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英
(重慶師范大學數學學院代數與幾何教研室,重慶 400047)
高等代數是大學數學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其特點是抽象嚴謹,解題方法又靈活多變。因此,如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自覺的體會總結,運用本課中常用的方法,并聯系所學知識和已證明的習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定義1:在n維歐氏空間中,由n個向量組成的正交向量組稱為正交基;由單位向量組成的正交基稱為標準正交基。
引理1:n維歐氏空間的子空間V1的正交補V1┷由所有與V1正交的向量組成。
引理2:在歐氏空間中必存在標準正交基。
引理3:(線性映射的維數公式)設σ是線性空間V到線性空間V1的線性映射,則σ的像空間的維數+σ的核空間的維數=dimV.即σ的秩+σ的零度=dimV。
教材[1]的習題中有如下一道題:
設V是n維歐氏空間,α≠0是V中的一個固定向量,
(1) 證明:V1={x/(x,α)=0,x綴V}是 V 的子空間;
(2)證明:V1的維數等于n-1。
問題(1)的證明一般情況下就用子空間的定義證明即可,即對數乘和加法運算封閉。下面主要給出問題(2)的不同證明方法。
證法1:為證明結論首先證明V1是L(α)(表示由向量α生成的子空間)的正交補。
事實上,由引理 1 可知 L(a)┷={x∈V/(x,β)=0,坌β∈L(α)},而容易證明:{x∈V/(x,β)=0,坌β∈L(α)}=V1。
從而 L(α)┷=V1,所以 V=V1+L(α)=V1L(α),因此,由直和的判定定理可知 n=dinV=dimV1=dimL(α)=dimV1+1。
這表明dimV1=n-1
證法2:由引理2可知任意歐氏空間必存在標準正交基,故不妨設 α1,Λ,αn為 V 的標準正交基。 設 α=k1α1+Λ+knαn,其中 k1,Λ,kn∈R 則對坌β=x1α1+Λ+xnαn∈V1,其中 x1,Λ,xn∈R,由α1,Λ,αn為 V 的標準正交基可知(α,β)=x1k1+Λ+xnkn=0.因此,線性方程組 x1k1+Λ+xnkn=0的解就是 V1中的向量在 α1,Λ,αn下的坐標向量,其解空間的維數就是V1的維數。因為α≠0,故(k1,Λ,kn)≠0,從而 x1k1+Λ+xnkn=0 的解空間的維數為 n-1,即dimV1=n-1。
證法3:考慮實數集R按數的加法和數乘在實數域R上構成的的線性空間,定義映射 σ:V→R 為 σ(x)=(x,α),坌x∈V,則易驗證 σ 是線性映射,σ 的核空間就是 V1{x/σ(x)=(x,α)=0,x∈R},σ的像空間為R。由線性映射的維數公式有:σ的核空間的維數+σ的像空間的維數=dimV=n,而σ的像空間的維數=dimR=1,故的核空間的維數=dimV1=n-1,故結論成立。
以上利用不同的方法給出了一道習題最終將班集體建設成為和諧、民主、祥和的大家庭。
想要更好的提高班級管理工作質量,就必須深入了解學生內心需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家庭狀況以及社會交往情況,針對每位學生的特長、愛好、性格等建立一套完整的個人檔案,并隨時觀察每位學生的學情狀態,為他們分別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必要時開展個別教育。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全方位看待學生,不要僅僅看到學生的優點或缺點,要根據“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原則,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比如有的學生比較自信;有的學生集體觀念較強;有的學生心態很好;還有的學生具有堅強的意志等。但是人無完人,每位學生身上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缺陷,如心理素質較差、容易自大或自負、自控能力差、組織紀律性不強等。班主任教師不能只看到優等生的優點,后進生的缺陷,否則,只能使后進生產生逆反心理,加深了他們的自卑心態,很有可能會從此一蹶不振。因此,班主任教師要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注重發揮學生的優勢,幫助學生改善自身的缺點,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提高班級團隊的整體素質。
班主任教師要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看到存在于學生身上的個體差異,認識到個體差異的不同造就了他們不同的思維方式與接受能力,根據他們喜好、習慣的不同,采取個別交談的方式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要知道,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獨立的個體,并不是工廠按照統一標準生產出來的產品,因此,班主任教師除了要對學生進行共性教育以外,還應該特別注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運用感情疏導、誠懇交談等方式,站在朋友的立場上為學生排憂解難,盡量遵循“表揚與啟發并用”的原則,讓學生理解班主任話語的弦外之音,感受到班主任的一番苦心。這種方式不但有利于化解所有問題與矛盾,還有助于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
總而言之,在當今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背景下,班主任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多樣與專業水平,以適應新社會對教師的更高要求,順利歷史發展潮流。作為班主任教師,要肩負起社會賦予的重要使命,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了解學生心理狀況,采取因材施教、因人制宜的管理方式,樹立教書與育人共進的教學理念,注重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的學習精神,全面提高高職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其將來的順利就業奠定基礎。
[1]邵嫻.淺談高職班主任的工作藝術[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9,(1).
[2]邊巍.高職班主任工作的幾點體會[J].科技信息,2009,(35).
[3]臧健.做好高職班主任的幾點體會[J].職業技術,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