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游戲最容易激發他們的運動興趣,因此,體育游戲作為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不僅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一 根據學生特征設計游戲項目
學校在進行體育教育時應始終堅持“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指導思想。為了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體育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導,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與興趣。因此,在設定教學任務、選擇游戲項目時,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符合他們興趣愛好的運動項目。例如,對于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應該選用踢毽子、呼啦圈、跳繩等游戲類項目,培養學生的活動興趣;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選用球類游戲,發展學生的協調能力和綜合素質。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性別特征選擇游戲內容,比如男生喜歡對抗性、力量性、速度性較強的游戲,而女生在速度、耐力、體質等方面稍遜于男生,應該選擇一些平衡性、協調性較強的體育游戲。
二 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游戲方式
游戲的形式和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根據其使用目的可以分為一般性游戲和專項性游戲。一般性游戲組織起來比較容易,方法也比較簡單,主要用于準備活動和輔助游戲教學中,能起到熱身和調節氣氛的作用;而專項性游戲帶有較強的專業色彩,主要應用于專項技術的訓練教學中,目的是為了避免學生在專項運動中感到枯燥與乏味。在游戲中培養學生專項運動的感覺,是體育技術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必要手段。因為小學生并不是專業的運動員,所以采取游戲化體育教學的模式遵循了學生的心理接受能力,而且對技術和技能的掌握要求不高,也沒有很強的目的性。因此,采用游戲化教學方式主要目的在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三 根據教學對象選取游戲內容
在實際運用中,同一種游戲對于不同年級也應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十字接力跑”這一游戲就不宜在低年級中開展。因為,學生年齡較小,從來沒有接觸過彎道跑和傳接棒等技術,完成起來比較困難。又如“推小車”這一游戲,雖然具有很強的趣味性,但是由于低年級學生的臂力支撐力較差,做起來容易出現安全事故,因此也不宜在低年級中開展。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選取游戲內容。
四 根據教學成果進行評價總結
體育游戲教學結束后,教師要針對課堂教學成果,結合游戲規則和要求,進行及時的評價與總結,以滿足學生心理需求,鞏固教學成果。教師在評價時,應做到公正、準確,對于奮力拼搏、遵守紀律、關心同學、熱愛班集體的學生要進行鼓勵和表揚;對于在比賽類游戲中獲勝的學生,在表揚之余還應告誡他們不能驕傲自滿,繼續努力,爭取取得更大的進步。最重要的是,要啟發學生將在游戲中獲取的知識與能力,靈活運用到平時的學習與生活中,努力爭當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
五 運用游戲進行體育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可以給教學增添新的活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是游戲的運用也應注意合理性,本人認為運用游戲進行體育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選擇內容、制訂規則要具有針對性
體育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制訂游戲規則時,應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密切結合教材內容,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游戲內容,以保證在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基礎上讓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并促使學生在游戲中獲得思維能力的發散,提高其創新意識。
2.游戲的組織過程要科學與合理
在組織游戲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水平,要在學生原有認知的基礎上實現由淺到深、由難到易、循序漸進的發展。游戲過程中,教師還要密切觀察每一位學生的身體運動狀況,掌握他們的運動密度及運動量。
3.注意游戲過程的組織性和紀律性
教師要注重保持游戲的組織性與紀律性,有些游戲操作起來容易打亂秩序、造成混亂。特別是分組之后進行的球類、投擲類游戲,如果不能按照規定進行游戲,容易影響教學效果,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4.重視游戲結束后的總結評價
當游戲已經取得預期效果后,應立即停止。而且結束后,教師對游戲活動要進行評價,評價要做出公平、公正,對于勝利者要提出表揚和肯定,對于失敗者應給予鼓勵和激勵,還要觀察學生的身體及情緒變化,真正做到關愛、呵護學生,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總之,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應該是快樂的。就像一根細小的蘆葦管,你從這一頭輸進去的如果是苦澀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絕不會是甘甜的蜜汁。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橫山橋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