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志敏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校區 江蘇 蘇州 215137)
職校英語教師如何組織課堂合作學習
白志敏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校區 江蘇 蘇州 215137)
職校英語教師需要面對課堂存在的種種問題,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是較適合職校學生的一種課堂學習方式,職校英語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組織課堂合作學習,在進行課前設計、課堂組織、課后總結時應把握好一些原則,使得學生的課堂合作學習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職校;英語教師;組織課堂;合作學習
目前,職校英語課堂存在著種種問題,大多是延續傳統的“填鴨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講得筋疲力盡,學生卻昏昏欲睡、收效甚微,而且多數職校的班級人數多,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課堂上教師難以兼顧到所有學生,學生得不到充分的訓練機會,這也使得學生的發展參差不齊。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形式,為學生更有效地學習,為教師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供了一種有效途徑。我國著名合作學習研究學者王坦先生認為,合作學習是以異質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
合作學習按照合作規模大致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同伴之間的互助合作學習,如課堂中同桌之間的合作學習、課余時好友之間的合作學習等;第二層次為小組合作學習,如課堂中的小組討論學習、研究性小組學習、興趣小組學習等;第三層次為全員性的合作學習,又稱合作教學,如班級授課過程中的討論學習、角色扮演活動等。出于學生基礎水平、合作學習效果、教師課堂掌控等因素的考慮,小組合作學習是比較適合職校英語課堂教學的一種學習方式。對于學生來說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最基本、最有效的課堂學習方式,也能較有效地解決教師面臨的大班授課與促進學生個體發展之間的矛盾。那么,職校英語教師在課堂中應如何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呢?
目標要確定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遵循“面對面的相互性促進作用”這一原則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目的是要通過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學習促進彼此的學習成績,而不是只有合作的形式卻達不到合作的效果。同時應認真思考如何將合作學習目標與單元教學目標相結合,將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集體發展目標與個體發展目標相結合,便于評價合作學習的效果。
內容應適合 教師應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易于開展合作學習,能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教學內容。例如,在教學中側重于訓練學生聽說能力的教學內容,因為只有交際的需求才會驅使人們去交流,如果學生發現某一話題或內容很有意思才會發表自己的觀點或加以評論,所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會大大提高學生的興趣,合作學習的效果也會顯而易見。但要注意避免將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一些原本只需通過簡單講授就可以讓學生掌握的一般性內容上。
形式可多樣 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學習興趣不高是職校生中存在的普遍現象,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習效果,可以采取由組內合作,組間競爭過渡到組內、組間合作的方式。
時機需恰當 教師應根據教學的需要,選擇恰當的時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例如當學生思考出現困難,意見發生分歧,知識需要拓寬,問題涉及面大,學生回答不全面時,當學生主動提出有探討價值的問題時。
教師經過課前認真準備,合理設計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內容、形式等,能夠使得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是,在開展學生合作學習時,教師應正確處理自己的角色,充分發揮主導作用。
分組要科學 最典型的分組形式就是同桌為一組,但是這種分組法雖然單位小,便于開展學習,但是有時會因為同組的兩個成員英語基礎都比較薄弱從而使得合作學習無法開展。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采取異質組合,以3~4人為一組,從教師指定過渡到隨機組合和自由組合,這樣既便于學生開展活動,也便于教師掌控課堂。
責任要明晰 個人責任是合作學習的要素之一,所以在實施小組合作時,每個成員必須承擔一定的學習任務,并要掌握所承擔的學習任務。這也要求教師要詳細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等個性特征。同時每個小組要選一個有較強組織能力和合作意識的學生擔任小組長,他的任務是指揮小組開展活動,使小組所有成員都能完成各自的任務,組織全組人員開展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活動,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有序開展。
規則要確定 規則的制定應旨在促進小組成員間的積極互賴,使他們意識到為了完成某項任務,必須相互合作,個人的成功必須有賴于他人或整個小組的成功。同時對提高學生的社交技能要有指導作用,并有利于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進行科學的評價。
指導要及時 開展合作學習時如果教師不給予及時正確的引導,那么合作學習的效果必然會降低。所以,教師應正確地把自己置身于合作之中,把自己看作是學生小組內的合作伙伴,是知識學習的導師,是合作活動的主導,仔細觀察并記錄學生的問題,以便及時給予反饋和糾正。
問題要處理 任何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在英語課堂上開展合作學習對職校教師來說勢必經歷一個從無序到有序的過程,例如學生不配合,組長包辦,個別學生偷懶,噪音過大等問題,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引導學生,及時處理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使學生逐漸適應合作學習這一模式,養成良好的合作習慣。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時,如果教師不是只充當監工的角色,不是只進行簡單的巡回檢查,而是盡可能詳細地關注小組成員個體、合作小組、組間及整個班級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那么,在一輪的合作學習結束后,教師作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自身也會受益匪淺。因此,每一次合作學習結束后,教師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評價要科學 對于職校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評價要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信心為前提,多給予正面的、鼓勵性的評價,將個人表現與小組成績相結合,將過程性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將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使得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長期過程中能夠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并在參加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逐漸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從而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社交技巧。
總結要認真 課后教師應對課堂開展的合作學習進行認真反思和總結,學生的參與度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通過開展合作學習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合作學習的方式是否適合本班學生,評價是否客觀公正等,只有認真總結每次開展的課堂合作學習,教師才能不斷地積累組織合作學習的技巧,不斷提高職校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
總之,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職校英語教師在組織開展課堂合作學習時小組成員要積極互賴,學習過程能夠起到面對面的相互性促進作用,培養學生的個人責任感及社交技能,課前做好設計,課堂認真組織,課后及時總結,通過組織課堂合作學習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發展學生的合作精神,增強學生的交往能力,為今后的自主探索、主動發展創造更大的空間,使學生找到學習的樂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王坦.合作教學的基本類型與理念析要[J].山東教育科研,1999,(12).
[2]王鑒.合作學習的形式、實質與問題反思[J].課程·教材·教法,2004,(8).
[3]陳君鶯.中職生英語學習狀態與對策[J].當代教育,2009,(1).
[4]賴富華.小學英語課堂中合作學習的實施與評價[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0,(4).
G712
A
1672-5727(2011)08-0120-02
白志敏(1979—),女,山西晉中人,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校區講師,研究方向為高職英語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