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校(江蘇省淮安市外國語實驗小學)把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價值追求,積極探索建設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有效地促進了學生、教師和學校的發展。
一、優化課程管理,為學生個性化學習創造條件。在開齊開足各類國家課程的前提下,學校成立教學視導小組,進行教學視導,及時解決問題:實行質量跟蹤監測制度,適時為學科教學把脈。以調整管理方式,確保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實行過程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構建富有實效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學校還成立活動類課程學科組,使課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學生參與效果好。通過幾年的探索和研究,真正實現了引導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由接受知識轉向在實踐中領會和運。用知識。為學生個性化學習提供保證。
二、開發特色課程,打通學生個性化學習路徑。學生個性化學習源于個性化的學校資源和教學情境。我校成立校本課程開發組,在學校課程資源積累的基礎上,開發了適應學生需求及我校辦學理念的特色校本課程。
1 環境教育課程讓學生在生活中實現個性化學習。我校結合創建國家級綠色學校的過程,立足讓學生了解人與環境的關系,培育學生對環境美的知覺和鑒賞能力,加強學生與現代生活、現代科技的聯系。學校自主開發了環境教育課程,同時經過對活動過程資料的積累、提煉,出版了教材《綠色生活》,帶學生走出課堂,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實現個性化學習。
2 特色英語課程讓學生享受個性化的學習過程。我們著力整合英語教材資源。在1-3年級重點開展劍橋少兒英語特色教材的研究,4-6年級著力做好劍橋少兒英語特色教材與國標版本英語教材的整合研究。以情境單元課程的建設為載體,開發符合兒童認知水平與發展規律的英語課程。為了讓學生有個性化的英語學習資源,我校還結合學生實際,把多年來學生英語學習、活動和參賽過程中積累的口語、對話、歌曲、短劇中的精彩內容匯編出版了校本教材《雪絨花開》,作為牛津、劍橋教材使用過程中的補充,拓展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時空。
3 愛校教育課程實現學生個性化成長。學校應以學生發展為第一要務,學生在享受學校資源的同時也在為學校創造輝煌。我校將愛校教育貫穿在整個教育活動之中,結合校情編印出版了校本教材《梔子花開》,豐富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內容。教材采用單元活動的形式,并融入了學生的課堂和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學習個性化的教材內容時,接受教育,享受學習。
三、實施開放課程。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多元化。我校堅持開門辦學,積極開展校際交流活動,為學生個性化學習提供多元平臺,博采眾長,逐步形成了自身的課程特色,促進了學校的快速發展。
1 開放教學形式。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形式,充分發揮社區資源的教育功能。邀請法制副校長、校外輔導員定期進行各種專題教育系列活動;充分發揮德育基地的作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和社區共建活動,讓課堂向家庭、社會延伸,努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
2 加強校際聯誼。我校先后與省內外名校進行師生互動交流,與本市友好學校經常開展業務交流和師生聯誼活動。學校還組織師生赴外地考察、學習,從祖國的大江南北帶回了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教育理念,對學校的課程建設和學生個性化學習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3 加強國際交流。近年來,我校積極拓展師生教育空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自2003年以來,學校先后派出20多位教師赴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參加業務培訓。極大地提升了學校的管理水平和課程建設能力。我們還積極組織學生出國修學旅行,拓展學習時空。隨著國際交流的不斷深入,我校相繼和澳大利亞班的哥市的泉溝小學、花園中學結成了國際友好學校,與美國的米奇小學也保持著密切聯系。這些都為我校的課程建設開闊了視野,極大地豐富了課程開發的內涵。
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是對小學現行課程建設的有益補充,體現了課程文化的多元性,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成長,也促進了學校的發展。我們將堅定信念。著眼學生的發展,不斷深入探索校本課程建設之路。為學生創設個性化學習的舞臺。
(作者系江蘇省淮安市外國語實驗小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