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教學要重視結果,更要重視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做中學,培養學生的數學研究能力。作為數學教師,我們怎樣來激發學生的潛能?下面借助一個教學案例來談談。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84頁“9的乘法口訣”。
二教學設想
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讓學生理解9的乘法口訣的來源,能根據乘法的意義正確推導出9的乘法口訣,在此基礎上熟記9的乘法口訣,并會運用口訣熟練地進行計算。學生之前已經有了編1~8的乘法口訣的經驗,所以推導9的乘法口訣并不難,可以作為一個課題讓學生去研究。在推導出口訣的基礎上怎樣來記住9的乘法口訣,這應該也是本課的一個重點,為此,“怎樣記住9的乘法口訣”也可以作為一個課題讓學生去研究。
三研究任務的布置(提前兩天布置)
1.研究任務一:創編9的乘法口訣,完成課本84頁例6。
2.研究任務二:怎樣記住9的乘法口訣,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自己研究,也可以上網搜集資料,把記憶方法寫下來。
四研究成果的收集與指導
根據學生的研究成果,把方法相似的同學組成一個小組,指導他們匯報。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西游記》中唐僧師徒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了真經,故事中的“九九八十一”是什么意思?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9的乘法口訣。
(二)9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1.學生小組間互相檢查自己編的9的乘法口訣,提出存在的問題。
2.交流:
①的連加:
09182736 45 54 63 72 81
②9的乘法口訣:
1個9: 1×9=9 一九得九9×1=9
2個9: 2×9=18二九十八9×2=18
……
③熟讀9的乘法口訣。
(三)記憶9的乘法口訣方法匯報:
1.研究小組一
①多讀幾遍,直到熟練為止。
②把9的乘法口訣分成三小段,每小段三句,一小段一小段地背,再連起來背。
小結:反復誦讀記憶法。
2.研究小組二
我們發現9的乘法口訣的積是有規律的。
規律一:從第一句的積9開始,9的十位上可以看成是0,這樣它們的積就分別是9、18、27、36、45、54、63、72、81,個位上的數依次少1,十位上的數依次多1。
規律二:除第一句的積9外,其他每一句的積與后面的積都是倒過來的,如18和81、27和72、36和63、45和54。
規律三:每一句的積的個位上的數和十位上的數相加都得9,如1+8=9、2+7=9、3+6=9……
小結:找規律記憶法。
3.研究小組三
我們發現幾乘9的積就是相對應的整十數的減去幾。
如:1個9比10少1,所以1×9=10-1=9;2個9比20少2,所以2×9=20-2=18……
小結:幾乘9就等于幾十減幾記憶法。
4.研究小組四
我們發現一種更有趣的記憶方法——手指操。
掌心朝下,從左到右,挨個挨個數10個手指,第1個小手指彎彎腰,一九得九。依次類推,第幾個手指彎曲表示幾九的幾,彎曲手指的左邊表示積的十位上的數字,右邊表示積的個位上的數字。
小結:手指操記憶法。
(四)課外知識拓展
其實,9的乘法口訣在生活當中運用很多,很多同學可能都聽過《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只要同學們留意觀察,你還可以發現很多關于9的乘法口訣的小故事。
(作者單位:江西省泰和縣沙村鎮坪洲小學)
責任編輯: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