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文,張丹丹,孫一欣,郭丹陽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傳統與現代化并存的超聲教學
程 文,張丹丹,孫一欣,郭丹陽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超聲診斷學是一門發展迅速、涉及面廣、診斷與治療并重的交叉性邊緣學科,在醫學影像學中起著重要作用?,F將傳統超聲教學法與現代超聲教學法結合在一起,強調基礎知識與臨床實踐相互融合,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中心,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及方法,豐富教學內容,充分發揮教與學的能動性,適應現代醫學影像學教學的需要和發展,提高教學質量。關鍵詞:超聲教學;超聲診斷學;教學改革
由于超聲影像診斷技術的不斷更新以及超聲診斷儀器的迅速發展,加之影像檢查技術具有無創性,操作簡單、方便,能夠在臨床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因此,超聲診斷教學的質量也應該不斷提高。
傳統的教學觀認為,教學是一個認知過程,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機械、沉悶、公式化的教學模式;現代教學觀認為知識傳遞不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1]。結合超聲學的特點以及現代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區別,對于如何改進超聲教學的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有了新的認識。
超聲診斷學的基礎是人體解剖結構,只有較好地了解正常的人體解剖和斷層解剖,才能正確認識正常組織的超聲圖像以及鑒別異常圖像,并能對病變做出準確定位和診斷。
超聲診斷學從人體器官和大血管的形態學、血流動力學等諸多方面診斷疾病,涉及到多學科、多專業的基礎知識和臨床知識。掌握超聲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特點的同時必須牢記不同器官的正常組織學特點和疾病的病理變化,把聲像圖與其病理、生理改變結合起來分析,有利于正確進行超聲檢查以及對超聲圖像分析,為做出準確的臨床診斷奠定基礎。同時,這門學科內容繁雜,比較難于理解和記憶,有一些內容很容易混淆。在教學中,我們要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化繁為簡,比較相同點和不同點。只有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在學習超聲診斷學時才會融會貫通。
超聲診斷學需要從觀察圖像來認識病變,它強調直觀形象、真實具體。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師講授、板書、掛圖或繪圖的方式來完成,就有很大的局限性,使一些內容難以理解。學生覺得枯燥、乏味,靠死記硬背,遺忘率高、學習總處于被動狀態。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形象、動態、直觀、交互式等優點,為教學提供了現代化的新環境和手段,使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發生了根本變化,也使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環境發生了改變。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幻燈片、投影儀、錄像等功能,使原來的學習內容由枯燥乏味的形式變成了字、圖、聲、像并茂,打破了舊的教育模式,從教師的角度出發,使教學的難點變得更容易講授,授課內容也變得更豐富多彩、形象生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使難點變得容易理解、記憶,同時也激發、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對于超聲展示的現代醫學內容進行了很好的詮釋[2~3]。
一個好的多媒體課件,可以將抽象問題形象化,有利于學生對教學難點、重點的理解、掌握,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復習、鞏固局部解剖知識,在大腦中建立正確的器官立體結構和相互間的比鄰關系,提高學生的自學和實際工作能力。
超聲診斷學是形象思維學科,觀察圖像時要有立體思維概念。改變學生單純的平面觀念,使其建立良好的立體思維習慣對學好超聲診斷有重要意義。超聲檢查可以從不同方位、多側面、多角度觀察病變的大小、回聲、邊緣以及周圍組織的改變,這是超聲相對于其他影像檢查的優勢所在,充分利用這一點,在頭腦中建立立體圖像,有利于理解、分析圖像。教師教學中應逐步使學生認識到良好的思維習慣在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中的重要性,使其較好地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診斷能力。由此可見,培養學生良好的超聲診斷思維邏輯方法,比單純地“看圖說話”更具有實際意義。
超聲診斷學中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為1.4:1,可見實踐課在超聲教學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因此,我們應增加學生的動手機會[4]。首先將便攜式彩超儀帶進課堂直接應用于授課過程中,使學生有機會接觸彩色超聲診斷儀,以增加學生對本課程的感性認識。此外,在保證醫療安全和醫療質量的前提下,使學生都能上機操作,讓他們有親身的體驗和感受;在實習中必須教會學生在進行超聲圖像識別時,一定要把人體解剖結構、血流動力學等有機結合在一起全面分析,把基礎知識和超聲圖像聯系起來,舉一反三、準確定位;對典型病例進行追蹤隨訪,強化學生大腦中對該病例超聲聲像圖表現的印象。并了解超聲報告的書寫規則,讓學生參與書寫檢查報告,要求學生使用規范化的醫學用語,培養其觀察能力、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鑒別和綜合判斷的能力。同時對操作所得圖像和臨床檢查結果進行相應的討論和分析。這樣做不僅能讓學生對書本上的知識進一步鞏固,而且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及臨床應變能力,使他們的思維靈活、不拘泥于書本,有利于綜合素質的培養。
無論是醫學的發展還是超聲影像的需要,提高外語水平,強化科研意識,都是新時期醫生必須具備的能力[5]。所以,超聲醫生不但要能夠讀懂設備的英文說明書,還應能夠在操作時快速地閱讀、理解顯示屏幕上出現的英文指令。現代超聲教學過程中實行雙語教學,以漢語教學為主,在用中文向學生介紹相關教學概念的同時,熟練、自然地向學生介紹相應的英語專業詞匯和術語,給出相關教學內容的英文標題[6],使學生不但要熟悉業務知識,還要讀懂英文文獻,了解最新的學科動態,努力縮短與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距離,提高自身的醫學素養。
與此同時,及時向學生介紹超聲學科的前沿知識、先進成果和發展動態;把臨床應用與科研實驗靈活地結合起來,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學術活動,開闊他們的視野,激發他們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興趣;指導學生上網檢索中英文文獻,進行資料收集、數據處理、完成一些英文摘要的書寫及綜述,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科研實踐中,增強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科研創新意識,使其熱愛并投身于超聲影像事業,不斷努力進取。
總之,我們從起初的課堂講授式教育方法,到后來的多元化教學,不但使學生掌握了輕松的學習方法,而且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新的教學模式又推動著教育理論的變革。知識不僅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更是學習者在一定背景下,借助教師及同學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一定的方式建構而獲得的[7]。因此,過去認為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而現在教師更被認為是知識建構的幫助者和促進者[8],更重要的是教師培養了學生作為臨床醫師不可缺少的思維方式及一定的臨床實際工作能力。
[1]左松,高云華,楊成業.多媒體課件在超聲教學中應用的先進性[J].現代醫用影像學,2002,11(1):36~37.
[2]許維新,郭光友,魏吉慶,等.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基礎[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3]王敏,張正彬,刁路明.CAI在病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2,16(2):96~97.
[4]王淑清.提高超聲教學質量的幾點方法及體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2,23:4.
[5]林雅杰.淺談超聲影像教學的幾點體會[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8,22(1):37~39.
[6]盧書成,丁晶,周志尊,等.醫用高等教學雙語教學的實踐與認識[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12:85~88.
[7]盧勤,勒激楊.影像教學的多元化發展要求[J].現代醫用影像學,2008,17(4):216~217.
[8]孫秀香.現代信息技術對醫學教育的影響[J].青島大學醫學報,2005,41:184~185.
G420
A
1671-1246(2011)08-00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