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其實,只要擁有一顆善感的心,何處沒有風景?
靜止的歲月
踏上這石板鋪成的老街,城市的喧囂被隔離在身后。這里,靜止的是歲月,不老的是光陰!
窄窄的竹巷,家家戶戶門前都掛著手編的竹制品,簸箕,篩子,竹筐……它們和主人一樣寂寞,不知道是誰,什么時候將它們帶走。它們整日無人問津,店主卻依舊保持著恬然與從容:戴老花鏡須發(fā)皆白的老先生,手拿篾刀,一下一下削著竹條,似乎,生意好壞于他來說,毫無關系,每件竹器都是他的藝術品,或許只為打發(fā)時光,甚至是自我把玩欣賞,與贏利無關。再走幾步,一扇院門旁竟有鋪滿青苔的小徑,這是怎樣一條綠意融融的小路呀!忍不住小心走過去,這鋪滿青苔的小路是通往一扇久不開的柴扉吧!順著小路向深處走,一扇略顯破舊的木門出現(xiàn)在眼前,風塵遮擋不了的華貴,趟過歲月的河流,從破舊卻依舊古樸典雅的門樓,從雕花木窗后,走出來,靜默不語!
順著竹巷走,就到了老街。街頭的兩層小樓,是有上百年歷史的“上池齋”。一格格朱紅色小抽屜,一行行,一列列,占滿一大面白墻。木抽屜上古銅色拉環(huán),磨得錚亮;藥材的芳香彌漫,氤氳……在藥香中,走進老街,兩側都是青磚小瓦房,一色朱紅漆木質柵子門,店前匾額亦是古樸的。“茂祥日雜”、“東門布店”……日雜店,自然什么都有,鍋碗瓢盆,油鹽醬醋茶,針頭線腦,一應俱全。布店,一匹匹布立于柜臺。遠看,花花綠綠一片;走近細看,都是棉質花布。這樣的布匹就該在這古舊的小巷中默默佇立,佇立成不變的風景。再往前幾步,是鐵器鋪。鐮刀、鋤頭、鏟子,一排排鋪陳開來。看著看著,耳邊似乎傳來“叮叮當當”的聲響,那是鐵匠掄著鐵錘,在紅紅的爐火前,奮力地,一下一下敲擊著鐵器,敲擊著歲月!
老街右側有條小巷。信步走去,一扇扇門洞開著,院中的花香,晾著的衣物,家長里短的絮語,一下子,“撲啦啦”涌到你面前。這樣的溫馨場景真是久違了!住在商品房里,鄰居甚至對面不相識。如今,看到這樣的情形,心中自然充滿感動!一只小小竹簍擺在門前,竹簍里是大小均勻、泛著金黃光澤的圓溜溜的小土豆,那土豆真是小得可愛,被暖暖的陽光照耀著。小土豆的主人,是屋內的兩位老人吧!已是午后兩點,兩位老人尚坐在四四方方的餐桌邊。老奶奶端著飯碗,面前是幾碟小菜,她不緊不慢地吃著;老爺爺呢?手中是只青花瓷酒杯,他慢慢品著酒,吃著菜。他們,是不需看著鐘計算時間的吧!一杯酒,可以品上幾個鐘點,時間就是這么緩慢,生活就是這么從容。我們呢?每天匆匆走在路上,匆匆趕著去上班,匆匆吃飯睡覺,我們何曾像老人們這般細細品味飯菜的滋味,美酒的醇香?日子在我們身邊走得那么匆忙,我們不敢懈怠,總覺得那么多的事情在等著自己,無法停下匆匆前行的腳步。其實,我們可以給自己,給心靈放個假:可以慢一下腳步,看一路風景,花開了,鳥叫了,樹長高了!可以捧一本書,懶懶散散看幾頁,用書蒙著臉,躺在搖椅上晃悠晃悠,在油墨清香中,在溫暖陽光下,舒舒服服睡個好覺。不必擔心遲到,不用惦記還有多少工作和家務等著自己。
走在老街,歲月似乎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前就已停滯。老街上的人們,在靜止的歲月中,活得如此從容而幸福……
從容行走的上海博物館
一直無法喜歡上這座國際化大都市,對一座城市的感情是需要培養(yǎng)的,但我覺得無論再過多長時間,我也無法喜歡上海。
直到今年暑假,來到上海博物館,才算找到可以從容行走的去處!
在這最繁華的鬧市,在這炎炎夏日,你一旦走進博物館,就會一下子跌入歷史長河。喧囂的城市不復存在,濃稠的暑氣瞬間退卻,你會感覺時光倒流,好似回到很遠很遠的古代。
一樓的石雕石刻,一尊尊記載著歲月的滄桑,那尊無頭將軍俑,不知何年何月丟了肩上的腦袋,可他依舊佇立幾千年。他還會繼續(xù)佇立多少年?我無從知曉。但在我有生之年,他會依舊保持佇立的姿態(tài)!石碑上的文字或古樸、或蒼勁,有的字跡清晰得似剛剛刻下,有的字跡已模糊,碑上深深的斷痕,向我們訴說曾經遭受的戰(zhàn)火與磨難。那一切已成為歷史,年邁的石碑與古老的文字,是歷史的見證。它們默默無語,我卻似乎聽到人喧馬嘶,似乎看到刀光劍影!
走在二樓的瓷器展廳,厚厚的地毯,踏在上面悄無聲息。偌大的展廳,雖人流不斷,卻沒一點聲音,人們被震撼了!一只花瓶,一只碗,一只碟,歷盡多少滄桑歲月,才走到今天,它們能完好保存至今是何等不易。或許,它們曾是御用瓷器,流落民間,曾顛沛流離,最終還是毫發(fā)無損。它們曾見證過多少血雨腥風?我不知道,你不知道,它們知道。
三樓古錢幣廳中,一枚枚古代錢幣,形狀各異,有的布滿厚厚銅銹,那綠色的銹跡,告訴我們它怎樣的過往?那各種材質的錢幣,它們在多少古人手中傳遞過,那錢幣的背后,有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書畫陳列館中,在幾百年后的異鄉(xiāng),我竟然與家鄉(xiāng)名人——鄭板橋不期而遇,看著落款上“興化”二字,眼底竟有溫熱之感。朦朧中,我似乎覺得鄭老先生正透過這幅翠竹勁石圖,看人世滄桑變幻。
走在博物館每一處,都會浮想聯(lián)翩;每一件展品,都向人們講述著年代久遠的故事。它們拂去滿身歷史的塵埃,默默佇立在五千年的古老歲月中!
上海博物館,可以讓每個匆匆過客為之駐足停留,它應該是上海這座不夜城,唯一可以看見“秦時明月”的地方吧!
西蘭花的心事
西蘭花,擁有一個很美的名字。
第一次看到這三個字,是在一本菜譜上,這本只有文字沒有插圖的菜譜,只告訴我有種蔬菜名西蘭花,可素炒。不知為何,這美麗的名字從此便深深印在記憶中,為這美麗的名字,我在書店里翻看一本本菜譜,終于目睹它的芳容。
買來一朵西蘭花,靜看,才發(fā)覺只有這么美的名字才能與之相配。它似一朵碩大的綠茸茸的花,細細看,卻是一粒粒針尖般細小的花苞密密實實綴在頂端,無數(shù)挨挨擠擠的花苞,摘下任一朵,若放大,恰似美麗的郁金香。只是,它們無法像郁金香那般綻開在陽光下,那些花苞包得那么緊,你無法看到花苞里是否藏著柔弱的花蕊,花蕊是什么顏色。每一粒花苞似乎都藏著欲說還休的心事。它們雖擁有如花般美好的名字,卻不會被裝飾在任何一只花瓶里;它們只是蔬菜,最終是要被端上餐桌的。
西蘭花的花苞里究竟藏著怎樣的心事?是美麗的,還是憂傷的?寫下這段文字時,不禁想起席慕蓉的詩:“我只能來這世上一次,所以,請給我一個美麗的名字,好讓他能在夜里低喚我,在奔馳的歲月里,永遠記得我們曾經相愛的事。”
一個美麗的名字,一段無法言說的心事,生命中過往的人或事,總會在每個落雨的午后,在細雨敲打窗欞時,呼啦啦涌上心頭。
曾經是愛做夢的女孩,渴望擁有一個美麗的名字,擁有一段浪漫的往事。多年以后,雖湮沒在零零亂亂的瑣事里,卻頑強追逐著一份平常生活中的精致。喜歡玻璃器皿,將紅紅的草莓洗干凈,盛在玻璃碗里,倒上乳白的酸奶,捧著晶瑩透亮的玻璃碗,和孩子你一勺、我一勺分享酸奶草莓,那感覺竟是分外美好。買只檸檬,聞著清香氣息,切下薄薄的檸檬片,在新買的磨砂玻璃杯中,倒杯溫水,霧氣氤氳,檸檬片在水中浮浮沉沉,好想讓時光就這么靜靜地在檸檬香中流走。
某個休息日,向先生請半天假,將自己泡在閱覽室,從從容容地翻看一頁頁文字,無需惦記孩子作業(yè)是否完成,無需記掛晚餐是否來得及準備,偷來的“浮生半日閑”,也是一種奢侈的享受。
捧著手中的西蘭花,揣度藏在花苞中的西蘭花的心事,不忍用刀將它切成一塊塊,而是采茶般細心地摘下一小朵,一小朵。不想用油炸炒這美麗的西蘭花,輕輕放在鍋中,倒一壺清水,將它們煮熟。熟了的西蘭花,還是那么綠茸茸,有淡淡的芬芳,盛在玻璃碗中,一朵朵,很美,完全可以與它美麗的名字相配。
如此細致地對待一朵西蘭花,是因為美麗的名字吸引了我?是因為藏在花苞里的心事感染了我?還是渴望自己在平淡從容的日子里能永遠保持一份美麗的堅持?
北公園的冬天
北公園是鑲嵌在教室北窗的一幅畫,這畫隨四季更替變幻不同的風景,而有時季節(jié)的更替似乎只是一轉身的距離。
清晨,迎來今冬第一朵雪花。北公園的冬天就在這一剎那間撲入我的眼簾!
湖面沒有一絲漣漪,凍僵了,不會微笑了!湖邊的垂柳半個月前還那么婀娜嫵媚,此刻卻已花容失色,厚厚的落葉在樹根處默默累積,一層一層又一層,僅剩幾片黃綠相間的葉子在樹梢顯得那么寂寥,那么孤單!依稀記得柳如煙的春天,樹根處雪白一片,遠遠望去,以為是尚未融化的春雪;細細看來,卻是柳絮層層又疊疊。時間就是從這如煙柳色與枯黃落葉間悄然滑過!
游艇靜靜泊在岸邊,它們會沉默整個冬天。耳畔依稀響起船槳劃過湖面時“嘩嘩”的歌聲,孩子們“咯咯咯”銀鈴般的笑聲,這一切,定格為一幀熱鬧的圖畫,留在已逝去的又一個夏天。
那幾株梧桐曾經在秋風中“啪啪啪”拍著金色的手掌,那掌聲似乎還在高高的藍天下回響。可是,第一朵雪花伴著冷冷濕濕的雨滴飄落時,梧桐們卻已啞然,那掌聲是歡送南飛的大雁吧?明年春天,它們會揮舞著新綠的手絹等待大雁們回來!
木板鋪就的窄窄拱橋,此刻濕濕滑滑的,淋濕的橋面,愈發(fā)清晰的木紋氤氳成朦朧的圖畫。橋兩側鐵鏈銹跡斑斑,沉重地下垂,似乎只有墜到橋面,才能好好休憩。鐵鏈的冰冷更襯托出橋面的溫潤,很想在橋上走走,讓濕濕的腳印印在濕濕的橋面上!
整個公園除花草樹木,小橋流水,只剩涼亭里垂釣的這位老人。灰黑色呢帽,白色棉線手套,長長的釣竿,天地間一片靜寂。不禁想起柳宗元的《江雪》,只是這位老人和詩中“蓑笠翁”垂釣的心境想必不同吧!
那長長的回廊,那在春天被紫藤花蔓掩映得不見陽光的回廊,那曾經掛滿無數(shù)紫色風鈴的回廊,這一刻,它是否冷得發(fā)抖?這一刻,它是否會想起曾經沿著它的手臂攀爬著、纏繞著的藤蔓?那曾經的柔美是回廊珍藏在心中的溫暖回憶吧!
拐角處的池塘里,嬌艷了一個夏天的荷花呢?此刻應是“荷盡已無擎雨蓋”了吧!曾經在翠玉般的圓盤上滴溜溜滾動的露珠呢,是否已變成剛剛飄落的雪花?在荷葉下盡情嬉戲的游魚們,沒有不時撒下面包屑的孩子們的陪伴,你們寂寞嗎?
只有大門前那高大的玻璃花房里翠色依舊,它是北公園的冬天僅剩的一角春天!
把一抹微綠藏在心里,風景就在你身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春天!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