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6年調入百家湖小學任校長的,通過自己多年的積累與研究。很想在教學方法上作一些變革。課改已經多年,但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落實得并不理想。課堂教學浮躁作秀的情況也屢見不鮮。讓課堂教學回歸本真,真正以學生為本,是我到這所學校要追尋的目標之一。但如果依靠權力強行推進,很容易引起教師反感,改革效果也不會理想。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建立自己的權威,取得老師的信任,讓他們感覺即將提出的改革措施會有成效呢?我想用自己的課堂教學說話是最快捷的辦法。因此,到任后,我首先隨機選擇一個班級進行公開教學,在這堂課上,滲透了一些我即將要在學校推行的教學方法,課堂主旨就是:常態、簡約、高效。老師聽完很受震撼,教材是原來的,學生是原來的,但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效果明顯,認為不愧是特級教師。隨后幾次常態下公開教學,教師越發信服。研究表明,作為校長,推行變革需要行政權力,若有很高的魅力權威,則效果更好。魅力權威常常是非理性的,主要依靠領導者的個人素質與個性特征。短時間內教師還無法領略校長其他方面的品格魅力,那你的示范教學便是較為快捷地獲取魅力權威的手段。
在課堂教學改革推進的過程中,我常與幾名教師就同一篇課文進行課堂教學的研究,也就是開展“同課異構”的教學活動。校長上課可以認為是在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引領,但也不能讓老師們照搬。老師有自己的個性特征和專業特質,不能強求一致。作為特級教師的校長與老師上同一篇課文,不是打擂比拼,而是相互學習,尋找最佳路徑。曾有位教師要參加市級教學比賽,同樣的內容我也示范了一節,老師們覺得我的課堂學生按教學環節實行自動化,到什么環節學生干什么,不要老師多說,提高了課堂效率。可要上課的老師說,這樣課堂似乎比較呆板,不適合她的以趣引讀的課堂教學風格。于是我們便一起按照她的設想吸收我的課堂上有益的東西進一步修正完善,結果她的課堂教學十分出色,獲得市一等獎。我之所以這樣與老師同題異構,目的不在于某一堂課的成敗,而是在學校形成一種平等、民主、友善的研究氛圍,同時在較短的時間內拉近與老師的距離。在同題異構過程中你也會發現老師的需要。比如有位老師,他在教學中,注意運用“友善用腦”的理念,相信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注意控制課堂教學節奏,采用思維導圖、冥想、健腦操等一系列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方法。我認為該老師如果能夠系統學習相關知識,會有更大長進。暑假期間便專門派他赴新西蘭跟隨友善用腦理念的創始人克里斯蒂·沃德貼身學習。這樣老師就發現你進課堂不是作秀,是抱著善意和誠意,為老師服務的。老師們也就自然走近你,信服你。
當然,校長畢竟不是老師,初到一所學校。可以利用自己的教學特長融進新的集體,獲得大家認同,以利開展工作。但隨著學校的不斷發展,以及內涵的不斷加深,作為校長還有更重要的工作,更多的應該是立足本校實際,放眼其他學校甚至教育以外的領域,以謀劃學校更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