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教師的專業成長是一個追夢的過程,那么,在這一過程中,她是痛苦并快樂的。經歷蛻變的陣痛,也享有播種和收獲的溫暖記憶。
一個懂得傾聽的人,往往是懂得欣賞、善于思考的人。達人,悅己;悅己,達人,這也是教育人生中的一種享受吧。加入萬年六0小學這個優秀的教育團隊后,我成了一位專注的傾聽者。
同組的8位教師,是我的傾聽對象。傾聽他們關于課文某個細節的爭論,我學會了文本細讀;傾聽他們對教材某部分的“精雕細琢”,我學會了如何對教材深度挖掘;傾聽他們對學生習作的“字斟句酌”,我學會了怎樣“遣詞造句”……每周二是學校的校本教研活動日,每個學科,每個年級組都有一位老師為大家上一堂公開課。課后辯課,有爭論,卻沒有距離;有期待,卻沒有虛偽。每次,我都很享受,為自己能做這樣的一個傾聽者!
身邊有名師,我又有幸聽到她的授課。雖然不在同組教書,但只要有機會,能聆聽他們的聲音,于我就是一種快樂!依稀記得,兩年前王文芳老師為我們做《生命化教育》講座;依然記得,一年前王老師給我們講“如何上好生活化習作課”;清晰記得,前幾天王老師手把手教我們“如何把古詩課上得更生態化”……名師是學校一道最美、最靚麗的風景,走到哪里,都能散發出一縷淡淡的芳香。能陶醉在這樣的世界,汲取著花香與養分,我感覺幸福!
我傾聽,我快樂!
“站在岸上學不會游泳。”因此,我很珍惜在校本教研活動中接受的每一次錘煉。
來六0小學前,在當地我也算是“小有名氣”,可來到六0小學后,我才真正懂得“林子有多大,天就有多大”。原來,我先前待的那片林子太小,這里有更廣闊的舞臺。
在全校班主任面前,展示一次主題班隊會——這是我初到六0小學接受的第一個挑戰。初接這個任務時,我有些忐忑,怕一下子毀了自己的“光輝形象”。好在,有同事的幫助與鼓勵;好在,有一群優秀的孩子配合。主題班會結束后,孩子們高呼:“我們成功啦!”那一刻,孩子們歡呼雀躍,我則笑靨如花。
第二次挑戰——參加全校的教研活動:古詩詞教學競賽。接到這個任務時,我心里一陣緊張,擔心上砸了。在不安中,在緊張的準備與期待中,我和孩子們開始了一段美麗的“江南之旅”——《憶江南》。這首詞清新、動人,情到深處,我和孩子們都陶醉了,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中——憶不完的江南景,道不完的江南情,讀著,品著,竟然忘記了時間,忘記了一切……
后來的日子,我接受的錘煉越來越多,但我已無所畏懼。也許,接受錘煉與打磨的日子很“痛苦”,但在這樣“痛苦”的錘煉中,能完成一次次美麗的蛻變,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我蛻變,我快樂!
閱讀乃教師成長之根、生命之源、靈魂之寓。書連貫著生命的精、氣、神、韻、趣、味。因此,教書之余,與書為友,成了我的最大愛好。
每天放學之后,只要一有閑暇,我就愛捧上一本書,如醉如癡,如癡如迷,靜靜地沉醉于書香里。無論是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還是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無論是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還是萬煒的《班主任兵法》,這些書籍就像一縷縷陽光,溫暖著我的心靈,照耀著我的方向。在書中,我享受著心靈與心靈的合唱,智慧與智慧的碰撞……
自己愛書,亦不忘孩子們——讓書香溫暖孩子們童年的記憶,伴隨孩子們一起成長。學了《冬陽童年駱駝隊》,指導孩子們讀《城南舊事》;學了《草船借箭》,鼓勵孩子們讀《三國演義》;學了《猴王出世》,就讓孩子們讀《西游記》……書香,書韻,孩子們沉醉其中,哭哭笑笑,我就和她們一起享受這份美妙。今年,學校又開展經典閱讀活動,我有幸參加了教材編寫工作。想起孩子們閱讀時的可愛神情,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勁。
馥郁的書香里,孩子們的舉止文雅了,作文水平提高了,古詩詞吟誦和作文競賽獲獎了,居然有孩子的作文見報了……
我悅讀,我快樂!
如果說“讀書就是在精神世界中播種培植一棵樹的過程”,那么,“寫作就是一個開花結果的圓夢之旅”。因此,讀書之余,我更愿意拿起手中的筆,隨時記錄下自己的教學點滴。
上完《憶江南》,我整理出了教學設計《憶不完的江南景,道不完的江南情》;上完《精彩極了,糟糕透了》,我寫下了教學案例《賞讀結合,共享語文課堂之美》;看到校園門口標語“今天你表揚孩子了嗎”,我有感而發寫下了同題教育敘事……“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不僅每學期順利完成了學校布置的“369”工程,而且寫下的文字先后發表在《班主任》《上饒教研》等雜志刊物上。也許,這些對于那些教育名家來說,確實算不上什么,但卻給了我無窮的快樂和動力。
我寫作,我快樂!
回顧與校本教研共同成長的日子,有笑也有淚,有累也有痛。面向大海,春暖花開。收藏起成長中的每一分感動,感受四季追夢的脈動,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將努力飛得更高,看得更遠。
(作者單位:江西省萬年縣六0 小學)
責任編輯:王蕓