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帆帆
(瑞安市飛云職業學校,浙江 瑞安 325200)
對于大多數的人來說,職業是體現一個人自身價值的載體,一個職業目標與生活目標一致的人是幸福的。大發明家愛迪生一生都在從事自己喜歡的發明工作,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的他宣稱:我一生中從未做過一天的工作,每一天對我而言都是其樂無窮的。所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開始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即進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建立起積極的職業態度是十分必要的。2004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七部委聯合頒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強化職業道德教育和創業教育,加強職業指導工作,為學生提供就業服務,把畢業生就業率作為衡量職業院校辦學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標。”這使我們明確了就業是職業教育的方向和目標,而且闡明了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僅就我市職業教育的現狀而言,中職學生在校接受完三年教育之后,受客觀條件和自身條件的限制,能夠升入高一級學校繼續深造的只是少數,大多數人都將進入社會自謀生路。因此,中職學生在校期間如果沒有堅定的職業意識來督促自己掌握過硬的職業技能,并做好職業規劃,那將來進入社會就難以適應。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具備了一技之長的中職生并不意味著就一定能夠適應社會,順利就業。從我校三屆畢業生的跟蹤調查中,我們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學校推薦就業之后卻做不長久,自己又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也許是多方面的,但據調查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對所從事的工作缺乏職業意識。這些學生在擇業心態上存在著一定的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依賴盲從,缺乏競爭意識;消極自卑,缺乏進取精神;擇業定勢,缺乏流動意識;簡單攀比,缺乏冷靜與理智;等待觀望,缺乏創業精神。在工作崗位上他們只滿足于機械地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對自己要求不高,工作中缺少積極主動性,怕苦怕累,挑肥揀瘦,好的工作干不來,累一點的工作又不愿干。如以下問卷調查所顯示。
在2009年1月份對溫州地區的若干個學校在校職高生展開了一次關于職業學校學生職業意識與規劃的現狀調查,問卷調查結果統計如下。

在問卷調查中,“你在這之前對職業生涯規劃了解嗎?”選擇“了解”的占47.10%,選擇“聽說過”的占44.79%,選擇非常了解的占8.11%,這說明該校學生對職業規劃雖然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但沒有系統的知識。并且,在對調查問題:“你認為做職業生涯規劃有必要嗎?”有44.79%的學生選擇 “非常必要”,只有48.65%的學生認為 “必要”,6.56%的學生選擇“無所謂”。從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學生還是十分認同應該做職業規劃。對“職業規劃應該從什么時候開始最合適?”有50.58%的學生認為應該在“中小學時代”,有27.80%的學生認為應該在 “大學時代”,還有21.62%的學生認為在“孩提時代”,這反映出部分學生已經認識到及早實施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及早規劃未來,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但是由于缺乏教師的適時指導,沒有及時制定自己的職業規劃。因此,在今后的就業指導工作中,應該及早對學生進行系統、科學的職業發展規劃,特別是個性化的職業發展指導。
“讀書期間你是否為自己制定為職業規劃或考慮將來職業的發展?”只有18.92%的學生選擇“認真考慮過,有規劃”,另有67.95%的學生選擇“考慮過,但沒有規劃”,1.16%和11.97%的學生選擇 “幾乎沒有考慮過”和“別人談過,想了一下”,反映出大部分的學生職業意識萌發比較晚。對“你是否很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興趣和能力?”,32.43%的學生選擇“非常了解”,47.49%的學生選擇“了解”,剩余還有20.08%的學生根本就不了解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所在。這折射出部分學生仍然是糊里糊涂地選擇專業,過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僅影響了學習效果,而且易萌發不良的人生觀,對學校和社會都是一種不穩定的危險因素。因此對于學生,不能讓他們在走出校園時才考慮自己的職業素養和選擇等問題,而應該從他們進入學校那天就開始進行這方面的準備,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開始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這不僅有助于學生認真學習自己目前的專業,而且從更長遠來看,當把求職這一特定階段的特定任務放到整個人生發展的背景中加以探討時,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積極的職業態度,實現他們的人生幸福。
中職學生職業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受到個人心理、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和受教育狀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其中學校教育的影響舉足輕重。針對中職學生職業意識的特點,學校應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努力解決好理想、能力和方法問題,把職業意識教育貫穿于從學生入學到畢業的全過程。學生積極的職業意識、高尚的職業道德的培養,不能僅僅停留在簡單枯燥的說教中,而應從小事抓起,貫穿在每個教學環節中,使學生自覺地規范行為。
在新生入學初,我校以專業組為單位,聯系、組織一批往屆畢業生中的優秀者現身說法,為新生演講,帶領新生參觀畢業生就業的崗位,介紹本專業對他們今日事業成功的幫助和啟迪。同時將優秀畢業生的先進事跡經常在校刊、板報中加以報道、宣傳。同時了解本專業將來從事的工作。而且每年都如期舉行幼師教育專業學生的畢業匯報演出和畢業推薦會,邀請各大幼兒教育專家和幼兒園園長參與,為每個學生就業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同時也與他們一起探討從事本專業將來會面臨的問題,使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特點和社會評價有進一步的了解,建立起良好的職業印象,為今后專業學習樹立榜樣,增加學習動力。
學生進入職校是來學習專業專門知識的,其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術能力是學習的兩個重要方面,也是直接影響到學生職業意識和專業思想的教育。因此讓學生在校能“留得住、學得好”,在學生對自己選擇的專業有足夠的認識的同時,我們還進行教學改革,強化學生的操作技能。而且在教學中滲透職業意識和專業思想教育,不時地補充、講解專業發展史,適當介紹專業發展的方向和趨勢,鞏固學生的專業認同感,提升學生專業發展的能力,加強專業課教育教學的改革,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
增設職業道德課程、創業指導課程,幫助學生系統學習和掌握職業道德基本知識、基本規范,更多地了解自己選擇的專業。克服行業偏見,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擇業觀、成才觀和社會職業平等觀等意識,從而培養平凡職業的榮譽觀。如職業道德課程中《人生,因設計而美麗》的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教師收集的歌曲《我的志向》的前面部分,約一分鐘二十秒。
出示課題:人生,因設計而美麗(幻燈片顯示)。
故事明理:
教師活動: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要扮演很多角色,這整個過程就是我們所說的生涯。那么,什么是職業生涯呢?引導學生看書P179頁。
學生活動:學生認真看書,回答問題。
教師活動:知道了什么是職業生涯,現在我們來看一個有關馬和驢子的職業生涯的故事。
(幻燈片出示“馬和驢子”的故事,請一個學生讀故事。)
教師活動:看了這個故事,我們來思考兩個問題。(幻燈片顯示)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看視頻《職業生涯規劃,你需要嗎?》
教師提問:大家能不能根據剛才所看到的來為職業生涯設計下一個定義?
教學過渡:知道了什么是職業生涯設計,具體應如何規劃,我們將在后面兩個單元探究。現在,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大家的生涯設計的意識如何。
師生活動:各小組代表讀 “職業生涯設計意識調查表”的統計數據,教師記錄。
教師歸納:
教師活動:出示案例(幻燈片顯示)。
他山之石:
名人職業生涯設計:
教師活動:看了這個案例,現在我們來分組討論幾個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出示問題、參與討論。)
討論:(幻燈片顯示)
學生活動:學生積極回答
(學生能說出人生是可以設計的、職業生涯是可以設計這層意思即可。)
教師活動:請回答最佳的小組選一代表歸納職業生涯設計的意義。
心有所動:
游戲過程:
教師引導:這個小游戲給你什么感悟?我們在職業生涯設計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什么?
學生感悟: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兒去,那通常你哪兒也去不了。我們在職業生涯設計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我想往哪方面發展?
鞏固新課:用一句話或一句名言說說這節課的學習心得。
教師總結:播放張雨生的歌曲《我的未來不是夢》,在歌聲中結束本節課。
布置作業:(略)
還可以邀請往屆優秀畢業生返校,向學生們介紹自己對專業認識,介紹選擇專業的體會和經驗,還可以請勞動部門和職業介紹機構給學生們現場指導,講解正確的職業意識、專業思想意識的形成,介紹本專業當前社會就業狀況、社會招工信息和發展趨勢,提高學生學習專業理論知識,提高專業技能水平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為擇業、就業做好思想準備。
通過各種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對職業的興趣,增進對職業的了解,形成初步的職業意識,關心日常生活中成人的職業角色,初步了解社會的職業分工,了解職業與技術、社會和人的發展關系,培養初步的職業意識和創業意識。經常開展校外活動,讓學生有機會進入職場進行實地考察和操作。如:每一學期都安排1—2個星期讓學生參與職場的實地演習,寒暑假鼓勵學生去各單位實習。同時也實行校企合作的形式。2009年,我校幼師專業就成立了國際象棋俱樂部,堅持以就業和市場為導向,對接市場開門辦學,同企業合作開展工學交替的模式,能夠使學生體驗勞動創造財富,磨練堅強的意志,學習艱苦勞動、愛崗敬業的優秀品質,這些正是當代青少年身上最缺乏而又最需要擁有的養分和精神食糧。我們還堅持與學生進行溝通,幫他們分析職場的各種情況,讓他們準確地認識自己、認識職業,擇己所愛,擇己所能,擇世所需,正確地實現人—職匹配的實踐活動。同時還開展再回爐的繼續教育政策,讓學生在體驗職場帶來的豐富感受中進一步明確自己的職業的方向和職業目標,使學生在體驗中感受職場,在職場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收獲未來的希望。
[1]職教論壇,14.
[2]趙菊春.成功始于訓練[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
[3]卜欣欣.個人職業生涯規劃[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4.
[4]武正林.職業道德與就業創業指導[M].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