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數學作業批改模式重在體現作業的甄別功能,習慣于用“√”“×”來評判正誤,缺乏激勵性。評語作為作業批閱的方式,是為了便于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業中存在的優缺點,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同時還可加強師生間的交流,融洽師生感情,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筆者在將評語引入數學作業的批改中做了些有益的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啟發性評語促進學生知識的理解內化
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環境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在作業中,學生常常會因為對新知的不完全理解而出現審題、觀察、分析、判斷、計算等方面的錯誤,這時,我就利用啟發性的評語進行方法指導,讓學生理解正確的解題方法。如在練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有學生在計算時把分子和分子相加,分母和分母相加,我批改時變打“×”為“?”,再附上評語:“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數單位不同,單位不同能不能直接相加減?應該想什么辦法把它們變成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呢?”再如 “這道題用列方程的方法解會更好,試試看” “明確等量關系是列出方程的第一步”“第二步該干什么”“分步解決,可以更好地理清你的思路” “畫一畫,你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題意”等評語向學生提供了思考的路徑,學生在教師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辨析,不僅找到了錯在哪里,而且知道為什么錯、怎么改正。此時評語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二引導性評語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
評語不僅要反映學生解題的正誤,還要注意激發學生的智力潛能。通過積極引導性的評語,拓寬學生的思路,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意識。如有的題目可用不同解法而學生只采用了一種,可以寫上:“除了這種方法,你還能想到別的方法解答嗎?”“愛動腦筋的你肯定還有高招!”培養學生從多種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問題,克服了思維定式的不利因素。可用“解得巧、方法妙”“你真棒,老師還沒有想到這種方法,我向你學習”“真是奇思妙想,太了不起了”“ 你的思路很有見地”等評語肯定有獨特見解的學生。這樣的評語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開啟心靈,馳騁想象,使他們敢于大膽地去想去做,敢于標新立異。
三激勵性評語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 :“良好習慣是人在某種神經系統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種資本不斷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享受它的利息。”所以,對學生作業的批改還要注意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評價,對學生的作業書寫、格式以及算理過程要嚴格把關,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作業書寫工整,格式規范,解題也正確,我會寫上 “verygood”“批改你的作業真是一種享受” “你的作業令老師賞心悅目” “計算全部正確,恭喜你” “喜歡你的認真勁兒”等帶有情感色彩的評語,使學生看到評語后感到方向明確,并能主動按評語的指導和要求去做。有的學生經常因為粗心或不認真而出錯,我總是首先肯定其長處,增強其自信,再提出殷切希望。“你很聰明,如果字再寫得好一點,那就更好了!”“結果正確,但格式正確嗎?”“注意:學習數學來不得半點兒馬虎” “搬開你前進的絆腳石——粗心,奮勇前進!”“和細心交朋友!”“ 粗心大意是數學的大敵”“你的字寫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確率,那肯定是最棒的!”或者“再細心一些,準行!”這樣,一方面不打擊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糾正不良傾向,培養嚴謹的治學態度。
四賞識性評語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作業中的評價往往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它不僅要求教師注重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況,更應該關注其今后的發展。因此,評價更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用賞識的語言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對粗心的學生,我的評語是:“瞧,這么復雜的算式,你算得這么準確,看來,你已經在努力改正粗心的毛病!”對膽小、不和同學合作的學生,我的評語是:“你的數學模型,設計太妙了!要是能和同學合作完成,質量會更高的。”對于愛好乒乓球,卻放松學習的學生,我的評語是:“你的乒乓球水平真讓人羨慕,我真期待在課堂上看到你出色的表現和工整正確的作業。你不會讓我失望的,是嗎?”
實踐證明,數學作業批改中恰到好處地使用評語,不僅能卓有成效地解決教學方面的問題,點燃學生頭腦中的智慧之光和思想火花,調動學習積極性,還有利于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其作用是不可小覷的。
(作者單位:江西省萬年縣六0小學)
責任編輯: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