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握手會議
1947年9月27日,晉冀魯豫南征野戰軍(即劉鄧大軍)在河南省光山縣白雀園的王大灣召開旅以上高級干部會議。這次會議一開始氣氛就不尋常:劉伯承、鄧小平兩位統帥沒有像往常那樣親切地和老部下打招呼,而是緊繃著臉,端坐不動。鄧小平開門見山:“今天開會不握手,大家都應該明白。”接著,他就創建大別山根據地的任務,淡到部隊眼下很不理想的作戰情況和紀律作風,要求全體指戰員牢固樹立“以大別山為家”的思想,堅決克服怕打硬仗情緒和紀律松弛現象。“尤其是領導干部,必須帶好頭。”劉伯承重點強調,關鍵在于提高信心,增強斗志。“‘勇’字就是男子頭上有頂光榮的花冠,而有的干部打起仗來缺乏勇氣,沒卵子,不像男子漢。這是不允許的,以后一定要堅決克服。”
王大灣會議的贏接誘因,是9月份的三次戰斗都沒打好。
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實施戰略展開,國民黨軍則以23個旅跟過淮河追擊,立足未穩的劉鄧大軍處在優勢敵軍的壓迫下。鑒于桂系在大別山經營多年且戰斗力較強,毛澤東9月11日電示劉鄧:“目前幾個月內,你們作戰似應避開桂系主力7師、48師,集中注意殲滅中央軍及滇軍。”劉鄧兩位也是這樣考慮的,決心拿戰斗力較弱且態勢比較孤立的滇軍魯道源整編第58師開刀,順便牽制桂系,掩護展開,力爭打上幾個勝仗,取得群眾支持并改善部隊狀況。
9月7日,敵58師進至商城以北,劉鄧大軍二縱受命殲滅58師,一縱1旅扼守經扶、潑陂河大道,阻擊敵48師增援。當天二縱在商城以北的河鳳橋與敵58師交火,敵軍收縮于觀音山、黃山頭等制高點固守待援。然而二縱不會打山地戰,只管猛沖,沒有戰術。結果6旅副政委彭學桂犧牲了。一縱1旅在經扶至商城的公路上阻擊敵48師也沒有頂住。9日,敵48師先頭部隊與58師會合。戰機已失,劉鄧下令撤退,12日電告中央:“此次我在商城北陽擊58師作戰時,部隊不會山地戰,未能解決,48師又趕到,故已撤出戰斗。我們集結七個旅在商城、光JJJ地區休整一禮拜后,再尋機殲滅85師或10師。”
17日,劉鄧得知敵58師以一個旅守商城,其余部隊向商城以:“掃蕩”,命令一、二、三縱主力集結殲滅。部隊翻山越嶺向指定地點行進,勞累不堪。敵58師得到風聲,迅速縮回商城。我軍行動大部撲空,二縱6旅與敵48師遭遇受挫,只有一縱19日在商城西邊的中鋪截住58師新編第10旅29團,將其消滅。
25日,劉鄧率指揮部轉移到光山境內的斛山鋪,得知敵吳紹周的85師進犯,決定集結一、二、三縱主力同殲。26日13時,一、二縱發起總攻,一縱自雙輪河向北打,二縱自斛山鋪向南打,劉鄧下了死命令:“望嚴令不顧一切猛打猛沖,如喪失戰機,一定嚴辦,直到槍斃。”部隊冒雨出動,本想打個殲滅戰,結果西北方向部隊沒有及時趕到,敵85師突圍,退回潢川縣城。
連打三仗,都沒能達到作戰目的,沒有能夠消滅旅以上敵軍,主要是作戰環境突然改變,部隊極不適應的結果。劉鄧大軍從北方到南方,從內線轉入外線,從平原進入山區,從有后方變為無后方,情況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部隊缺乏山地、水田地帶作戰經驗,飲食不習慣,穿不慣草鞋,語言不通,地形不熟,群眾尚未發動起來,基層政權沒有建立,糧食要自籌,傷員要自抬,打完仗也沒有休整的時間和地方。艱苦的生活環境導致部隊出現較為普遍的亂紀現象,有的部隊怕傷員無處安置,怕彈藥無法補充,顧慮重重,行動遲緩,錯過了一些殲敵機會。
抓住了戰機
世間的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商城、光山地區連續三仗沒有實現預期的殲敵目標,卻將國民黨軍機動部隊全部調到了大別山北麓,造成南麓的鄂東、皖西空虛。此時在皖西活動的是三縱副司令員鄭國仲率領的8旅和9旅27團,一直在舒城、桐城地區與敵整編88師62旅周旋。縱隊主力7旅、9旅25團和26團則于9月中旬由司令員陳錫聯、政委彭濤、副司令員曾紹山率領,西進豫南,參加商城地區對敵58師的作戰。
9月29日,王大灣會議結束當天,野戰軍總部針對敵軍猬集大別山北部的態勢,規定三縱的任務是“出皖西地區,尋機殲滅小股之敵,路線自行選定”,又指示“趁敵西調,皖西空虛,迅急回師,放手殲敵”。9月30日,陳錫聯、彭濤率三縱主力從固始、商城之間的草廟集地區冒雨兼程東返。與此同時,國民黨軍桂系主力48師和46師一部正由皖西向豫東南開進,留守皖西的只有位于六安的46師主力和新近從徐州調來的整編第88師(師部率62旅)。三縱避免與沿大路自皖西向豫南進軍的敵48師發生接觸,繞行崎嶇山地,通過羊腸小道,在連日陰雨、道路泥濘的情況下,經過7個晝夜艱苦行軍,于10月6日夜進至霍山東北的女兒街地區隱蔽集結。
三縱行動完全出乎國民黨軍的意料,按照他們所獲取的情報顯示,三縱還在遠離皖西的豫南商(城)潢(川)地區,而目,桂系48師正由皖西開赴該地。如果三縱從豫南東返皖西,肯定會遭到該師的攔阻。至少三縱也要沿桂系48師西去通路的側方,向東行進,那是很容易被及時發現的。但事情恰恰不是這樣:就在桂系48師部隊剛剛進抵商潢地區的同時,三縱也回到了皖西,搶得了避實就虛的先機。
按原計劃,三縱回師皖西后的第一個目標是駐守霍山縣的46師一個團,爾后進兵桐城、舒城,擴大戰果。不料在三縱預定發起攻擊的前夜,敵突然退回六安。于是,沿舒(城)霍(山)公路西進的敵整編第88師師部及62旅進入了三縱指揮部的視線。
在年初的巨(野)金(鄉)魚(臺)戰役期間崔莊、楊莊、高莊進攻戰斗中,三縱8旅在9旅25團加強下,經過一天戰斗,將敵62旅182團重創,使其在徐州補充休整后,9月上旬調防合肥。9月中旬,趁三縱主力赴河南作戰之際,該旅連續占領舒城、廬江、桐城地區。這次兩軍在皖西山區再度遭遇,正應了那句老活:“狹路相逢,冤家路窄。”
當敵62旅由舒城西進時,堅持當地斗爭的三縱8旅即主動把分散游擊和協助地方工作的部隊集中起來,對敵尾隨側擊,緊緊黏住,以待主力回師后,將其聚而殲之。10月6日,8旅23團部分兵力偽裝成地方武裝,在舒城和六安交界處的南官亭金獅寨與敵62旅戰斗數小時,主動撤走。致使敵錯覺當面之共軍不過如此,仍毫無顧忌地向西推進,孤軍深入到三縱主力集結的山望河以東地區。
此時,國民黨軍在經(扶)光(山)地區合擊劉鄧大軍主力撲空后,以7師、48師和46師一部迅速返回皖西,企圖與皖西守備部隊東西夾擊,尋殲三縱主力。以上各部雖已進到六安以西地區,但距離山望河地區尚遠。根據上述敵情和劉鄧關于“乘此間隙堅決消滅88師兩三個團”的電示,三縱決定乘敵合同之勢尚未形成,敵62旅正處于運動之中且態勢孤立的有利戰機,集中優勢兵力,堅決殲滅該敵,打開皖西局面。具體部署如下:9旅先進至山望河、石河一線,迅速沿霍(山)舒(城)公路向東搜索前進,正面迎敵;7旅主力到舒氏祠以南,爾后向東迂回,相機切斷62旅北撤六安的通路,其19團到但家廟、大河廠,21團帶電臺,主力到芮草洼,另以一個營偽裝主力,向六安方向偵報情況;8旅一部以運動防御形式繼續與敵62旅保持接觸,誘其西進,進一步探查敵情。
10月7日晚23時,敵62旅先頭部隊與三縱9旅25團在山望河以東地區遭遇,敵人剛一交火就察覺對手比預想的強得多,迅速縮回抱兒嶺、三保墩一帶。三縱當即命令:9旅迅速由西南向東北壓縮包圍敵人,7旅主力插向張家店方向,由北向南迂回堵擊,8旅迅速由毛坦廠向北,從敵后尾包抄,不惜一切代價,在抱兒嶺以北山區將62旅合同全殲。鑒于商(城)光(山)地區三仗因行動遲緩、協同不力,未能打成殲滅戰的教訓,特別強調在執行任務中要堅決克服3個多月來連續行軍作戰所帶來的極度疲勞,必須機動靈活地捕捉戰機,積極主動協同配合。
合圍敵62旅
敵62旅旅長戴樸在山東戰場和劉鄧大軍交過手,對解放軍的戰術有些了解。深夜遭遇解放軍主力部隊,讓他相當警惕。為了避免被包圍,戴樸連夜指揮部隊向北撤退,打算與駐六安的敵46師會合,而且在撤退途中一反常態,脫離公路,繞行在霍山東北的山林里,沿王家院、核桃巖,向張家店退去。到達張家店后,戴樸主張繼續北撤以免被圍殲。但敵整編88師師長張世光則認為張家店地形險要,可以阻擋解放軍東進,鞏固合肥的安全,因而堅持固守,戴樸無奈從命。
次日拂曉,壓向抱兒嶺地區的三縱各部隊發現敵62旅已經轉移,毫不猶豫地按照總意圖,以團或營為單位分進合擊,積極追殲。各級指揮員都靠前指揮,親自偵察敵情、勘察道路。9旅旅長童國貴親率26團由普庵堂向張家店方向跟蹤追擊。24時,26團先頭部隊王蛟發的偵察小組在馬長崗捕捉到敵哨兵,查明撤退的國民黨軍全部猬集在張家店,當即占領南邊的295高地,向敵開火。27團先頭部隊迅速逼近韓家畈。7旅趙蘭田旅長率20團從北面也趕到了。這時,三縱到達戰場的只有兩個團,而敵人卻有一個旅,實力對比懸殊,敢不敢實施包圍,直接關系到能不能順利打勝這一仗。趙蘭田和童國貴共同商量后,決心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不待縱隊主力到達,以現有的兵力將敵套住,阻止敵人逃跑:部署20團從東、北方向,26團從西、南方向將張家店圍住。這充分體現了積極主動、協同配合的優良戰斗作風。縱隊指揮部接報后,很是興奮,隨即令各旅后續部隊加速前進,以增強突擊力量。
天剛破曉,敵62旅發現已陷入包圍,也沒猶豫,除了搶占有利地形構筑工事外,先以幾個連分處試探攻擊,意在摸清20團的防御部署。天明之后,敵又以2-4個營的兵力在山炮和十幾門迫擊炮火力支援下,連續猛撲20團陣地,企圖打開缺口,奪路逃向六安,與出援的敵46師會合。
7旅旅長趙蘭田交待20團團長左魁元、政委王羽楚:原來擔心抓不住敵人,現在把它套住了,就絕不能讓它逃脫!如果你們不能打退敵人,粉碎敵人的突圍,那就是說這次作戰的勝利是被你們斷送了。趙蘭田再三叮囑,勝利取決于戰斗意志和戰斗動作,為了全局的利益,作出必要的犧牲是值得的……20團在陣地上頑強抗擊,敵始終未能打開突破口,到最后,20團僅有的預備隊——團特務連和旅偵察連都用上去反沖擊。戰斗關鍵時刻,位于西、南兩面的26團從側翼出擊,積極支援20團作戰,使敵首尾挨打。15時,敵62旅傾盡全力的最后一次沖擊失敗了,20團完全恢復陣地,26團向敵防線楔人一部,陣地穩定下來。三縱鄭國仲副司令員親率8旅在朱家沖、聚龍庵一線攻擊后,進至張家店以東展開,9旅后續部隊也趕到了。至此,三縱將敵62旅四面包圍在張家店附近。
駐六安的國民黨軍46師8日接到88師的求援電報后,南下接應,在槐樹崗遭遇三縱7旅21團。21團采用正面阻擊和翼側出擊相結合的戰法,多次打退沖擊,夜間派出小分隊實施陣前反擊,經持續3晝夜激烈戰斗,敵46師付出傷亡300余人的代價,僅前進5公里。至張家店戰斗結束時,仍被阻擊在距張家店15公里的中子店地區。
張家店殲敵
張家店是一個東西走向約一里的小集鎮,周圍水坑、壕溝縱橫,住房大多是泥墻茅頂。居民除年邁老人外,全逃避一空。敵整編88師一進鎮即據房為營,趕筑工事:利用鎮周圍廣布的池塘、水田和滿布小松林的土丘山崗,修筑了外圍工事;在各要道立樁布砦,挖掘塹壕;踞守的民房都挖有數層槍眼,可互相支援。守軍的指揮部設在鎮西北的一個廟里。
這個時候的戰場態勢是:張家店距六安30公里,敵46師來援的3個團巳進至槐樹崗,距張家店僅20公里,僅憑21團將敵完全堵住是困難的。萬一頂不住,援敵就會沖到三縱面前。敵62旅基于這樣的判斷,鼓起勇氣一次又一次突圍失敗后,固守待援。倘若合肥敵人出援,情況將更加復雜,故此戰必須速戰速決。
三縱為此要求部隊認真做好思想工作,忍受晝夜連續行軍作戰的疲勞,以最頑強的毅力,全力投入戰斗,充分發揮近戰夜戰的特長,連續突擊,務必在10日黃昏前全殲該敵。三縱鄭國仲副司令員在韓家畈山頭的反斜面召集各位旅長分析戰場形勢,根據地形和敵防御部署情況,確定9旅由西、南兩面主攻,集中大部分火炮支援;7旅位于正北,一面防敵突圍,一面攻擊前進;8旅由東、東南面進攻,對張家店之敵實施四面突擊。在戰術上,要根據山地水網稻田作戰特點,組織好隊形和火力,分割殲滅敵人。攻擊分兩個階段進行:首先于10日拂曉前全部肅清外圍諸支撐點,爾后對村鎮實施全面進攻。為加強指揮,副司令員曾紹山連夜趕到了9旅指揮所。
9日19時開始肅清外圍,部隊雖連續行軍追擊,極度疲勞,但斗志高昂,突擊動作勇猛。7旅20團1營一舉奪取了村北小河邊的居民點,并以一部摸過小河,占領制高點,集中火力壓制敵人,掩護突擊部隊交替向鎮沿發展。9旅27團占領了韓家畈,8旅22團奪取了張家店以東之胡家祠堂,24團從韓家畈與胡家祠堂之間逼近張家店前沿陣地,僅用一個小時即掃清了外圍據點。
戰斗進展比預想順利得多,三縱趁熱打鐵,于當夜22時發起總攻:先以9旅和縱隊配屬的炮兵實施火力準備,迅速摧毀了守軍的防御工事和火力配系,部隊隨即從四面發起突擊。10日1時許,炮火擊中88師指揮所,使其通信系統被摧毀,指揮中斷。敵師長張世光和旅長戴樸見勢不妙,以“巡視陣地”為名,讓副旅長湯家楫負責指揮,自己帶著少數親信逃跑(張世光后來僅受到陳誠撤職處分,桂系將領都認為處分過輕,對陳誠袒護嫡系極為不滿,直接導致后來國民黨軍內訌)。
猛烈的炮火引燃了村內草房,風助火勢,整個張家店頓時變成火海,敵陣腳大亂。我各攻擊部隊趁勢猛攻,9旅27團首先從南面突破,7旅部隊也從北面攻入鎮內,一部敵人向東突圍,被8旅殲滅。突入村內的部隊一面奮勇穿插,分割殲敵,一面撲滅大火。失去指揮的敵軍開始整連整營成建制投降。至10日拂曉,戰斗勝利結束。
后記
張家店戰斗共斃傷敵62旅副團長以下500余人,俘副旅長湯家楫以下4000余人,繳獲山炮1門、迫擊炮15門、小炮26門、機槍70余挺、步槍1500余支。三縱傷亡400余人(包括打援部隊傷亡100余人)。
此戰創造了劉鄧大軍在外線、在新區打較大殲滅戰的經驗,不僅對于打開皖西局面,加速鞏固皖西解放區的進程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而且在人民解放軍執行中共中央的戰略進攻方針,轉入外線作戰的戰略大轉折初期,以勝利表明只要正確掌握和運用機動作戰原則、積極捕捉戰機、勇猛頑強戰斗,在外線在無后方的困難條件下,同樣能整師整旅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這對于提高劉鄧大軍進行無后方作戰的勝利信心,爭取和組織大別山人民群眾起來斗爭,起到了巨大作用。
10月12日,中共中央致電劉鄧祝賀“在張家店、歧亭、李家集等處殲敵兩個旅之大勝利”,指出大別山根據地的開辟與其他戰場相配合,標志著“我軍已完成了南線第二年作戰的戰略展開……迫使南線諸敵分散應付,處于被動,創造了我軍在今后大量殲敵的條件”,號召南征大軍“繼續努力,團結全黨全軍,克服困難,完成偉大戰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