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口試
醫學院某班進行口試。
教授問一學生某種藥每次口服量是多少?
學生回答:“5克。”一分鐘后,他發現自己答錯了,應為5毫克,便急忙站起來說:“教授,允許我糾正嗎?”
教授看了一下表,然后說:“不必了,由于服用過量的藥物,病人已經不幸在30秒鐘以前去世了!”
愛 國
甲:“今天朗誦比賽,嘿,我得了第一!” 乙:“哼,前幾天作文競賽,我不也得了第一?”丙:“要是你們記性不差的話,應該記得我的愛國心最強。” 甲:“你的愛國心最強?不見得吧?我卻從不買外國貨。” 乙:“我從來不看外國電影。” 丙(慢條斯理地):“你們想想看,我入學以來,哪次外語及格了?”
比祖先
兩個學生在劍橋大學學習電子工程,一個來自埃及,一個來自印度。
埃及學生對印度學生說:“你知道吧,最近在尼羅河邊發掘出成捆的電話線這證明埃及人早就發明了電話了。”
印度學生立刻反擊:“前段日子我國在恒河邊也進行了挖掘。”
埃及學生忙問:“發現了什么?”
印度學生說:“什么也沒有。”
埃及學生剛剛喜形于色,印度學生接著說:“這充分證明,印度人早已經發明了無線電。”
日本姓氏
課堂上,一位老師在給學生介紹日本人的姓氏習慣。她說:“如果有個日本名字里有個‘太郎’二字,那他一定是長子,如果他名字里有‘次郎’二字,那他一定是次子……下面,誰能說出一個有這種名字的日本人?”
一個學生站起來大聲回答:“山本五十六。”
富裕的生活
科恩是醫學院的學生,他想學心臟外科,又拿不定主意,于是去請教奧本教授.奧本教授問他:“小伙子,你想過富裕的生活嗎?”“當然”那你應當學牙科。”“為什么呢?”“你想想,人的心臟只有一個,而牙齒卻有32顆。”
讀書和喝酒
“小張,瞧你愁眉苦臉的,什么事呀?”
“寫篇文章,題目是《昨天我干了些啥》。”
“那好說,你昨天干了些啥呀?”
“喝酒唄。”
“你多傻呀,我告訴你吧,你寫下去,凡是出現了‘喝酒的字眼,你就把它改成‘讀書’不就成了么?”
小張受到了啟發,筆下來了神:“我一早就起來讀了半天書,我想了想,又把后半本也一口氣讀完了,可是我覺得還不夠,于是又到店里去買了一本。 回來時在路上迎面遇著大李,一瞧他的眼睛,知道他也讀得差不多了。”
借試卷
老師問吉米:“你為什么要把成績單借給約翰呢?”不,不是我故意的。”吉米訥訥地回答:“想嚇唬一下自己的父母。”“那結果呢?”老師又問。“結果”,吉米回答,“約翰的屁股腫了”!
非洲野貓的模樣
初中時,一次生物老師講非洲草原上的生態環境,全班無人聽講,遂怒,曰:“你們都看我呀!你們不看我,怎么知道非洲野貓長什么樣子啊?!”
江南產什么
高中時快會考的時候了,有一天上地理課,老師在上面報一個地名,讓我們就在下面回答當地所出的礦產。說了很多地方以后,老師突然問了一句:“江南產什么?”全班男生齊聲回答:“江南產美女!”
風雨之對
一個教書先生喜歡喝酒,而且常撒酒瘋。一次,他偶爾出一字對——“雨”,要學生 對,學生對道“風”。
他又添成三字:“催花雨。”
學生對道:“撒酒風(瘋)。”
又添成五字:“園中陣陣催花雨。”
學生對道:“席上常常撒酒風(瘋)。”
先生說:“對雖對得很好,只是不該說我先生的短處。”
學生說:“假如再不改過,我就是先生的先生了。”
忘記端午
端午節,先生沒收到節禮,問學生什么緣故。學生問了父親,回來說:“我父親忘了。”先生說:“我出上聯與你對,對不好要打。”
他出的上聯是:“漢有三杰:張良韓信尉遲公。”
學生對不出下聯,怕打,哭告其父。父親說:“對子出錯了,尉遲公是唐朝人,不是漢朝人。”
學生稟告先生。
先生笑道:“你父親幾千年前的事都記得很清楚,怎么昨天一個端午節就忘記了?”
改變世界
地理老師質問廉尼:為什么沒有完成世界地圖的描繪作業?
廉尼低頭回答:我怕我畫的地圖會改變世界。
人身保險
講授經濟學的老師正講到被保險人與受益人的關系問題,為了更形象一點兒,他舉了個例子:“比如說我投了人身保險,有一天我不幸被車撞死了,你們師母就可以獲得賠償金。她就是受益人,那么我是什么人?”一個同學回答道:“死人。”
做筆記
為考英語四級,大家都趕緊拼命學英語,一些筆記都不得不在其他專業課上做。某日,歷史老師發現臺下一生忙得不亦樂乎,心中詫異,遂走下講臺,悄悄到他身邊查看。該生忙了一陣,覺得氣氛不對,猛抬頭,見老師正笑嘻嘻地對他說:“你覺得你用英語做筆記比用漢語記得快?”
三 品
考試結束后,三個同學在一起訴起苦來。
甲說:“我語文課考得不好,老師說我是廢品。”
乙說:“我體育課跟不上,老師說我是次品。”
丙說:“我政治課不及格,老師說我是危險品。”
妙 解
一次語文課上,老師向同學們解釋“驚惶失措”“不知所云”“如釋重負”“一如既往”四個成語。恰巧,某學生正在呼呼大睡。教授一拍桌子,該生頓時坐起來,拿起書便看,老師說:“這便是驚惶失措。”接著,老師讓他回答問題,他站起來支支吾吾了半天。這時老師說:“這便是不知所云,請坐!”這位同學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坐了下來。老師又說:“這便是如釋重負。”等老師走上講臺,那同學又趴下睡覺。老師猛一轉身,指著他說:“這便是一如既往。”
家庭作業
下課后,老師對伊萬說:“讓你爺爺來學校一趟。”伊萬問老師:“老師,不需要叫我爸爸來嗎?”老師:“不,伊萬,叫你爺爺來就可以了。我要告訴他,他兒子在你的家庭作業里答錯很多題。”
數到一百再說
上課了。老師背靠火爐站著,對學生們說:“說話前要三思,起碼數到50下,重要的事情要數到100下。”
學生們爭先恐后數起來,最后不約而同地爆發出:“98、99、100。老師,您的衣服著火了!”
宿舍別稱
小雷帶著一個來找他的高中同學參觀大學宿舍,他指著路左邊的宿舍樓群說:“這是女生宿舍區,叫織女星系。”指著路右邊的宿舍樓群說:“那是男生宿舍區,叫牛郎星系。”又指著腳下的路說:“這條路叫銀河路。”這時,主管學生宿舍的女教員面無表情地經過,小雷悄悄地說:“這位是王母娘娘。”
求知欲
老師問道:”孩子們,你們想知道第一個人是怎樣出現的嗎?”
小湯姆從后排站起來,回答道:“女士,其實我們更感興趣的是世界上第三個人是怎么出來的。”
接 口
語言學教授正在給我們講朗讀情詩時的語聲語調問題,他首先作了個示范:“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
這時,球場上正有一只皮球踢進了網,坐在窗邊的同學不禁大聲歡呼:“好球!”
教授皺了皺眉頭,幽幽說道:“你這語氣太不像話,讀情詩嘛,最起碼要講究個溫柔委婉,你這么大聲音,簡直大煞風景……另外,你的發音也有問題,‘好’字應該練第四聲,而不是……”
教室里早已笑成一團。
歷 程
小說家一般是這樣子的:
20歲時寫短篇,30歲時寫中篇,40歲時寫長篇,50歲時再寫中篇,60歲時再寫短篇。
然后就擱筆了。
詩人則有所不同:
小學時,他寫唐詩;中學時,他寫抒情詩;大學時,他寫愛情詩;畢業后,他寫不是詩的詩;再后來,他終于寫出了連自己也瞧不懂的詩。
然后他自殺了。
讓人痛恨的數學
上小學時,我的數學成績太差。記得有一天,數學老師布置家庭作業,有一道題是3的2次方,我想這不就是3×2嗎?于是大筆一揮寫上了6,結果第二天作業發下來了,老師批了一道紅叉,還讓我更正。可我實在想不明白是哪里錯了,老師后來反復跟我講解:一個數多少次方就是把這個數與它自身相乘多少次,比如3的2次方就是3×3,3的3次方就是3×3×3。我死死地記住了。期末考試,有一道填空題是這樣的:1的一百次方。我想起老師平時教我的,心想這老師也太狠了點吧,可這難不倒我,于是我拿出一張草紙,在上面一遍遍地乘了起來,當我好不容易乘到第83次的時候,數學老師過來了,看他站在我身后看我認真地用1乘以1,眼看我大功告成之時,他快步走上講臺,說:“同學們,有一道題出錯了,現在更正一下,那個1的一百次方的填空題,現在請把它改為1的一千次方。”我驚愕了,當即暈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