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新課改以來,歷史小論文的寫作成為高中歷史教學的一道風景線。2011年,全國普通高考江西文科綜合能力測試試卷就出現了寫歷史小論文的題目。從我校學生平時的作業來看,他們寫歷史小論文的質量還有待提高。我以為,指導學生寫歷史小論文,要講究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的有機統一。
一找論點
指導學生找論點,就是要求學生先定好題目。題目應注意“小”和“新”。既然是小論文,就不能求大求全,題目應該具體一點,如“讀文一得”“一事一議”“一人一評”等,只要能說明一個問題就可以。所謂“新”,就是選題有新觀點,不人云亦云,不墨守定論。一般來說,歷史小論文的題目便是論點。自擬題目時,告訴學生可以從所給材料中選一個中心句(或中心詞)做題目,也可以別出心裁,但決不能脫離材料的中心思想。贊成什么,反對什么,要旗幟鮮明地把道理講明白。如2011年全國普通高考江西文科綜合能力測試試卷中第41題,評材料中關于西方崛起的觀點。指導學生解題過程中,要求學生首先明確材料中西方崛起的兩種觀點:一種認為西方崛起是世界歷史中最引人入勝的歷程之一;另一種認為西方崛起比較晚,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學生往往在這個環節不甚了了,做不到“緊扣評論對象”,致使評述目標不明。
二引論據
論點確立后,就要指導學生用論據從不同角度闡明論點,一般用歷史事實或作者自己的立論來說明論點。如學生確立論點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論點展示的是觀察社會發展過程的基本觀點——群眾史觀。指導學生圍繞這一論點,可直接引出論據: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力量。接著,從側面引出論據: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英雄人物和革命領袖雖然也會產生重大影響,但他們的活動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離不開人民群眾生產和生活的實踐活動。可以說,任何偉人,如果離開了人民群眾,就不可能成就任何事業。這一論據,從側面說明了人民群眾的巨大作用,進一步闡明了論點。
論據形式應多樣化。就寫法而言,可以從正面突出,也可以從側面烘托,還可以從反面對比;就材料而言,可以是文字材料(包括史料、語錄、詩詞等),也可以是圖像、圖表(或數據)、地圖等,既可以是顯形的,也可以是隱形的。材料是歷史小論文的血肉。搜集材料應當慎重,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要圍繞主題選材;材料要真實準確;.精心選擇富有創意的材料;材料搜集越多越好。材料從哪里來呢?一是閱讀有關書籍,摘錄下自己需要的材料;二是實地考察收集相關材料;三是去向老師和別人請教介紹相關材料;四是借助便利的互聯網進行查找并下載相關材料。有了材料,還必須對材料進行整理、鑒別、比較、分析,去偽取精,通過自己的思考把材料組織起來。尤其要提醒學生注意的是史料必須是真實和典型的,不能將小說、電影和電視劇中看到的虛構的材料作為論據,也不能斷章取義,各取所需,更不能為證明白己的觀點而任意曲解史料。
三巧論證
論證就是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論述過程。它講究的是條理清楚、文絡順暢。指導學生在寫歷史小論文時要求學生多角度引用史實,充分論證。只要論點鮮明,論據充分,層次合理,就符合論證的要求。論證部分要圍繞自己的觀點,分層次或并列地用史實論述自己的觀點或分析與綜合史實。如指導學生解答2011年全國普通高考江西文科綜合能力測試試卷中第41題,評材料中關于西方崛起的觀點。若學生選擇支持材料中所提到的第二個觀點,即西方崛起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這一觀點,那么引導學生圍繞這一觀點可以從以下角度分析:從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來看,公元1500年前后,中國等亞洲諸國無論在經濟、科技、貿易、航海探索開拓和思想方面都處于世界的領先地位。這些對西方的崛起都有不可忽略的影響。文章結尾時指出:綜上所述,我認為,西方崛起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其他國家的先進文明的觀點是較中肯的。這樣再次強調自己的觀點,呼應了開頭。
寫歷史小論文時,可讓學生先列個提綱,先寫什么、后寫什么,有個整篇布局,這樣才能使文章層次清楚、條理分明。寫歷史小論文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史論結合,也就是觀點與材料的統一。有史無論,文章就失去靈魂;有論無史,文章就沒有血肉。只有史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文章才有生命力。因此寫歷史小論文應力求鮮明性、準確性和生動性。
總之,指導學生寫歷史小論文時要求學生必須做到:緊扣論點,觀點明確;合理引用論據,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進行多角度概括和闡釋;論證充分,邏輯嚴密,表達清楚。
值得一提的是,歷史小論文有一定的字數要求。指導學生寫歷史小論文時要求學生應在規定字數的范圍內安排內容,既不可少寫,也不可多寫。少寫了會影響說理和分數,多寫了浪費時間。
(作者單位:江西省泰和縣第二中學)
責任編輯: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