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這樣一期策劃,源于如下一個追問:
當下,我們的老師除了教考、比升學率還有什么?
每次腳步走進校園,看到老師們一身疲憊,一臉茫然,我們的心就非常糾結:我們的老師為什么跟他們教出來的學生一樣也成了可憐的“半個人”?當我們的教育生活墮落到只剩下考試成績可以掂量的時候,只剩下升學率可以把玩的時候,只剩下世俗功利可以滿足的時候,還有什么意義和樂趣可言?
先哲張潮云:才之一字,粉飾乾坤;情之一字,扶持宇宙。人最可寶貴的是有“精神世界”和“精神存在”。是的,正如學者李零所言,一個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都似喪家之犬。因此,教師要成為真正意義上豐富豐滿的完整的人,首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找回丟失的另一半。
于是,我們試著尋找問題的解:
我們的老師是否還應當擁有一份親情?——親情是什么?它像一爐燃燒的火,是溫暖的。是否還應當擁有一份愛情?——愛情是什么?它像一朵綻放的花,是美麗的。是否還應當擁有一份閑情?——閑情是什么?它像一片舒卷的云,是優雅的。
我們的努力得到了許多老師的熱烈響應。因為大家有一個共同的心愿:找回丟失的“另一半”,讓自己還原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過一種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于是,便有了黃麗娟們“一樹一樹花開”的親情;便有了王開東們“清泉一樣流過”的愛情;便有了陳芳們“一人一竿”的閑情。閱讀和編輯他們的文字,我們真切地感受著洋溢其中的溫暖、美麗和優雅,同時無比激動作如此大膽地遙想:當我們教師的大多數擁有了這樣的人生情懷的時候,我們的教育生活將是一種怎樣讓人心靈向往的生動景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