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瑞范
(河南省唐河縣婦幼保健院,河南唐河 473400)
本研究對筆者所在醫院238例巨大兒的產前診斷、分娩方式與分娩結局做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巨大兒處理的合理性,以減少因處理不當對母嬰產生的不良影響。
2006年1月~2008年3月筆者所在醫院分娩總數3882例,其中新生兒體重≥4000g者即巨大兒238例,占分娩總數的6.13%,其中≥4500g者32例,占分娩總數的0.82%,初產婦146例(67.96%),經產婦90例(38.14%)。隨機選擇同期分娩正常體重兒(2500g≤體重<4000g)的產婦220例做對照。
筆者所在醫院采用宮高+腹圍≥140cm[1]預測巨大兒。
采用χ2檢驗。
巨大兒組和正常體重兒組分娩方式及母兒并發癥比較,見表1。
從表1可看出,巨大兒組剖宮產率、產后出血、頭盆不稱、肩難產均高于正常體重兒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新生兒窒息發生率雖高,但無統計學意義。

表1 巨大兒和正常體重兒分娩方式及母兒并發癥比較[n(%)]
見表2。

表2 體重≥4500 g胎兒不同分娩方式比較[n(%)]
從表2可看出,此組胎兒經陰道分娩的新生兒窒息率、產傷均比剖宮產組高,產后出血兩組無差異性。
根據宮高、腹圍產前預測巨大兒246例,產后符合診斷165例,產前診斷符合率為67.2%。23例產后診斷巨大兒中有73例為產后做出診斷,試產中有12例發生肩難產,其中2例有產傷,1例為顱內出血,另1例為臂叢神經損傷。
胎兒體重產前預測非常重要,涉及到分娩方式及妊娠結局,因為新生兒體重的估計常常受孕婦高矮情況、胖瘦情況、羊水多少、先露高低等一系列因素影響,所產前精確地估計胎兒體重是比較困難的。文獻報道,B超根據雙頂徑及股骨長客觀預測巨大兒準確率81.32%,高于單憑宮高腹圍主觀預測準確率76.64%[2]。筆者所在醫院采用宮高+腹圍≥140cm預測巨大兒,產前診斷符合率為67.2%,有一定實用價值,但較文獻報道偏低,故有73例產前未能做出診斷,試產中有12例發生肩難產,2例產傷。據統計,體重>4000g時肩難產發生率為3%~12%,體重>4500g時肩難產發生率為8.4%~22.6%[3]。為了減少陰道分娩肩難產的發生,還應有更準確預測巨大兒的方法,對于產前篩出的巨大兒還應通過B超超聲測定胎兒胸徑大于胎頭雙頂徑1.3cm,胸圍大于頭圍1.6cm或肩圍大于頭圍4.8cm時,有肩難產可能[4]。
巨大兒組剖宮產率為63.44%,明顯高于正常體重兒組的35.45%,由于巨大兒組陰道分娩難產機會增加,若處理不當可造成母嬰嚴重損害,甚至新生兒產傷,故造成巨大兒組剖宮產率過高。巨大兒組頭盆不稱、產后出血、肩難產的發生率均高于正常體重兒組(P<0.01),新生兒窒息發生率亦有所升高,但無統計學意義。因此筆者認為對巨大兒產前預測,選擇安全分娩方式,對降低分娩并發癥至關重要。
本組資料中,對體重≥4500g者胎兒經陰道分娩的新生兒窒息率及產傷均比剖宮產組高(P<0.05),故主張一旦預測胎兒體重≥4500g,應選擇剖宮產分娩。估計為巨大兒者(4000~4490g),若僅有輕度頭盆不稱,可試產,試產中嚴密監護產程進展,如果宮縮良好出現產程延長或停滯,胎頭下降緩慢,宮頸水腫,應考慮有梗阻性難產而需剖宮產結束分娩;既便試產成功,應警惕肩難產并積極助產,同時注意防止產后出血等并發癥[5]。
總之,對巨大兒孕婦,盡可能產前對胎兒狀況做出充分的估算和干預,選擇合適分娩時機和方式,對巨大兒的試產更應加強產前監護,最大限度降低對母嬰的損傷。
[1] 劉映粦. 高危妊娠監護治療學[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8:104.
[2] 李紅,趙欣,郭玉娜. 150例巨大兒產前診斷與分娩結局探討[J]. 實用婦產科雜志,2007,23(2):116.
[3]李春竹. 巨大兒產科處理合理性探討[J]. 實用婦產科雜志,2006,22(2):103.
[4] 樂杰. 婦產科學[M].第6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1.
[5]韓清平.152例巨大兒相關因素及分娩方式的臨床分析[J].現代婦產科進展,2003.9(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