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學生從死記硬背和題海戰術中解脫出來,既要減輕孩子的過重學習負擔,又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家長和教師一直面對的難題。筆者結合十余年的教學實踐,淺顯地談談幾點個人體會。
一 畫示意圖,幫助理解
把用文字表達的應用題,讓孩子用圖解或繪畫的形式畫出來,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應用題的含義,作出正確的判斷。
例如,有這樣一道應用題:“一桶油連桶共重120千克,第一次倒出一半油,第二次再倒出剩下油的一半,這時桶和剩下的油共重45千克,問原來一共有多少千克油,桶重多少千克?”當孩子讀完題后,就可以讓孩子把示意圖用線段表示出來:
圖中線段AB表示桶重,BC=CD=DE=1/4BF=1/4油重,根據題意列式:
BE=120-45=75(千克),而BE=3/4BF得BF=75÷3/4=100(千克),即油重100千克,桶重AB=120-100=20(千克)。這樣一來,孩子看得明白,思路清晰。
對那些學習困難的孩子,主要是因為沒有經過一番形象思維的訓練。而家長和教師卻在催促他們快點轉到抽象思維,孩子絲毫沒有思想準備,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脫節,必然造成孩子在思考問題時出現混亂。我6歲的兒子在考試時,錯把“14是7的幾倍”一題做成了乘法。問其原因,他充滿信心地回答:“老師說了,見到倍數就是用乘法。”對于低年級的孩子,讓他們死記“求倍數用乘法”“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用除法”等概念,而不用實際的形象去判斷具體問題,自然是容易出差錯的。
二 表揚有度,批評有方
表揚與批評都是激勵人學習和進步的有效方法。許多教師都用過張貼小紅旗或小紅花來激勵學生學習的表揚方法。孩子們常為得到一面小紅旗或一朵小紅花而欣喜不已,興高采烈地把這一成果報告父母,讓父母與他們共享快樂。由于小紅旗和小紅花既是表揚肯定,又是奮斗目標,所以,孩子們會為得到更多的小紅旗和小紅花而努力學習。這樣,表揚和激勵就變成了學生學習的動機。表揚和批評,一個從正面激勵入手,積極引導:一個從反面催人前進。實踐證明,表揚比批評所產生的激勵效果要好得多。
學生在學習中取得了成績,表揚可以使人獲得進取的動力。但表揚也要掌握好“火候”,要因人而異。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在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就沒有必要刻意表揚,因為他已具備了獲取良好成績的基礎和穩定的學習動機。相反,如果一個基礎很差的學生經過努力,考試取得了好成績,那么,老師就應大力表揚,并用其成功的經驗去激勵全體學生。
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無論是從對孩子、對自己、對社會負責的角度,還是從愛孩子、愛自己、愛社會的高度,都必須講究批評的藝術。具體地說,就是批評要充滿愛心、耐心、責任和深情,要想到學生的優點,并于嚴肅的批評中帶著對他們的肯定。這樣,孩子們才愿意接受,才能發自內心地糾正錯誤。
(作者單位:江西省鄱陽縣雙港鎮東橋小學)
責任編輯: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