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彬
(沛縣第三中學,江蘇 沛縣 221600)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教學生作文,就要教會學生批改作文。”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作文修改能力是寫作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修改,是學生的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也是寫作活動由初級階段通向高級階段的重要階梯,好的作品都是經過反復修改、多次加工的結果。《新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能獨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結合所學語文知識,多寫多改,養成切磋交流的習慣,樂于相互展示和評價寫作成果。”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應該重視培養學生批改作文的能力,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學生作文是學生在學習語文基礎知識基礎上所進行的綜合性練習,已經掌握的基礎知識是寫作的基礎,同樣也是批改作文的基礎。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批改能力,指導學生批改作文是可行的。教師應善于利用這種能力,提高和培養這種能力,讓他們把所學的基礎知識和作文更好地聯系起來,學以致用,相輔相成,不斷提高。
經過多年的努力,在作文教學中,我進行了指導學生批改作文的探討,收到了滿意的效果,基本形成了以下的作文評改模式。
(一)明確批改的目的和意義。學生應從心理上重視它,做到主動評改、樂于評改,更要抱著嚴肅認真、高度負責的態度來評改,并做到虛心學習、取長補短。
(二)分合作小組。一人任組長,組長詳細登載好每次每文批改好壞典型、分數,以及批改中的紀律問題和突發事件,以備教師查詢。
(三)改前指導。教師首先把作文瀏覽一遍,掌握習作的大體情況。學生互批前,教師進行評改指導,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部分。
1.講解示范文章,讓學生有例可依。
2.制訂互批標準。一是常規標準,即從遣詞造句、語言表達、修辭手法、錯別字、標點符號、卷面等方面制訂詳細的評改標準,這個標準,開學初就印發給學生,以長期使用。二是特定標準,即根據本次作文的具體寫作要求,從文章的審題、立意、選材組材、謀篇布局等方面制訂本文的特定標準。這一標準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制訂,由老師投影供學生使用。比如,寫一篇散文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要求:用心觀察社會生活,選取細節、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題目自擬,也可從以下題目中選取:《河邊漫步》、《寫于深夜里》、《我望著萬家燈火》、《望星空》。教師引導學生擬定以下標準。
內容方面:是否寫出了對生活的感悟,是否具有典型意義(由個別到一般)。
結構方面:開頭是否新穎,層次是否清晰,過度是否自然,結尾是否具有啟發性,或發人深省。
語言表達:是否具有多種表達方式,是否具有真實生動的細節,語言是否流暢。標點符號、錯別字是否有錯。
卷面:字跡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整潔。
3.教師指導并傳授評改的具體方法并提出要求:通讀全文,標出錯別字、病句及標點運用不當之處,寫出眉批;再讀兩遍,評改文章內容,找出主要優缺點;依據評改標準,逐項打分,打出總分;寫出總的評語;寫上批改者姓名。
4.指導書寫評語:提前打印幾篇中、下等作文及其眉批、旁批、尾批,給學生當作范例,指導學生以此標準為尺度,寫出評語。評語要求客觀公正、切中要害、用語準確、嚴密、中肯、具體,不能給人以模棱兩可之感,既要肯定優點,又要指出不足,盡量提出修改的意見或建議。
(四)教師批改。為了增強作文評改的有效性,提高作文評改與寫作的水平,教師更要重視對學生評改后的作文的批改,不僅要認真評改學生習作,而且要認真評改學生的評語,對于中肯、合理的評語要予以肯定,敢于發表自己感觸的要欣賞,漏批的錯誤要及時指正……讓寫作的同學有所收獲,讓評改的同學更有成就感。
有時還要及時選取其中典型的文章進行點評,指導學生學會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進一步領會互改的要領,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評價能力、寫作能力,從而提高寫作水平。這是教師在學生評改作文后要做細做好的事情,做好這些,還遠遠不夠。作文評改,只是讓學生知道了自己的作文出現了哪些問題,如何修改成好文章,這才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關鍵,只有想法是不行的,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別人評改的建議修改習作。這樣,才能印證“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個道理。
(五)堅持改后重寫。在一次主題為“母愛”的習作中,閆倩同學敘述了小時候因腳扭傷了,不能在大年夜出去看煙花,母親不顧辛勞,背著她看煙花的往事,敘事平淡,題目很平常。在同學的建議下,閆倩同學以《又是煙花燦爛時》為題,開篇描寫了眼前煙花綻放的美景,渲染了氛圍:“……窗外,流光溢彩,燦爛了整個夜空,每朵綻放著的煙花猶如爆開的幸福之傘,那點點幸福隨著‘砰’的一聲極力向遠方散去,直散到我童年的夢中……”使人很自然進入回憶之中。文中多處妙語連珠,結尾處:“又是煙花燦爛時,它會一直定格在我的心里……”照應開頭,含蓄點題。重寫后的作文就把平常的事寫得很有詩意,含蓄唯美,受到同學們的一致好評。
通過互批作文,學生的寫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收獲有以下幾點。
(一)通過互批作文,學生更好地明確作文努力方向。部分學生對于作文應該怎么寫是模糊的,可能他自認為明確,一旦到了評別人作文的時候就出錯。為了使自己的評語準確,他必須弄清相關要求,不然評語寫錯了,會被同學質疑、取笑。批改作文的過程也是深化認識作文要求的過程,認識加深了,作文水平也就提高了。
(二)通過互批作文,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作文自改。首先,從批改別人作文入手,到引導修改自己的作文,他們能保持一種飽滿的激情和昂揚的志趣。其次,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別人的作文是一面鏡子,能夠折射出自己作文中的缺點,互批作文后再修改自己的習文,就不會感到無從下手了。通過互批作文,每個學生得到更多的關注和鼓勵,互評時評語會更加詳細,加上是同學作評語,他會充分理解寫作的難處,會用平等的眼光去評改,不會像老師的要求那么高,進而營造一個作文評改的良好氛圍。
(三)通過互批作文,更有利于促進同學間的相互間交流,培養他們的協作精神。有的學生成績差,其實他們的天資差距很小,差距較大的是他們的學習方法是否恰當、是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現在的學生缺乏與他人交流和溝通的習慣,團結協作精神較為缺乏,他們不太了解別人,也不懂得如何擺正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同時他們又非常渴望交流。所以互批作文,為同學們的相互溝通架起了一座橋梁,學生之間交流多了,班級的團結力、凝聚力就自然增強了。
總之,讓學生動手評改作文,既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又減輕了教師的負擔;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有利于提高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把原先“學生寫作”、“老師批改”的兩個互不相干的獨立環節融合在一起,師生關系始終貫穿于作文教學的整個過程,提高了作文教學的實效性。同時教給了學生互改互評的方法,“授人以漁”,讓學生學會互改互評,善于互改互評,這在他們今后的學習中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