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博士生導師朱永新教授倡導的“新教育實驗”是一項民間的教育改革運動,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營造書香校園等六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是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十五”和“十一五”教育部重點課題。
一、從萌發到啟動,新教育作為一種“適逢其時的理想”
新教育實驗自1999年萌發,緣起于朱永新教授的兩部專著《我的教育理想》(2000年出版)和《新教育之夢》(2002年出版)。這兩本書在基礎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理想旋風”,為了更好地宣揚“教育理想”,攜手共圓“新教育之夢”,2002年6月18日正式開通了“教育在線”(www.eduol.cn)網站,2002年9月在江蘇省昆山市玉峰實驗學校啟動了“新教育實驗”,提出了實驗的核心理念、基本觀點、基本原則,并規劃設計了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筑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等“六大行動”實驗項目。新教育實驗以“發展論”“行動論”為哲學基礎,以“潛力論”“狀態論”“個性論”為心理學基礎,以“和諧論”“崇高論”為倫理學基礎,努力實現“四大改變”,即“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改變學校的發展模式”和“改變教育科研的范式”?!靶陆逃龑嶒灐毕M_到的理想的教育境界是:成為學生享受成長快樂的理想樂園;成為教師實現專業發展的理想舞臺;成為學校提升教育品質的理想平臺;成為新教育共同體的“精神家園”和共同成長的“理想村落”。
作為一項緣起于民間又帶有自發性和草根性的教育實驗,經過近十年的發展,新教育實驗已分布到了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至今共有28個實驗區,862所實驗學校,有100多萬師生不同程度地參與了實驗,涌現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實驗教師和學生,各地的“新教育人”正在行動中將“新教育之夢”變成現實,促進了素質教育思想行動化、具體化和大眾化。
二、行動就有收獲,只要上路就會遇到慶典
新教育人常常自稱是“擦星人”,是“犟龜”,堅信行動的力量,堅信只要上路,就一定會遇到慶典。
2003年7月,在江蘇昆山玉峰實驗學校召開了新教育實驗第一屆研討會,其后研討會成為慣例,至今已召開了十屆。2006年7月,在清華大學附小召開了新教育實驗第六屆研討會,新教育專業團隊開始形成,新教育實驗逐步轉型。以后的幾屆新教育年會均有鮮明的主題。2007年7月在山西運城召開了主題為“共讀、共寫、共同生活”的新教育實驗第七屆研討會;研討會呈現了新教育實驗的操作方式,尤其是新教育兒童課程的“晨誦、午讀、暮省”模式在年會上被基本確認,師生間,親子間,乃至全社會通過共讀共寫共同生活,擁有共同的語言與密碼的思想,也從此成為新教育的核心話語;年會上還宣布成立了作為NGO組織的新教育研究院,下設新教育研究中心、課題管理中心、培訓中心等部門。2007年9月,新教育小學在翔宇教育集團寶應實驗小學成立。2007年11月24日,江蘇省教育學會新教育實驗研究專業委員會在江蘇海門成立,在成立大會上,朱永新教授提出了新教育的四種精神,即追尋理想的執著精神、深入現場的田野精神、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悲天憫人的公益精神。
“教育在線”網站已經成為新教育實驗教師的精神家園,論壇已有37萬注冊網友,日均新帖約2000個,起步較晚的博客,數量也已3萬多,日志總數已近100萬?!靶陆逃W絡師范學院”,構建了基于網絡的不受時空限制的學習共同體,營造了一種為“新教育實驗”所特有的共同體文化?!罢搲薄安┛汀薄熬W師”成了名副其實的教師專業成長的搖籃,指導著新教育人通過專業閱讀,站在大師的肩膀上前行;通過專業寫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通過專業發展共同體,站在集體的肩膀上飛翔。
三、相信種子,相信歲月,相信新教育
新教育人常說“相信種子,相信歲月”。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是什么?》一文中特別強調:“新教育實驗的確要求它的參與者對教育和生命懷有一種宗教般的虔誠、熱情、期盼和信任。它用不斷呼喚人們的方式,滾雪球般地推動著實驗的進展。通過用激情點燃激情,用夢想推動夢想的方式,新教育在各地尋找著‘尺碼相同的人’?!?/p>
2006年8月,“靈山-新教育貴州行”公益項目正式啟動。這幾年,新教育研究中心的足跡遍及了震后的四川北川,以及山西絳縣、浙江蒼南、江蘇灌南、浙江蕭山、河南焦作、貴州石門坎、河北石家莊橋西、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勝等地區,隨著新教育種子的播撒,越來越多的教育理想主義者匯聚到了“新教育”的旗幟下。
多年來,“新教育”也成了特有的媒體現象。從《人民日報》到中央電視臺,從《人民教育》到《中國教育報》,從《南風窗》到《北京青年報》,各種類型的媒體都在關注“新教育實驗”。特別是非教育類的主流經濟類媒體,例如《21世紀經濟報道》、《上海證券報》等對“新教育實驗”的關注,是前所未有的事情。這是非常有意思的現象,不僅是教育現象,也成為一個新聞現象?!赌巷L窗》甚至認為新教育實驗有望成為繼希望工程之后的“新希望工程”。2009年新教育實驗還走進了韓國全北大學。日本最新出版的《沸騰的中國教育改革》一書也有專門章節介紹中國的新教育實驗。
“新教育實驗”一路走來,在“六大行動”的基礎上,“毛蟲與蝴蝶”兒童階梯閱讀、教師專業發展地圖、理想課堂范式、“每月一事”等項目均有了深度研究,新教育兒童課程正日趨成熟,新教育文庫已多次出版?!靶陆逃龑嶒灐闭龔囊粋€作為課題研究的形態向植根于本土的新教育學派進發,它必將成為中國素質教育的一面旗幟。
(作者系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海門市教師研修中心主任、海門市教育局副局長、江蘇省教育學會新教育實驗研究專業委員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