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麗
服裝行業做的是潮流,時尚,銷售上存在流通量與分布面積較大等特色,有自營與代銷混合兩種銷售模式。這些都使服裝業的日常資金管理有自己的特點,但目前我國服裝業的日常資金管理仍停留在傳統管理模式上,還存在賒銷業務不規范,存貨積壓情況較嚴重,資金周轉率低下等等問題。
服裝業常年來由于財務制度上監管不規范及執行力度不夠,間接給各零售網點造成一種工作松散無人問津,隨意支配營業額等等現象,導致網點及代銷點的資金與應收賬款的回籠不及時,營運資金周轉率低下,且容易產生貨款遺失、坐支或滯后等等現象。
1.匯率升值預期,相應減少服裝業貨幣資產
由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斷攀升,而且當前還有升值預期,匯率升值,攤薄了服裝業利潤,減少了流動資產。就以汕頭某一紡織服裝企業來說,2007年1月份至12月份出口貨物銷售額2845740.90美元,實收人民幣21607022.22元;外匯損失為人民幣1118376.17元;企業因匯率變動損失了5.18%的利潤,而2008年1月份至12月份出口貨物銷售額3608000.70美元,實收人民幣24887660.21元;外匯損失為人民幣1620353.11元,企業因匯率損失了6.51%的利潤。減少利潤的同時企業貨幣資產也相應減少。
2.規模擴張,導致營運資金流動性不足
服裝銷售點規模擴張過快,以超過其財務資源允許的業務量進行經營,導致過度交易,從而形成營運資金流動性不足。曾曇花一現的中國ITAT集團(下稱“ITAT”)即屬此例。2005年注冊成立的中國ITAT集團成立后的2年內在中國開設了近750多家分店,迅速躋身為中國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如此大規模的擴張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支持,中國ITAT集團的核心模式是以外商引入融資款來開新店擴張,通過供貨商賒銷經營“零庫存、零風險,零月租”經營模式,通過各個分店之間的現金調配來平衡現金流,甚至調配分店的資金作為新店的資本金。這種高速增長的模式看似完美無缺,但是流動性不足,資金鏈緊繃。2008年,當ITAT在香港上市由于財務透明數據不清晰,出現資金鏈嚴重脫軌,導致中國ITAT各地的門店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掉。
由于服裝業有自營與代銷兩種銷售模式,因此應收賬款有二種。一是自營店產生的應收賬款,該款項易掌控。二是代銷店產生的應收賬款,該款項由代銷店負責人與客戶對接,由于分布網點較多,故易出現后人不理前人賬、今日不理往日賬等嚴重脫節現象。加上賒銷業務不規范,審查客戶的信用程度不嚴格,從而給客戶提供了欠賬的可乘之機。
1.以打折方式降低庫存,降低服裝品牌形象和利潤
面對著大量積壓在倉庫中的服裝,服裝業往往不得已采取打折降價的手段來處理庫存,以盡快地回收部分資金,避免更大的損失。但此種情況下的服裝業經營者的地位是非常尷尬的,一方面即使是降價也未必就能將庫存銷售出去,而且降價銷售必然會影響品牌的整體形象和價格體系,降低顧客對產品的忠誠度。另一方面如堅持不打折,由于服裝產品的生命周期短,較容易落伍過時,放在倉庫只會越來越貶值,最后變成廢布一堆。
相關報道顯示,北京奧運贊助商阿迪達斯目前全國積壓的商品價值高達10億元、恒源祥為2.5億~3億元、真維斯則為1.2億~1.6億元。另據報道,美特斯·邦威推出的全新品牌“ME&CITY”,2009年第一季度的適銷率降至30%,庫存嚴重,不得不重新調整戰略,從而引發裁員、渠道調整等一系列舉措。事實上,庫存問題在服裝零售業由來已久,只是在近幾年的市場環境中尤顯突出。庫存無情地吞噬著服裝企業的利潤,使一批批的服裝企業倒下。在現金為王的今天,如何提高現金流周轉,解決庫存壓力是擺在服裝企業面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沒有庫存考核指標
由于很多服裝企業只考核銷售額、利潤,而沒有考核庫存指標,導致各門店在訂貨時,由于擔心暢銷貨品補不到貨,因此多訂貨,反正訂了也可以退,這樣直接導致了需求信息在供應鏈中的逐級放大,產生“牛鞭效應”,增大了服裝業生產、供應、庫存管理的不穩定性。
1.根據客戶信用狀況,確定應收賬款信用額度
根據客戶信用狀況,把應收賬款投資總額分配給服裝企業客戶,確定其信用額度。(1)查閱和分析客戶歷年的財務報表,尤其是近期的;(2)向信用評估機構咨詢;(3)客戶開戶銀行的證明以及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已公布的一些服裝企業信用等級;(4)向給客戶提供信用的其他服裝企業調查,(5)服裝企業自身積累的資料。由于資料來源渠道很多,服裝業要考慮獲取這些信息本身的成本效益。
2.建立各營業網點及代銷網點賒銷審批制度
服裝零售業可根據自身特點和管理方便,對各營業網點及代銷網點同時建立賒銷審批制度。規定在一定額度內的賒銷由特定權力的人員批準,超過限額的,必須請示上一級領導同意后方可批準,金額特別巨大的,需報請企業最高領導批準。同時,應落實責任制,各經辦人員經辦的賒銷業務應自己負責,其經濟利益與回款情況掛鉤,要求其對自己經辦的每筆賒銷業務進行事后監督,直至收回資金為止。
1.加強總部、地區總部的貨幣資金融通和調度力度
總部或地區總部在貨幣資金管理上應通過建立內部貨幣資金調劑中心,對門店實行統一開戶、統一結算、統一管理、統一調度。總部對門店可建立備用金制度,門店不得坐支銷貨款。
銷售折扣、折讓政策會嚴重影響貨幣資金的流入量,因此門店無權決定折扣、折讓,總部或地區總部對折扣、折讓的商品品種、范圍、時限和幅度要嚴格規定統一籌劃,擬定出臺,頒發至各區域及各網點。各銷售點按折扣促銷,返利等優惠政策,有效提高服裝庫存周轉利及變現力,搞高資金運作。門店應根據庫存商品的質量、時限等及時向總部或地區總部提供實施商品折扣、折讓的意見。
2.優化流動資金結構,促進資金的有效使用
服裝企業流動資金由貨幣資金、銷售資金、采購資金等多種流動資金構成。服裝企業應據自身所擁有的流動資金數量,結合服裝企業生產經營的現狀,充分考慮市場的變化,運用現代管理技術,預測服裝企業的銷售狀況,“以銷定產”來合理地安排生產,并組織采購,也即確定各種流動資金的合理比例和最優結構。服裝企業管理部門應對流動資金的實際使用進行定期的監督和檢查,看其資金的實際使用情況與供、產、銷計劃是否相符,以促進流動資金的有效使用。
1.提高銷售預測的準確度
服裝企業在進行銷售預測的過程中可以采取滾動預測的方式,不斷地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對銷售預測進行修正,并讓經銷商參與整個預測流程,發揮經銷商更接近市場、更了解市場的優勢,以提高銷售預測的準確程度,減少存貨庫存。
2.完善服裝業存貨內部控制
首先,服裝業要建立存貨業務的崗位責任制,明確各部門和相關人員應承擔的責任、權利和義務,規范存貨業務的各個環節,確保相關部門和崗位職責分明,并保證存貨業務的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相互制約和監督,杜絕徇私舞弊現象的發生。其次,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存貨盤點制度,實施盤點控制,以確定賬實是否相符,為服裝企業的存貨管理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每日交接班監盤點勢在必行,同時反映庫存堆積情況和熱銷服裝情況。分析商品的周轉率。
3.實現存貨信息化管理
結合自身業務流程特點,使用合適的庫存管理ERP系統,建立服裝企業的存貨管理信息系統,使服裝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以及服裝企業與供應商,經銷商之間實現存貨信息的共享,從而提高服裝企業的存貨管理效率。例如服裝企業可以讓供應商參與服裝企業的存貨管理,通過建立與供應商之間的信息交流平臺,向供應商公布自己的銷售經營計劃,由供應商根據服裝企業的存貨消耗需求情況來組織安排發貨。這樣,既可以降低存貨的采購成本,又減少了存貨的資金占用。
服裝企業要架設分銷與零售管理系統或數據倉庫,準確、及時、完整地了解全國各地的銷售、庫存情況,使銷售數據透明化,然后由計算機系統給出補貨、調貨、退貨的建議,再進行人機交互最后決定配送量。
4.建立配送中心
由配送中心根據各網點銷量和庫存來統一配送,施行供應商管理庫存。配送中心根據各網點的銷售、庫存情況及時進行調劑,這樣將減少有些網點脫銷、有些網點卻高庫存的現象。另外,為了減少運輸成本和時間,利用中心店來緩沖調劑周圍衛星店的配送。
目前,我國可用來化解匯率風險的工具主要來自于各商業銀行開展的外匯業務和金融衍生產品,服裝企業可以利用出口押匯、票據貼現、出口信貸等多種貿易結算工具,提前或推后交款時間,以防范匯率風險,實現保值增值的目的,最大化貨幣資金流入。如事先在簽訂商品交易合同時,貿易雙方確定了采用某種貨幣計價成交以后,可以在協議中增加防范外匯風險分攤條款,規定如果合同選定的計價貨幣到支付日匯率發生變化,可以匯率變化幅度的一半重新調整單價,由買賣雙方共同分攤匯率變動帶來的損失或收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