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青
(湛江衛生學校,廣東湛江524037)
中職生就業安全教育現狀與對策
葉永青
(湛江衛生學校,廣東湛江524037)
中職生;就業安全教育;安全防范意識
近年來,隨著職業教育走向大眾化,畢業生越來越多,嚴峻的就業形勢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由于就業市場不規范,不法分子趁虛而入,利用畢業生求職心切、經驗不足,以試用期培訓等五花八門的就業陷阱收取不合理費用。因此,就業安全教育勢在必行。
就業安全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一部分,但目前多數學校關心的是如何促進學生充分就業,而對學生的就業安全問題重視不夠,主要表現在對就業安全教育認識不到位,就業安全教育領導機構不健全,運行機制不規范等方面。
雙向選擇是就業的主要方式,也是就業市場發展的必然要求。畢業生通過人才市場擇業,迫切需要一個有序、穩健、成熟的人才市場,然而這個市場機制目前還不完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非公有制企業在就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學生就業的主要渠道。但由于中職生在求職中處于弱勢地位,對用人單位狀況缺乏了解,加大了求職風險。現在應用廣泛的網絡求職在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存有安全隱患。
中職生剛走出校門,缺乏社會經驗,不能理性認識社會不良風氣,有的學生脫離現實,好高騖遠;有的學生急于就業,疏于防范。因此,出現一些諸如“試用騙局”“合同騙局”等上當受騙案例。面對就業欺騙,多數學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只能忍氣吞聲。因此,必須加強學生就業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識。
教育本身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不但要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實踐能力、協調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還要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從知識結構看,學生雖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但外延知識(如法律安全知識)欠缺。從能力結構看,他們雖具有一定的認識能力,但實踐能力(如妥善處理人際關系、正確開展社會交往、適應形勢、環境生存)、解決問題能力較弱。他們雖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參與意識,但缺乏自我保護能力。
堅決打擊不法分子登假廣告、發假信息行為,規范人才市場。目前,學生求職的主要途徑有:人際求職、人才招聘會、互聯網、招聘廣告、單位直接進校招聘等,其中人才招聘會是招納人才的主要方式,政府有關部門應對招聘單位、人才網絡進行資格審查,對發布招聘信息的用人單位資質及其安全性進行有效監察。
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就業工作是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系社會和諧,關系學校前途和命運的大事。學生求職是否順利、安全,將關系到學生能否正確認識社會,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學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就業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到營造優良育人環境,維護校園和社會和諧,實現教育培養目標這一高度來認識,健全安全教育機構和運行機制,把學生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為應對日趨復雜的就業安全問題,謹防學生在求職過程中上當受騙,學校應加強就業安全教育。就業安全教育從內容和性質上可以分為就業安全知識教育和就業安全技能、安全對策教育。就業安全知識教育主要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就業欺詐的特點,而安全技能、安全對策教育則是使學生逐步掌握防范和應對就業欺詐的技能和方法,讓學生認識常見的就業陷阱。首先,學校就業指導部門應以法制教育為依據,以典型案例為依托,以就業形勢教育、與就業有關的法律法規教育、安全防范和自我保護及心理健康教育為主要內容開設就業安全知識講座;其次,學校應將就業安全教育納入教學管理范疇,保證落實。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目的,收到較好效果。
通過治安形勢教育,使學生認識到人才市場并不安全,各種違法犯罪分子會伺機作案,侵害學生合法權益;讓學生了解我國人才市場不夠規范,就業機制不夠完善。要多渠道、多形式普及就業安全知識,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知識和技能,提高防范能力。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發揮學生管理、就業指導、學生社團組織等部門的作用,形成齊抓共管的格局。在開展宣傳教育的同時,加強管理,增強學生安全防范意識。發揮學生社團、共青團組織的作用,開展集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于一體的安全就業知識競賽、主題班會、文藝表演等活動,寓教于樂。
學生畢業前,學校不僅要對其進行就業政策和就業技巧指導,還要反復進行與就業有關的法律、法規方面的宣傳教育,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人事爭議處理暫行規定》《人才市場管理暫行規定》等,使每位學生都知法、懂法和守法,能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發揮校園網優勢,發布就業安全教育信息,運用專題片、教學課件、典型案例等,向學生講授有關就業安全防范知識,讓學生提高警惕,以保護自身及他人的人身、財物、信息安全,確保個人的合法權益免受或少受侵害。主要以防人身傷害、防財物受損等為教育內容,通過系統教育,增強學生安全意識,幫助他們學會在錯綜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明辨是非,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就業壓力加大等諸多原因,導致學生易出現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焦慮、恐懼、憂郁、冷漠、固執、暴躁、消沉等。若不積極疏導極易引發各類安全事故。因此,應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如開展人際關系和諧教育、環境適應教育、健康人格教育、性教育、心理衛生知識教育、應對挫折教育等。這對優化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預防心理疾病,促進人格全面發展,實現素質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要盡量掌握每名畢業生的思想狀況和擇業過程,對畢業生實行有效監控,對遇到困難的學生及時提供幫助。學校和實習單位要嚴格實行畢業生請假外出求職登記制度,帶教教師和班主任要掌握每名學生的現狀和去向,確保信息暢通,及時研究、解決學生就業中遇到的問題。
就業安全教育是一項長期而現實的工作,學校要不斷研究學生就業過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堅持不懈地開展安全就業教育工作。同時,不斷改進教育方法和內容,為學生就業提供全方位的指導和幫助。
G414.1
B
1671-1246(2011)05-00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