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邵萍園長是我們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的領軍人物,她不但個人具有高尚的師德,前瞻性的管理模式。而且還能通過她精湛的業務水平不斷引領身邊的老師向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為靠近,讓幼兒園的每一位教師都稱得上是一位“好老師”,讓我們的幼兒園成為家長放心的示范性幼兒園。
一、我們就是幼兒的老師
有一句歌詞這樣描述幼兒園的老師:“我的老師像媽媽,像呀像媽媽……”,有多少幼兒園老師用它激勵自己,形容自己。然而在以“幼兒為本”的幼兒教育新理念的實踐中,吳邵萍園長為我們重新詮釋了這句話:我們就是幼兒的老師,我們肩負著愛護好每一個幼兒和教育好每一個幼兒的責任。吳園長說,很多職業可以學習以后再上崗,唯獨媽媽是邊上崗,邊學習,很多時候等孩子長大了,媽媽才發現孩子小時候的有些教育方法是不夠妥當的。可惜過去了就不能從頭再來。而我們幼兒園的老師,不能像媽媽那樣,我們要用專業的眼光,發展的眼光教育我們的幼兒,為他(她)的終身發展打好基礎。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指導我們的。
當吳園長看過我的保育活動組織以后。和我交換了她的意見:王老師。今天你很辛苦,每一個孩子你都照顧到了,我很感動。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還有什么辦法,加快工作的節奏,提高效率,減少孩子的等待呢?
經過吳園長的點撥,我從一切由教師大包大攬,轉變為靜下心來觀察孩子,從孩子當中先找到能力強的孩子做示范,給大家表演她的生活技能,樹立孩子的自信,請大家評價他的方法,給全班小朋友一個學習的標準,再讓全班小朋友輪流值日檢查每一個小朋友的生活學習情況,讓幼兒在了解自己的同時,也注意到其他同伴,相互學習,相互幫助,而教師則重點照顧班級個別特殊幼兒。這樣既發揮了大班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也保證了教師對不同孩子的幫助和指導,提高了家長對我們工作的滿意率。
現在我們每一位老師都清楚保育工作各年齡班指導的要點。我們的“六無”(無露肚,無散發、無不翻衣領、無散扣、無穿反褲、無穿反鞋)標準已經拓展到“十無”,這樣的標準讓教師踏踏實實地關注每一個孩子的身體狀況,讓孩子真真切切地體驗到老師的關心愛護,自己的進步,讓家長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孩子在北幼放心!
二、我們是一個研究團隊
我們幼兒園的教科研非常有特色,教育研討主題是“我學習、我成長、我快樂”。吳園長不但在每一次的教研活動邀請到南師大許卓婭博導、虞永平博導、孔起英教授、張俊教授親臨我們的教學現場,研討教學活動,讓我們的教研活動能和高層次的專家互動,提升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而且吳園長還經常親自上教研課,給我們提供教學案例,讓大家在相互交流研討過程中逐步領悟《幼兒園指導綱要》的精神,促使每一個教師能在終身發展的教育觀念指導下,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成效。吳園長的這種親力親為的做法,在如今的幼兒園園長中是很少見的。
就拿她設計的歌唱活動《秋天多么美》來說,這是一首六七十年代的幼兒歌曲,教材雖然陳舊,但是吳園長運用現代的教育理念,通過比較分析、推理判斷,挑戰幼兒的認知經驗。豐富幼兒對秋天農作物的認識,對擬人化歌詞內容的理解,讓幼兒在自我觀察、自我反思中尋找歌詞的規律和區別,讓幼兒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成功,體驗學習的樂趣。吳園長在這個活動中體現的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的發展的學習策略,成為許卓婭博導現在在全國各地講座和大學課堂上和同行、學生分享的經典案例,成為當今幼教教學改革的新創舉。
在她的感染下,我們下面的年輕老師,從過去大家一上教研課就“膽戰心驚”,害怕自己上不成功,到現在個個不甘示弱,開發新教材。探索新方法,不斷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全園上下形成一種積極創新,大膽嘗試的研討氛圍。
每一次教研課結束以后,吳園長會帶領大家和專家互動,讓年輕教師和專家面對面的對話。她常常說:“我的水平有限,但是我可以提供機會讓你們和全國最有名的教授對話。讓教授提升你們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在吳園長的培養下,全園每一位個個能上教研課,個個能在不同級別的觀摩活動中展示自己,吳園長為每一位老師搭建了教育成長的階梯。
吳園長始終站在教育的第一線,觀察孩子,觀察老師,用自己對教育的敏銳洞察力發現孩子的特點了解教師的困惑。通過自己的學習思考解決教師教育中的疑難雜癥,落實促進幼兒發展的目標。這就是我們身邊的楷模——吳邵萍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