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我應美國賓夕法尼亞MASFLTE大學的邀請,作為常熟理工學院的一位學者開始了為期半年的學習訪問活動。通過訪問,我對美國人有了新的認識。
眾所周知,美國人,也就是山姆大叔非常崇尚個人主義。個人主義是美國文化價值觀的核心。美國人從小就把自己看成是獨立的個體,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和歸宿,我行我素,十分自我。
在美國,父母對其子女的撫養責任是有限的,孩子18歲,意味著父母的撫養責任的結束。所以大部分大學生得打工來支付自己的學費。當面對困難時,他們很少抱怨或向朋友、父母傾訴,而是通過運動、玩弄樂器來放松自己,充滿活力地去迎接并戰勝困難。
但是,個人主義并不代表自私自利,而是通過個人獨立、自我奮斗和幫助別人等形式來達到自我滿足,自我完善,為自己、為他人謀福利。
在美國,所有的公共設施都是殘疾人優先。比如,殘障人開門按鈕:幾乎所有公共場所的門都設有殘障人開門按鈕,殘障人坐在輪椅上就能打開門:殘障人停車位:在公共場所的停車位上,最方便、最好的停車位是留給殘障人的;無障礙通道:在有臺階的地方,甚至在公交車上、地鐵上都設有方便的無障礙通道,并有明顯的黃色標記,方便輪椅上、下通過;殘障人專用衛生間:很多地方在男女衛生間之間還設有一問殘障人專用衛生間。圖書館里方便學生學習的設備應有盡有,如:電腦、打印機、復印機、放像機等。桌子和椅子都設計得很人性化,非常舒服,讓人有在家的感覺,學生們可以坐著、躺著看書。在日常生活中,美國人總是很謙讓,很有禮貌,為別人著想。走路、駕車、上下車、買東西時,從來都不會搶先。
一個下雪的早晨,我們吃完早餐,簡單裝束直奔附近的小超市。由于積雪有一定的厚度,清早的路還是不太好走,我們倆相互攙扶著亦步亦趨地朝著我們并不太熟悉的目的地走去。路上向一位正在鏟雪的美國少婦打聽去小超市的路線,并從問路獲知我們已經走錯了方向。美國少婦非常熱情,不但給我們詳細地介紹了附近幾家超市的去向,還主動提出開車送我們去。我們與她素昧平生,只是問路而已,她能如此熱情主動幫助·個陌生的行人,著實讓我感動不已。我們道了聲謝謝,準備自己步行,也算是鍛煉身體,婉言謝絕了她的好意。行走沒多久,我們又迷失了方向,當我們正在猶豫向何處走時,一輛小鎮公交車向我們駛來(這是該鎮的一輛公共交通汽車,一天到晚大約有16個小時在鎮上兜圈免費接送行人,鎮上各路口有許多停靠站,對某一個站點而言,每隔30分鐘,該車就會經過一次。該車的駕駛員認識鎮上的許多人,一邊開車一邊不停地和人打招呼。其實只要是順路,行人在路上向他揮手,他就會隨時停車讓人搭乘。)我們揮手,他照例停車,上了車后,說明我們將要去的超市(雖然我們要去的超市離我們上車的地方并不算遠,但是他并不順路。師傅猶豫了一下,往前行走了一段路后拐了個彎把我們直接送到了我們要去的地方,而他其實顯然是知道我們不認識路,特地兜了個小圈把我們送到了目的地的)。我為美國有如此好的社會福利感到贊嘆不已,更為美國公民有如此高的素養而折服。不管以前所了解的美國人是如何個人主義,這次親身的經歷讓我真正了解了美國,了解了山姆大叔。
購物后回到住所,一路上看見好幾輛鏟雪車不停地在路上鏟雪,駕駛員看到我們會向我們招手致意,并送上和藹的微笑。快走近我們的別墅時,又一番景象讓我們感動不已:早晨出行時,從別墅門口出來至公路整段路都被厚厚的白雪覆蓋著。我們行走也特別小心。但回來時一條黑色的小道卻清晰可見,有個美國人就在附近鏟雪,還在鏟過雪的道路上撒鹽。一看便知道是他幫我們鏟除了路上的積雪。我們很慚愧,我們只知道早晨出行路上有積雪,小心自己不要滑倒,沒有考慮到別人是否會不便。而美國人更多的是考慮別人,考慮如何幫助別人,給人提供方便。我們別墅出來的一條小道其實別人是很少會走到的,而美國人卻能考慮到我們行走方便,為我們鏟雪,還在道路上撒鹽。一個自認為素質很高的中國人,一個被我們誤認為如何自我為中心的美國人,在此形成了鮮明的反差,我為出行只考慮自己而感到羞愧,為山姆大叔能主動為別人著想并付之于默默的行動而敬佩。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