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隆冬時節,我在北京學習,晚上正思考著白天沙龍上一起討論的問題。手機突然振動,結識多年的教研員發來一條短信:“今天來你校學習,感覺活動非常出色,一直沒看到你。老范,你今天不在學校嗎?”我心生疑竇,隨即撥通了電話,何出此言,愿聞其詳。
一通電話足足打了半個小時,原來今天我校要面向全市進行科學展示,他這位老朋友七點十分就來了,看到護導老師早早站在凜冽的寒風中,微笑著迎接到校的老師和孩子們。校園內整潔清爽,一切都是那般和諧,師生們已在晨曦中忙碌地工作,如此井然有序,如此緊張投入,他以為我肯定早就坐鎮學校,結果沒見到我,很奇怪。
上午的科學活動展示,專家、領導、老師近200人濟濟一堂。五樓的會議室布置得井井有條,執教的老師是一位剛工作的小姑娘,但課堂相當精彩。接著是科學組團隊展示,總共7個科學老師全部亮相,經驗豐富的老同志、創新有為的骨干教師、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都這般鎮定、大氣。研討活動由分管的主任主持,氣氛熱烈,觀點鮮明;孩子的實驗生動有趣,整場展示大伙兒都十分認真、妥帖、自然,他覺得我肯定就在校園,因而他一直在尋找,還是沒看到。
一場出色的科學研討活動圓滿結束。時近中午,他到后樓,結果看到接待室里居然還有另一場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原來是江蘇省平安校園工作檢查團也在力學,負責迎接檢查匯報的是一位新來的副校長和總務主任。老朋友剛準備下樓,迎面看到教導處的蔡主任帶著七八位背著包的外地教師。輕聲詢問,才知道是南師大負責的國家培訓計劃,這幾位都是新疆地區選派來學習的鄉村教師,他們已經在力學隨堂聽課、觀摩、研討10天了。
電話那頭老朋友笑著說:“老范,你很自在嘛!”回味許久,其實這等“自在”一定是在“自覺”的基礎上獲得的。那次我參加區里人大代表會議一個星期,學校迎接省級學科調研、承辦了區級美術組展示,還召開了一年一度的全校2000多人的“趣味運動會”……我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這樣“不在場”的故事,我在學校時,老師和孩子也并沒有覺察“我在”帶給他們的不自在;我不在學校時,他們也不會因“不在”自由多而太“自在”,我不在學校依然自覺運轉,這是力學精神使然,當我堅持以“無為”的態度去“為”,去發揮教師、學生的自覺能動性,那就沒有事情做不成了。那次南京市“名校長研討會”我直言不諱地說:“我就是要讓我的團隊自覺地忙不停,我就悠閑了,用人之智,是為上策;人得其用,盡其能,方為自然。”中層領導在忙碌籌劃,老師們在用心研究,孩子們在快樂地成長,在這自在的空間和氛圍中力學人在浸潤著、堅守著、努力著,力學就呈現這樣的境界,這就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力,抑或就是校長的一種氣場。
因為我信任我的行政隊伍、信任我的教師團隊,信任他們的所思所為,他們在信賴中獲得自由,更獲得一種尊重。他們備感幸福,在自己的領域里擔當起崗位主角,演繹著自己獨特的精彩,更在彼此需要的時候及時補臺,學校就能好戲連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