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在課題研討會上,有人問,道德是什么,道德傺什么。我開玩笑地說:沈明陽就像道德。開玩笑的話不一定是戲言。在我的觀察與接觸中,總覺得沈明陽質樸、寬厚:笑瞇瞇的眼睛透出一份善良和真誠。“沈明陽像道德”,既是我的直覺,也是長期積累形成印記的一種頓悟和表達。我始終認為,校長首先是個好人,是個有道德的人。
沈明陽是個好人,他的“好”是有思想深度的,不過,他常常用燦爛的感性去表達深刻的理性,把感性與理性結合起來,也許這正是他的和諧。也正因為此,五愛小學才能提出、踐行和諧教育,并才能不斷深入。由此,逐步形成了五愛小學的教育哲學以及他們的風格。
圍繞著和諧,沈明陽和他的團隊進行了長期的研究和實踐,如果用幾個關鍵詞來概括的話,以下幾個詞或許是比較適合也是比較準確的。
一是愛,五愛。和諧的基礎應當是愛,沒有愛就不可能和諧,和諧是愛的另一種表述。我不敢說愛就是教育,但是我敢說教育需要愛,愛是教育的力量,也是教育的方式。愛體現為仁,“仁”由“人”與“二”組成,仁愛在人與人交往中發生,愛是不孤獨的。在甲骨文中,“仁”還寫成“懇”,可見,仁來自人的內心,表現為人的外部行為。五愛小學高舉愛的大旗,高揚道德的主體性和人與人交往的道德性。不僅如此,沈明陽把愛具體為五愛。這既是對五愛小學的光榮革命傳統的繼承,又不斷賦予其時代的元素。更為重要的是,沈明陽鮮明地提出“五愛立校,和諧育人”的辦學主張,把愛、五愛與和諧自然聯結在一起,形成內在的邏輯關系,產生了巨大的邏輯力量。
二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和諧的核心。亦可視作和諧的本質,和而不同了,才是真正的和。沈明陽把和而不同作為“五愛立校,和諧育人”的最高境界,彰顯了他和他的團隊的文化自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是費孝通先生的界定與闡釋。也成了沈明陽行動的指南。五愛小學和而不同的文化自覺集中體現在“有差異的和諧發展”這一核心理念上。“有差異的和諧發展”把面向每一個學生的要求真正落到了實處,把適合的教育真正奉獻給學生,把個性發展貫穿在教育過程和管理過程中。用沈明陽的話來說,這就是“陽光普照”下的“文化關懷”,也是“共性突出、個性鮮明,共同發展”教師隊伍建設的發展方略,是“不一樣的美麗。共同的存在”。
三是道德發展共同體。在“五愛立校,和諧育人”的引領下,沈明陽又進行了“師生道德發展共同體”的研究。他們對共同體的解釋是:我們在一起,我們在其中,我們尊重個性、尊重多元。而這樣的共同體,依靠道德的力量來建構和促進,用道德的方式來推動和發展;同時,正是在這樣的共同體中,師生的道德進一步得到發展和提升。五愛小學發展到今天,可以印證,道德發展共同體既是五愛與和諧教育的承繼,又是五愛與和諧教育的深化。在沈明陽的領導下,五愛小學發展的軌跡是清晰的,踩下的每一個腳印是扎實的,奏出的旋律是和諧而多彩的。
“沈明陽像道德”,道德在沈明陽身上折射出光亮。這種開玩笑的話,隱喻了沈明陽實行的是道德領導、文化領導、和諧領導。五愛——和諧——和而不同——道德發展共同體,串起了沈明陽的辦學思想和教育理念,準確地說,以五愛為旗幟,以和諧為核心,以和而不同為境界,以道德發展共同體為載體與途徑,沈明陽的教育哲學尋找到了路徑,得到了踐行。
(作者系原江蘇省教科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