資業務所需的各項單據向銀行申請辦理出口貿易融資。

表1 短期出口信用保險項下貿易融資方式比較

打包貸款 裝船前融資L/C 利率較高 本幣 以正本信用證作質押不具備
通過表1可以看出,打包貸款雖屬于裝船前融資,但只適用于信用證項下的融資,貸款幣種只能為本幣,貸款手續嚴格,利率較高,對中小企業而言不易獲得,且缺少防止海外買家支付風險的功能,只限于貿易融資。
而出口押匯屬于裝船后融資,雖然范圍廣泛,不僅包括信用證項下的押匯,還包括付款交單(D/P)和承兌交單(D/A)項下的押匯,貸款幣種可供選擇,融資條件也比打包貸款更寬松,利率按照市場利率,但只限于有物權證書做質押的業務,且一旦遭到拒付,融資銀行可以向出口商進行追索,不具備防止海外買家支付風險的功能。
短期出口信用保險項下貿易融資雖然也屬于裝船后融資,但其融資范圍不僅包括出口押匯項下全部支付方式,還包括賒銷方式,且貸款幣種靈活,由于增加了中國信保的風險保證,出口企業向銀行申請融資時可按銀行一般風險貸款享受優惠利率。一旦發生海外買家支付風險,融資銀行可以憑與出口企業和中國信保三方簽訂的《賠款權益轉讓授權協議》向中國信保索償。
1.對出口企業的益處
(1)出口企業投保出口信用保險后,遇到因商業信用風險及國家政治風險造成的收匯損失,可由中國信保補償,達到了規避風險目的。減少了壞賬對出口企業收益的影響,免除了出口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后顧之憂。
(2)由于獲得了中國信保提供的出口信用保險,出口企業向銀行申請融資時便可享受低成本的融資支持,不僅可以降低因辦理擔保和提供抵押物、質押物而增加的成本,甚至還可按銀行的一般風險貸款享受優惠利率。
(3)出口企業利用銀行的出口信用保險項下貿易融資業務這一融資新產品,可以提前將應收賬款轉換成流動資金,節約了應收賬款的管理成本,減少了企業的資金占壓,加速了企業的資金流動。
(4)在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險,獲得了收匯的可靠保證之后,出口企業便可在出口業務中采用更為靈活的結算方式,如D/P、D/A或O/A等,從而增加成交機會,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2.對銀行的益處
(1)銀行可以更為放心地對出口企業采取的一些風險較大的結算方式進行融資,如賒銷(O/A)項下的出口發票貼現,實現銀行業務的創新,發展潛在的客戶,拓展銀行的貿易融資業務市場,同時增加了中間業務收入。
(2)企業收匯安全得到保障,并間接保障了銀行信貸資金的安全。同時,商業信用升級為國家保險公司信用,銀行根據出口信用保險的保障程度,在考慮是否提供融資以及融資金額等方面可以更容易地做出決定。
(3)銀行在與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合作中,利用中國信保在國外客戶資信調查方面的優勢,可以獲取對國外進口商和國外市場的風險信息,節約了對客戶資信調查和業務風險調查等費用,從而便于決策。
3.對中國信保的益處
(1)銀行為出口企業提供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險項下貿易融資的承諾,增加了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對出口企業的吸引力,促使更多的出口企業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從而擴大了中國信保的業務量。
(2)中國信保通過和銀行建立的合作關系,可以獲取銀行的廣大客戶資源,聯合開發客戶的潛在需求,共同營銷,擴大中國信保的客戶群。
(3)通過與銀行的合作,有利于中國信保創新業務品種,調整業務結構,改善業務運營機制。
短期出口信用保險通常對下列與出口信用保險保障范圍不相關的損失不承擔賠償責任:
1.匯率變更引起的損失;通常可以由貨物運輸保險或者其他保險承保的損失;銀行擅自放單、運輸代理人或者承運人擅自放貨造成的損失。
2.被保險人或者其代理人違約、欺詐以及其他違法行為所引起的損失,或被保險人的代理人破產引起的損失;進口商的代理人破產、違約、欺詐或其他違法行為引起的損失;被保險人或者進口商在獲得各種必要許可前從事交易,致使買賣合同無法履行引起的損失。
3.被保險人在獲得保險人批復的有效信用限額前出口所發生的損失;在保險風險發生后出口的損失;被保險人向其關聯公司出口,由于商業風險所引起的損失。
4.信用證結算方式下,保險人對虛假或無效信用證不承擔責任,對因單據不符點或單據在傳遞過程中延遲、遺失、殘缺不全或錯誤郵遞所造成的損失不承擔責任。
5.未經特別約定,信用證結算方式下在被保險人提交單據前發生的一切損失;非信用證結算方式下在貨物出口前發生的一切損失。
6.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保單所列明保險責任以外的其他損失。
1.貿易單據的非真實性
貿易單據的非真實性問題,在理論和實際業務操作上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如江蘇某出口企業利用貿易單據的非真實性,通過偽造單據的方式向中國信保投保,并以該保單融資騙取江蘇某銀行800萬元,因此無論是何種交易方式,都要警惕利用貿易單據的非真實性詐騙銀行的可能性。
2.L/C不符點造成利益損失
結算方式為L/C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險項下貿易融資時,如果信用證出現不符點,中國信保對于貨物賠償是免責的,對于轉賣費、往返路費、滯港費也是免責的,因此融資銀行在出現L/C不符點的情況下所能承載于保單上的利益幾乎為零。
3.貸款合同所指定的相對封閉還款路徑遭受破壞
由于短期出口信用保險項下貿易融資不需要傳統抵押貸款所需的實物擔保財產,如果出口企業通過躲避、惡意破產、惡意拖欠以及故意轉移可訴資產等行為人為地破壞其和融資銀行在貸款協議中約定的相對封閉的還款路徑,融資銀行將面臨呆賬、壞賬高筑的危險,而出口企業卻收了買家的貨款,獲得了雙重不當得利。
銀行應該加強與中國信保的合作,建立“銀保聯盟”,由中國信保幫助銀行防范風險,規避免責條款。
銀行可以通過出口企業的經營年限、資信狀況、在銀行辦理結算業務的時間長短、有無歷史收匯不良記錄等方面的調查對出口企業甄別考查,防范虛假單據。
銀行對出口企業的全套單據的驗證不能夠僅僅停留在單據的表面真偽上,還應該積極主動地和單據的制訂人、出具人或相關單位進行核對,以判別其真偽。
對于單單相符、單證相符,以及信用證的軟條款等最基本的問題,銀行應該非常謹慎。核對信用證的內容與合同是否一致,如發現有出入的內容及無法執行的條款,必須要求客戶及時改證,不可輕信客戶的允諾。
盡可能簽署銀行、出口企業、買家之間的三方還款協議,在協議中約定買家的還款相對人為銀行,避免在還款路徑上面因出口企業的道德風險使得融資銀行處于出口企業躲避、惡意破產、惡意拖欠以及故意轉移可訴資產等的不利地位,同時也可以避免銀行在追討、起訴等方面帶來的人力、物力成本。
[1]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出口信用保險操作流程與案例[M].中國海關出版社,2008:50.
[2]趙雪燕.我國中小企業利用短期出口信用保險融資問題研究[J].消費導刊,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